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五、用互联网定义电视:乐视/小米摇旗呐喊进客厅
有句话用来形容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很贴切:“上班笔记本、家有台式机、床上看平板、路上玩手机。”我们好像已经很久没有碰过小时候家里的主角电视了。但当一众互联网厂商,诸如乐视、小米将其冠以“智能”二字的时候,似乎又将这台笨重的大家伙拉回到我们的视野中来。在讲求轻便的移动互联网的今天,所谓的智能电视还能当上主角儿吗?
电视产业近年来不断进行着技术的革新,并且往往用“元年”来标记。2009年被称作LED元年,2010年被称为3D元年,2011年被称作智能元年,2012年是4K超高清元年。那2013年呢?不妨叫做互联网“搅局”元年。
事实上,智能电视的口号早在2011年就已经出现在各大卖场的广告宣传海报上,只不过普通消费者当时对智能电视的理解不够,传统电视厂商们也只管宣传不管引导,另外就是,当时所谓智能电视的用户体验很难让人满意,再加上售价要比普通电视高,也就没能成气候。
自去年联想宣布进军电视业以来,智能电视风再次刮起,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乐视推出的“超级电视”,随后小米也一头扎进了这个陌生的领域,创维和阿里巴巴合作推出创维酷开电视,TCL与爱奇艺联合推出TCL爱奇艺电视。一时间,众多“跨圈”企业纷纷涉足智能电视领域,乐视、小米,正是这些看似和电视制造业毫无瓜葛的互联网“搅局者”,举着颠覆的牌子将智能电视再次推向风口浪尖。
乐视超级电视:我不是一台电视,而是一套完整的大屏互联网生态系统;小米电视,顶配47吋3D智能电视,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TCL爱奇艺:打造史上最“听话”的电视挑战你对电视的理解;阿里巴巴创维:酷开TV为家庭互联网而生;从宣传口号就不难看出,这些电视都跟互联网和智能密不可分,互联网主要对应内容,而智能则是电视的扩展和功能性。这两点是智能电视面对传统电视最大的优势,也是未来智能电视需要进一步强化的东西。
虽然大家都在做智能电视,各自的出发点可能不一,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价格卖的都很低,甚至有些逼近同尺寸传统电视的一半。虽然成本上有所精简,比如面板的选择、用料和工艺、相应时间和刷新频率等等,但诸如50寸左右的电视卖2999、2499元这样价格还是震惊了不少人。
传统电视看重的是硬件盈利,即卖一台赚一台的钱,但互联网厂商看重的则是是对内容的把控,他们不通过硬件获利,而依靠是未来的广告、增值服务等,当然这需要数量的积累,前期需要通过规模化摊薄成本,也就难怪雷军说小米电视量如果不够大,可能会赔得一塌糊涂。
话又说回来,紧靠价格低就能吸引消费者吗?显然不能。事实上,传统厂商在受到互联网厂商的冲击之后已经有所动作,他们可以凭借一款型号将价格做低跟互联网厂商竞争。所以,能不能将用户重新拉回到电视跟前来,看的还是内容和功能扩展性以及电视的定位,人性化方面和易用方面就要看各个厂商的造诣了。至于定位,比如小米电视的“年轻人的第一台电视”就很精准,回家之后能在电视上看到和手机、平板一样的内容,为啥还要瞅小屏幕呢?
很难说未来互联网厂商会对电视行业进行颠覆,虽然互联网厂商在系、软件以及价格上有优势,但图像质量、色彩,以及售后服务、配送都非一日之功,这也是小米、乐视等厂商的弊端所在。更可能的情况是,互联网厂商用互联网的思维带动传统企业的发展,或者优劣互补。但不管怎样,互联网厂商的搅局对消费者是大有利的,价格低了,内容和功能也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