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妈妈 上班好累呀”
前段时间,这句话上了热搜。
起因是网友的一条微博:
最近发现一件很神奇的事儿:
任何一句话前面加个“妈”字儿都有一种不同的风味。比如“上班好累啊”就是普通的抱怨,但“妈妈,上班好累啊”就完全不同,只是在心里念一遍都会涌上一丝委屈,想要扑进谁怀里小哭一场……
感觉“妈妈”这俩字是一个饱胀的伤口,戳一下就会涌出酸楚的泪水。
这甚至无关于你的原生家庭,在念这句话的时候每个人脑子里就生成了一个抽象的妈,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火光里见到的那种妈妈一样,温暖,伟大,永远笑而不语。
她的感慨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有人说,遇到了难过的事情,自己可以在别人面前装作若无其事,甚至还能说说笑笑,但一听到妈妈的声音,就再也忍不住了:
有人说,自己在疲惫的时候,会躺在床上拍拍自己,这样就能假装跟小时候妈妈哄自己入睡一样:
还有人想到了《红楼梦》,曹雪芹写晴雯临死,虽然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但梗着脖子喊了一夜的娘……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体验:
平日里的小风小浪扛一扛就过去了,可能不太明显,可一旦到了某个心理无法承受的崩溃瞬间,“妈妈”这两个字总会神奇地出现在脑内,嘴巴无声张合——这个过程甚至是无意识的,也和你在生活中跟“妈妈”的关系好坏无关。
为什么我们会对“妈妈”有不自觉的期待和依赖?
找“妈妈”,人的本能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依恋理论”。它强调了人类天生对紧密情感联系和安全关系的需求,通常最初是与照顾者(如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建立的。
这些早期的依恋关系为个体建立了内部关系模型,并影响了个体在整个生命中如何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方式。
妈妈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的关怀者和支持者,是情感依恋和信任的第一对象。
小时候,在我们还无法说清楚完整的字句时,遇到了想要的东西、感到害怕无助,就会用咿咿呀呀、模糊不清的口齿呼唤妈妈,希望能够获得安抚;
长大后,面临困难和需要帮助时,仍然会下意识地表现出类似的依恋行为——这可能也是一种“条件性反应”。
能让我们在不经思考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那个人,都是我们潜意识里最信赖和最爱的人。
在这个时候,“妈妈”就是关怀和安全感的象征。而这样的象征,也会给予我们一种无形的安慰和支持,让你感觉,哪怕眼前的困难再大、再无法被别人理解,都有一个人,会在背后默默地无条件地支持你,这样的暗示,能让人能够更有信心去面对挑战。
“妈妈” 让人又爱又痛苦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妈妈”这两个字又是复杂的,这也正是很多人痛苦的来源——
“当我想哭着喊妈妈的时候,我喊的并不是我妈”
“我好像深爱着那个烛火中出现的妈妈,但是我妈会面无表情地走过来吹灭了它”
想象中的“妈妈”是避风港,现实里的“妈妈”,却可能正是风雨的来源。
不仅仅是“妈妈”,“家”也类似。在外地上班上学下意识还是会说“好累啊我想回家”,可很多时候回家并不是那么快乐。
就像童话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即便把手里的火柴一根根全部燃尽,也无法改变现实世界终将露出它残酷又冰冷的真面目。
如果是这样,又该怎么办呢?
一方面,人是有的主观能动性的。
有时候,有些家庭中,代沟是客观存在的,甚至会导致矛盾和冲突,但如果这段亲子关系本身是良性的,仍存期待的,没有崩坏的,那么它也不会因为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表达错了一个反应,就崩塌了。
很多亲子之间会经历吵架——冷战——反思——和解的阶段,这些处理方式其实没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家庭成员之间会逐渐磨合出适合自己的相处之道。
但如果所处的是一段不健康的、恶劣的、崩坏的亲子关系,比如家庭成员中存在虐待、冷暴力、长期疏忽照料等情况,倒不如自己当自己的父母,自己当自己的小孩,把自己重新爱一遍,千万次拯救自己于水火中罢了。
看到这里的你,如果恰好是“妈妈”的角色,作为父母,该怎么回应才能让孩子不失望?我们也有一些建议:
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说,父母的回应不外乎两种——“直接解决问题本身”以及“解决由问题所引发的情绪”。
能帮忙解决问题当然最好,如果解决问题不是那么简单,那有些时候,求助者需要的其实就是情绪安抚这一功能。
所以父母的回应可以是“问心不问技” —— 就好像上面提到的,孩子们找母亲可能是一种不自觉的情感依托,而非真的“求技”。
那么做好一个倾听者就好了,我们能做的其实更多就是鼓励和支持,从而激发出他们积极的心态和自我成长的动力,这也有助于个体的自尊心发展。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