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专利这门生意
2011-12-24 13:59:07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美国加州圣地亚哥高通总部,在管理层专用大楼一层走廊两侧,密密麻麻镶嵌着3000多个方形奖章,每一个都代表着一项高通公司的核心专利。对于全世界众多的企业来说,这也是一堵难以跨越的产业高墙。

专利这门生意

据高通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其专利许可收入高达14.44亿美元,约占财季总营收的35%,而此前其专利收入占比一度高达2/3。为了提高华尔街对其盈利能力的信心,高通正尝试改变“专利收税员”的形象,但对高通笼罩下的产业链企业而言,它依然还是那个“绕不过的高通”。

“大家经常问,怎样才能绕过高通?问题在于,我们为何一定要绕过已成标准制定者的高通,而放弃进入市场的机会?”国内某手机制造商知识产权发言人这样说。

即便是深陷转型泥潭的昔日巨头诺基亚,似乎也找到了结盟微软之外的另一根救命稻草。在诺基亚数月前发布的第二财季报告中,有一笔高达4.3亿欧元(约合6.17亿美元)的专利许可费收入,大部来源是与苹果的专利战中获得的收益。诺基亚CEO斯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称:“我们终于了解到了通过法律手段来扞卫自身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看到新生意经的还有爱立信。10月底,爱立信出让了所持有的索尼爱立信50%的股权,但它只是退出了手机硬件制造,并未收回专利之手。CEO卫翰思称,爱立信在通信领域已拥有2.7万项专利,专利收入从2006年的20亿瑞典克朗攀升至2010年的46亿克朗(约7.04亿美元),爱立信的新目标是打破这一纪录。“任何想进入移动终端领域的企业都必须得到爱立信的专利许可授权。”卫翰思称,“我们不是要卖专利,要的是获得稳定的专利回报,而且要坐稳它(sit on them)。”

好吧,欢迎来到另外一个牛市——知识产权生意的世界。Patent or Perish(专利还是消亡?)正成为无法绕开的铁律。

这个世界有自己独特的描述语言,所有的商业诉求都隐藏在严谨的法律条文和专业术语之后。打个简单的比方,一个盛着一半水的杯子会被描述成“H2O平分了一个开口的圆柱形容器”。这个世界有着自己的估值之道,必要时它会被疯狂炒作。

智能资本商业银行及分析机构Ocean Tomo的首席执行官詹姆斯·马瓦霍夫斯基曾比喻说:“如同建一座公寓大楼,按照市场方法就得看其他大楼卖多少钱;如果按成本方法,就要计算建造成本;而按收入方法,就得看当前的租赁价格走向,而专利的现行价值就按所有公司的专利预期利润来算。”

这个世界还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战场的指挥官需要娴熟运用超过10多种运营模式和手段(如商业宣传、专利许可、专利转让、专利交叉许可、专利策略联盟、专利标准化、专利诉讼、专利投资等),但最终的目的有时却不是为了在法庭上拼个你死我活,而是在谈判桌前划定在商业世界的势力范围

在产品、技术、市场等竞争的背后,还有更具杀伤力的专利竞争。有人说,专利之争是跨国公司应对中国企业挑战的最后堡垒。对很多中国企业而言,接触这门生意的次数将会越来越多。“经常是从美国来一个律师,包里一叠专利诉讼文件,要跟你谈判。双方就得比一比专利实力,要是差不多,那就合作,要是差距太大,就只能交钱。

某国内芯片厂商的负责人称,打算与美国企业进行专利诉讼时不准备百十万美元是不行的,“能找上你打专利官司,说明你有油水可以捞,也算是上段位了”。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专利已经不仅仅是研发和技术实力的象征,而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竞争手段,是一门儿有相当门槛儿的生意。

我们希望能够在这篇文章中为读者理清这门生意的基本逻辑,你可以看到微软公司在专利生意上的转变——从四处被人要挟到可以在专利授权上赚到大把的真金白银,也可以看到所谓的“专利蟑螂”公司高智发明如何将专利当作“下一个软件业”来经营。当然,我们更希望能看到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所具备的实力到底如何,做了怎么样的准备,围绕企业专利为核心的专利产业链条是否齐备?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