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男抖贫,女抖贱”,这句民间流传的俗语将“抖腿”这个身体动作与社会地位关联了起来,常被长辈们拿来训诫孩子,劝他们改掉“爱抖腿”这个不文雅的习惯。那么,为什么人会在某些时刻忍不住踩“虚空踏板”呢?
忍不住抖腿,可能是情绪在捣乱
其实,抖腿是一种典型的身体语言,当它出现时,往往意味着抖腿者正处于紧张、无聊或者高度亢奋的状态。
比如,就有研究表明,在考试中,感到焦虑的低分考生会忍不住抖腿,然而胸有成竹的高分考生则没有太频繁的腿部动作。
要解释为什么人们面对压力时爱抖腿,就需要从生理学家怀特·坎农(Walter·Cannon)在 1929 年提出一个概念说起:当动物感知到压力或生存威胁时,会在交感神经的作用下释放肾上腺素,产生心跳加快,脉搏升高,更多血液流向四肢等生理反应,这种生理反应帮助动物在危险来临时迅速做出应对措施,帮助他们更好地生存。
坎农把这个概念取名为“战斗-逃跑”反应(fight-flight response),或称为“战或逃”反应。因为这是一个身体比脑子先做出求生反应的“保命”机制,曾帮助过远古时期的人类祖先逃避过天敌或争夺过生存资源,所以在漫长的演化中被保留下来,偷偷以“吵架时心跳加速”“表白时脸红”“紧张时想拉肚子”等多种形式继续陪伴着我们。
“战或逃”反应和抖腿又有怎样的联系呢?英国地铁报的一篇健康咨询中,心理咨询师道恩·坦普尔顿 (Dawn Templeton) 和临床心理学家凯瑟琳·哈克尔(Catherine Huckle)发表了她们的看法:
在压力和焦虑的状态下,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积累,身体在“战或逃”反应的作用下积攒能量,做好对抗压力的准备。但是当我们不通过自卫或逃跑来耗尽这些能量时,多余的能量就会留在我们体内,而抖腿则是释放这些能量的一种方式。
换句话说,抖腿像是一个大脑用来欺骗自己的假动作,既然屁股还需要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那就勉为其难地通过抖腿来发泄一下多余的精力吧。
感到无聊的时候也会抖腿。有研究表明,当思维开始神游时,身体也会跟着“开小差”,搞搞小动作。这或许是因为无聊会给人带来焦躁和挫败感,使压力荷尔蒙积累,而抖腿、玩头发及转笔等肢体动作有助于压力的释放。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长期重复这些行为就会形成固定的习惯,这时如果强行纠正的话,反而会加重烦躁感。譬如一个人平时就有抖腿的习惯,在参加重要面试时刻意去提醒自己不要去抖腿,就可能会变得坐立难安,甚至搞糟整场面试。
除了焦躁状态下会抖腿,在听喜欢的音乐时,人们也会不自觉地跟着旋律的节奏抖腿。这是因为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感官刺激,会在人们无意识的状态下激活肢体动作。此外,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随着音乐地节奏有规律的抖腿能帮助大脑更好的理解音乐。
抖腿很舒服,或能改善久坐的危害
抖腿不仅是一种非常自然的行为,而且通过抖腿,大脑会分泌多巴胺等与愉悦情绪相关的激素,产生“爽”的感觉。
来源:soogif
但可能有人会担忧,抖腿是否会造成健康危害?其实,适当通过类似抖腿的动作活动一下肌肉,反而可能缓解久坐带来的伤害。
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曾招募了 11 名志愿者,利用超声波和血压检测袖带测量出正常情况下每人腿部主要动脉的血流量。然后要求志愿者们在桌子前静坐三个小时,这期间保持一条腿绝对静止,而另一条腿则需要不时抖动(抖 1 分钟,静止 4 分钟)。结果发现,和初始值相比,静止不动的腿的血流量显著降低;而不时抖动的腿,血流量是增?的。
另一项来自休斯顿大学的研究发现,久坐人群如果有效锻炼小腿上的比目鱼肌,也能提高肌肉代谢水平,甚至可以改善血糖和血脂。这种训练比目鱼肌的方式和抖腿非常相似,即:保持坐姿,双脚先处于放松状态,然后提起后脚跟,脚趾保持着地,当后脚跟提到极限、比目鱼肌肉有明显的拉伸感后,后脚跟再落回地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组研究的样本量都较小,只能提供有限的参考价值。而且要想完全避免久坐造成的健康损害,最好的方法还是站起来活动一下。
总的来说,抖腿这个小动作虽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对身心有益,但需要注意姿势和场合,毕竟频繁地抖腿是在用身体语言表达烦躁,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所以,与其养成抖腿的习惯,不如转而学习科学的放松方法。
病理性的抖腿需谨慎对待
虽然生理性的抖腿除了文化上的不礼貌以外基本无伤大雅,但病理性的抖腿与某些疾病相关,需要谨慎辨认,以便尽早治疗。
临床上最典型的腿部抖动的疾病是不宁腿综合征,这是一种感觉运动障碍,简单来说,就是患者会在安静状态下感觉双下肢出现难以形容的感觉异常和不适,需不断地抖一抖,或者敲打几下,才能减轻痛苦。该疾病最大的特征就是会在夜间休息时会加重。
