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面向未来平台的串行内存模组
2004-12-27 00:18:00  出处:快科技 作者:《个人电脑》 编辑: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FB-DIMM的逻辑架构]

FB-DIMM的全称是“Fully Buffered DIMM(全缓存模组技术)”,大家从其名称中便可直观了解到它的设计思想。如上面所述,FB-DIMM其实就是在一个标准DDR2内存基础上,增加了一枚用于数据中转、读写控制的缓冲控制芯片。该枚芯片承担着以下几方面的任务:第一,负责管理FB-DIMM的高速串行总线,承担数据发送和接收的指派任务,这包含一组数据读取的14位串行通路和一组用于数据写入的10位通路;第二,实现并行数据与串行数据流的翻译转换工作—我们知道,缓冲芯片从内存中读取出来的原始数据原本都为并行格式,它们在通过高速串行总线发送出去之前就必须先转换为对应的串行数据流,而这个任务也必须由缓冲芯片来完成,反之,从内存控制器传来的串行数据流要转成指定的并行格式,然后才能写入到内存芯片中,缓冲芯片自然也要承担这个任务;第三,缓冲芯片必须承担多个模组的通讯联络任务,如果在一个内存通道中存在多条FB-DIMM模组,那么各个FB-DIMM模组间的数据都是通过缓冲芯片来传递、转发的。不难看出,缓冲芯片实际上是FB-DIMM的大脑,它承担所有的控制、传输和中转任务。


面向未来平台的串行内存模组

使用串行总线作为传输媒介,FB-DIMM便顺理成章拥有跨越式的高接口带宽。根据1.0版标准定义,FB-DIMM模组的串行总线有3.2GHz、4.0GHz和4.8GHz三种频率规格,而每条模组的有效位宽为24bit,所对应的接口带宽便是9.6GBps、12GBps和14.4GBps,远远超过了现有的DDR2内存。不过,如果你认为这就是FB-DIMM的实际性能,那你就错了,FB-DIMM的接口带宽与实际读写带宽其实是两个概念,前者所指的只是每个模组串行总线的最高带宽,它在含义上类似串行ATA接口—串行ATA的总线带宽达到150MBps,但这并不是指串行ATA硬盘能达到这个速度,代表的只是带宽的最高值。同样,FB-DIMM的接口带宽同样如此,模组的实际性能仍取决于内存芯片规格和模组位宽设计。如果采用DDR2-533芯片、64bit位宽设计,那么这条FB-DIMM的有效带宽仍然只有4.2GBps,同现有的DDR2-533内存完全一样。FB-DIMM之所以能拥有高性能,关键在于串行传输技术让它摆脱了并行总线难以实现多通道设计的问题,使得在计算机中引入六通道设计成为可能,借此达到传统DDR体系难以想象的超高带宽,这就是FB-DIMM的真正奥秘所在。


面向未来平台的串行内存模组

不过,引入缓冲设计也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经过缓冲和转换,不可避免需要花费额外的延迟时间,对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工作频率的提升,这个缺陷会变得越来越不明显。为了保持信号稳定,DDR2内存的延迟时间将随着工作频率的提高而快速增加,而FB-DIMM的延迟时间增幅平缓,所以虽然现在FB-DIMM延迟较高,但当单条模组的带宽达到4GBps左右时,FB-DIMM与DDR2内存延迟时间相当,超过这个临界点之后,DDR2内存的延迟时间将明显长于FB-DIMM。换句话说,FB-DIMM系统不仅具有更高的数据带宽,而且延迟时间更短、反应速度更快。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