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Intel Sandy Bridge内核架构全面解析
2010-09-15 16:02:30  出处:快科技 作者:上方文Q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五、整合图形核心

Intel的集成显卡似乎总是个笑话,但这次确实不一样了。SNB的CPU性能相比现在提升了10-30%,进化到第六代的GPU图形性能则会轻松翻好几番。

Intel Sandy Bridge内核架构全面解析

Westmere虽然也自带了图形核心,但与CPU是双内核封装,只是通过45nm工艺、更多着色硬件、更高频率提升了性能,SNB则将CPU、GPU封装在同一内核中,全部采用32nm工艺,特别是显著提高了IPC(指令/时钟)。

SNB GPU有自己的电源岛和时钟域,也支持Turbo Boost技术,可以独立加速或降频,并共享三级缓存。显卡驱动会控制访问三级缓存的权限,甚至可以限制GPU使用多少缓存。将图形数据放在缓存里就不用绕道去遥远而“缓慢”的内存了,这对提升性能、降低功耗都大有裨益。

不过这么做并没有说起来这么简单。NVIDIA GF100核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SNB其实也差不多,同样进行了全新设计。

顺便提一下Intel的独立显卡工程Larrabee。它的重点是广泛使用全面可编程硬件(除了纹理硬件),SNB则是全面使用固定功能硬件,功能特性和硬件单元相对应,这样的好处是性能、功耗、核心面积都大大优化,损失则是缺乏弹性。显然,Intel世界的中心仍旧是CPU,不能让GPU过分强大,这和NVIDIA的理念正好相反。 

Intel Sandy Bridge内核架构全面解析

可编程着色硬件被称为EU,包含着色器、核心、执行单元等,可以从多个线程双发射时取指令。内部ISA映射和绝大多数DX10 API指令一一对应,架构很像CISC,结果就是有效扩大了EU的宽度,IPC也显著提升。

抽象数学运算由EU内的硬件负责,性能得以同步提高。Intel表示,正弦(sine)、余弦(cosine)操作的速度比现在的HD Graphics提升了几个数量级。

Intel此前的图形架构中,寄存器文件都是即时重新分配的。如果一个线程需要的寄存器较少,剩余寄存器就会分配给其他线程。这样虽能节省核心面积,但也会限制性能,很多时候线程可能会面临没有寄存器可用的尴尬。在芯片组集成时代,每个线程平均64个寄存器,Westmere HD Graphics提高到平均80个,SNB则每个线程固定为120个

所有这些改进加起来,SNB里每个EU的指令吞吐量都比现在的HD Graphics增加了一倍。 

Intel Sandy Bridge内核架构全面解析

SNB集成的GPU图形核心分为两大版本,分别拥有6个、12个EU。首批发布的移动版全部是12个EU,桌面版则根据型号不同而有两种配置,可能是高端12个、低端6个。得益于每个EU吞吐量翻番、运行频率更高、共享三级缓存等特点,即使只有六个的时候性能也会相当令人满意。

下边就是移动版SNB、GeForce 310M同时运行《星际争霸2》: 

Intel Sandy Bridge内核架构全面解析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