抖腿还是孤独症患者的一种常见自刺激行为(Self-stimulatory behavior)。孤独症患者经常会对外界的噪音或者灯光感到焦灼、不知所措,包括抖腿、搓手、咬手指等在内的自刺激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分散注意力,平复情绪,恢复对身体的控制感。与之类似,多动症以及焦虑症患者也经常出现抖腿行为,以应对焦虑,集中注意力。
参考文献
[1]https://www.goodtherapy.org/blog/foot-tapping-hand-flapping-why-do-people-stim-0104194
[2]https://williamsburgtherapygroup.com/blog/is-foot-tapping-a-sign-of-anxiety#:~:text=Because%20anxiety%20disorders%20manifest%20as,behaviors%20can%20often%20cause%20problems.
[3]https://metro.co.uk/2019/04/20/anxious-leg-bounce-happens-deal-9277508/
[4]Gregersen, T. S. (2005). Nonverbal cues: Clues to the detec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38(3), 388-400.
[5]Toiviainen, P., Luck, G., & Thompson, M. R. (2010). Embodied meter: hierarchical eigenmodes in music-induced movement. Music Perception, 28(1), 59-70.
[6]God?y, R. I., Song, M., Nymoen, K., Haugen, M. R., & Jensenius, A. R. (2016). Exploring Sound-Motion Similarity in Musical Experience. Journal of New Music Research, 45(3), 210–222.
[7]Morishima, T., Restaino, R. M., Walsh, L. K., Kanaley, J. A., Fadel, P. J., & Padilla, J. (2016). Prolonged sitting-induced leg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prevented by fidgeting.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Heart and Circulatory Physiology, 311(1), H177-H182.
[8]Hamilton, M. T., Hamilton, D. G., & Zderic, T. W. (2022). A potent physiological method to magnify and sustain soleus oxidative metabolism improves glucose and lipid regulation. Iscience, 25(9).
[9]Kapp, S. K., Steward, R., Crane, L., Elliott, D., Elphick, C., Pellicano, E., & Russell, G. (2019). ‘People should be allowed to do what they like’: Autistic adults’ views and experiences of stimming. Autism, 23(7), 1782-1792.
[10]Carriere JSA, Seli P, Smilek D. Wandering in both mind and body: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mind wandering and inattention predict fidgeting. Can J Exp Psychol. 2013 Mar;67(1):19-31. doi: 10.1037/a0031438. PMID: 23458548.
[11]McCarty, R. (2016). The fight-or-flight response: A cornerstone of stress research. In Stress: Concepts, cognition, emotion, and behavior (pp. 33-37). Academic Press.
策划制作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作品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作者丨哈代 浙江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
审核丨毛利华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
策划丨符思佳
责编丨符思佳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