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下班之后的时间,你会选择做什么?在家躺着、和朋友聚会、健身,还是……
最近,在年轻人之间,有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流行——上夜校。
一听到这个词,是不是恍惚间有种穿越进年代剧的感觉?不过,现在的“夜校”可不是学文化知识,而更像是小时候兴趣班的plus版,学的是画画、古琴、化妆、陶艺、书法等兴趣课程。
“夜校”最初在上海兴起,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开办,负责授课的许多老师都是业内相当有名的“大牛”。不仅如此,课程的价格也是相当友好,500块钱12节。据说夜校秋季班开课时,有12门课程在60秒内被抢光,高峰时超过65万人同时在线抢课。
上海夜校爆火之后,不少网友也在一边大喊羡慕的同时,一边尝试寻找自己所在城市的夜校,希望它们能“全国推广”:
是不是有点意外,日常喊着“回家瘫倒”的年轻人,怎么反而抢着上夜校?
其实,这是他们返璞归真的“自我疗愈”。
无关功利、没人强迫 夜校是一种“无用之用”
小红书有个帖子问:“你小时候有什么兴趣爱好被父母压抑了吗?”
贴主讲她小时候特别想学琴,听一首歌在没学过的前提下就能扒出简单的谱子,经常自我幻想在写字台上弹奏比画,但她有一次小心翼翼跟她爸爸提的时候,她爸爸却说:“就你这样还想学琴,别做梦了,好好学习得了。”
她的经历引起了评论区很多人的共鸣:
“我从小每次想跳个舞健个身我爸就会嘲笑着骂我有病”
“我很喜欢画画,之前画了两张很好看的画,正在自己欣赏的时候,妈妈从身后经过,淡淡地说了一句:‘有这时间,不如多写套试卷’”
……
除了“被拒绝”,还有很多“被安排”:
上英语班、上奥数班,哪怕是学一门乐器,父母在给孩子做出这些决定时,多少都有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压力在,有意无意间包含着“希望能在某一时刻派上用场”的功利性,完全遵从孩子爱好的并没那么多。
在这一“拒”一“迎”之间,不知道有多少梦想被埋没。终于,在长大成人、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生活的时候,夜校出现了,只要500块,就能找回单纯的兴趣与快乐。
你不需要问它“有什么用”,它,是“无用之用”。确实很难不让人心动。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所谓幸福,便是愉悦和美德的组合。根据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幸福公式,心理学者莱恩和德西将幸福感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侧重于愉悦和舒适的主观幸福感,而另一类是侧重于意义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幸福感。
而研究明确表明,休闲与幸福感之间存在联系,尤其是创意和自我表达形式的休闲活动与心理幸福感之间存在联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流”概念提出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认为,在日常生活的很多活动中,我们的心(heart)、意(will)、念(mind)是处于分离状态的,甚至是相互抵制的,即我们想做的事、该做的事和正做的事不是一回事儿。
但是,想要获得心流体验,我们必须把心、意、念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心随所动、身心合一的流动状态。
换句话说,你正在做的事情,如果是你感兴趣的,而且是你愿意花费心神去投入,这种自觉自愿、乐在其中的活动,是带你进入心流体验的入门券。而当这项活动同时具有一定挑战性、目标明确、能够得到即时反馈或者能探索新事物时,人们就能逐渐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顺滑地步入心流之境。
并且,相比奢侈的休闲方式,例如坐游艇、开派对、晚宴上社交,从事园艺、做手工、创作、社交等这类更主动的、能发挥自己技能的或者能挑战自我但不会压倒自己的休闲方式,给人们提供的心流体验要多得多。
夜校的课程正是如此,无论是比较大众的舞蹈、音乐,抑或是比较小众的木工、编织、扎染,这些都是富有创造性和表现力的休闲活动,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设定个人目标、控制外部条件并专注于当下,才能获得最终成果。
这个过程,还能帮我们有效抵抗漫无目的地刷视频、毫不节制地吃吃喝喝、刷空钱包地疯狂购物这些无限内耗的自损行为。
年轻人,被忽视的“最孤独人群”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因为老年人经历了子女脱离原生家庭、退休离开工作团体等生活事件,所以是最孤独的人群。但事实上,最孤独人群这一“殊荣”,属于青少年和年轻的成年人。调查研究发现,孤独在大学生和年轻人群体很普遍,对于大一新生而言,参加课外活动与较低的孤独程度相关。
