正文内容 评论(0

风雨二十五载!蓦然回首看ATI显卡发展之路
2010-05-07 17:12:10  出处:快科技 作者:朝晖 编辑:朝晖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2009年:关键词:Radeon HD 5000、DX11领先]

到了2009年,中低端市场上NVIDIA依旧靠着马甲G92与AMD-ATi抗衡,虽然高端产品线上的GTX 280高枕无忧,但事实上利益丰厚的肥肉还是在中低端产品线上,虽然NVIDIA并不是很占优,但从G80时代积累下来的高人气还是稳坐钓鱼台。不过这一形势到下半年发生了巨变。

2009年9月23日,AMD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DX11显卡Radeon HD 5870,强悍的1600个流处理器使其一举登上当时单卡性能之巅,规格稍低的同门兄弟HD 5850也随之问世,与HD 5870双剑合并一同锻造出基于Cypress(RV 870)核心的HD 5800系列。由此,DX11时代之门正式开启。显卡采用的RV870核心采用第二代40nm工艺制造、搭载第四代GDDR5显存、拥有1600个流处理器、Eyeinfinty多屏显示技术、超低待机功耗等。最为关键的是Radeon HD5870给了用于一把打开DirectX 11这扇大门的钥匙,同时取得了对NVIDIA上一代顶级单卡Geforce GTX285的全面领先。无论是技术、规格还是性能,ATI用再一次登上GPU王座,达到了反击的新高点。

风雨二十五载!蓦然回首看ATI显卡发展之路

相比三个前辈,代号RV870的Radeon HD5870在架构上的变化不大。但得益于R600使用的SIMD结构VLIW组织方式流处理器体系的繁殖能力,它的规模再次扩大了2.5倍。量变引起质变,我们只要将R600和RV870进行简单的对比,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巨大落差。RV870的晶体管数量创记录的达到了21亿个,流处理器也从R600时代的320个肆无忌惮的扩充到了1600个。同时纹理单元(TMU)、渲染后端(ROP)的规模也有同步扩张。加上UTDP和带宽节约技术的改进,这显然是一个问世就直奔性能王座而去的产品。

很显然在DX10初代HD2000惨遭失利后,痛定思痛的ATI近几代产品的进步非常大,HD3000率先启用新工艺并支持DX10.1标准,HD4000放弃Ringbus环形总线并首次使用尚未定型的GDDR5显存,HD5000则大踏步进入DX11时代并拿下性能宝座。

风雨二十五载!蓦然回首看ATI显卡发展之路
HD 5870

从商业策略而言,RV870继续延承了RV670、RV770的小核心策略,使得其性能/成本比十分突出,使得竞争对手在性能/成本比上很难超越。并且RV870发布也选择了一个十分合适的档期,刚好在NVIDIA GT200和Fermi青黄不接的时候。结果证明R600架构早已不是当年阿斗,在经历了失败镇痛之后它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绽放出了夺目的光芒。ATI通过不断的放大芯片规模,加强周边设计,让R600架构起死回生。

HD 5000系列的全面进攻,让NVIDIA长达半年都有些抬不起头,仅能依靠老一代显卡苦苦支撑,虽然期间推出过全新工艺的GeForce 、GT 220和GT 240,但都是杯水车薪。在AMD-ATI全面获胜同时,一向不肯轻易服输的NVIDIA又在密谋什么呢?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