社会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说过:“如果把抑郁比作心理障碍中的感冒,那么孤独就可以视为头疼。”长期孤独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降低免疫系统功能,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许多疾病的预测因素,提高生活压力,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更多的自杀行为。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强大的互联网社交逐渐替代了面对面的线下社交,这就容易导致你可能拥有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但却止步于朋友圈点赞的关系,仍无法逃离孤独。
只有在面对面社交时,涉及发生在此时此地经历的“当下分子”大脑回路才会被激活,分泌包括血清素、催产素、内啡肽和内源性大麻素等能带来亲昵感、联结感的神经递质,让你专注当下、享受当下,与他人产生联结,驱散孤独感,获得满足感。
当一群年轻人因为共同的兴趣而相聚于夜校教室里,无形的同伴圈子会慢慢搭建,强大的陪伴磁场会逐渐扩大;当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努力、一起学习时,共通的体验发展出共同的创造性活动和成果,这会让大家产生更强烈的共鸣和认同感,然后转化为共通的语言,进而实现关系的建立,获得社会联结,如果幸运的话,还很可能会收获真挚的友谊和亲密的爱情~
重获生活的“锚点”
上夜校,其实也是一种人生态度。生活有很多现实和无奈,但也给予了我们很多选择。在既定的轨道上按部就班地生活、工作,是年轻人勇于面对现实和无奈的坚韧,而下班后可以自由选择的夜校,则是年轻人探索新领域、扩大生活掌控权的不屈。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从动物电击实验中发现,当动物认为电击是否停止与自己的反应无关时,会阻碍了它们的求生行为,最终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因此,塞利格曼提出了著名的习得性无助理论:当坏事发生后,那些觉得做什么都不能改变自己困境的人往往会陷入心理上的无助境地。也就是说,无助是习得的。
但是,在习得性无助理论提出50年后,神经科学家史蒂夫·梅尔改写了这个理论:无助不是习得的,无助只是某种哺乳动物对不良事件的默认反应,就像气温下降时身体就会感觉冷一样;
同时,史蒂夫·梅尔还发现了一个战胜无助感的大脑回路,即对控制的学习,就如你的衣柜里常备厚棉袄,即使气温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骤降,你也能顺利避开无助这一默认反应,因为你知道,衣柜里有棉袄,随时都能穿上。
换句话说,碰到困难就想逃避和放弃是自然反应,控制感则可以战胜这种本能。如果你对生活、事件、事物有控制感,那么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你都不会习得性无助。而最让人欣喜的是,控制感是可以习得的!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其实就是在扩大自己的控制力:尝试控制外在风险、尝试控制新的事物、尝试控制新的技能。当探索获得正向反馈时,人们就会扩大探索的范围,进而也扩大了控制力。
而控制感本身就能带来积极情绪,这就形成了一个螺旋向上的正反馈,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成功、更大的掌控感和更多的探险。
尽管我们现在还很难说“夜校”会不会只是一时兴起,而且也有一些个人组织的夜校,在火了之后就开始推出价格更高的“升级版”,让夜校变成了一门生意,但其实,对于年轻人来说,夜校更像是一种指代和想象——
有一个空间,可以让人无须被外界审判,只专注于自身。
参考文献
[1]《社会心理学(第11版)》戴维·迈尔斯
[2]《塞利格曼自传》马丁·塞利格曼
[3]《心流+发现心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4]《实用青年心理学(第11版)》 韦恩·韦登等
[5]《精神康复艺术治疗实务》陈晋东&严虎
[6]Sinikka Hannele P?ll?nen & Marja Katriina Weissmann-Hanski(2020).Hand-made well-being Textile crafts as a source of eudaimonic well-being.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5(1),348-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