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近几年电视行业可谓是“卷上加卷”,性能不断升级,价格不断降低,让像我这样预算有限的用户也能有机会感受一下高端电视的魅力。
而在高端电视领域,目前主要分为两大分支——MiniLED 和OLED。OLED电视的优秀已经毋庸置疑,但是OLED电视的价格贵也是大众公认的。
相较之下,MiniLED电视在画质方面的表现同样出色,而价格却更加亲民,因此,MiniLED电视也逐渐开始进入万千家庭。
本期内容,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MiniLED电视的小知识,没有复杂的理论讲解,没有拗口的专业术语,即便你是小白看完之后也能变成老炮儿,记得收藏。
大家生活中听得比较多的应该是LED电视,大多数老电视都是这种LED技术,它是通过内部的LED灯珠发光来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而MiniLED技术也很好理解,就是内部的LED灯珠更“迷你”更微小了,其本质是不变的,只不过是体积和数量出现了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在相同的尺寸内,把原本的LED灯珠换成了大量体积更小的LED灯珠,所以大家不用把MiniLED技术想的太复杂。
当相同尺寸内的灯珠变多之后,屏幕的亮度就会变得更高。这就好比是,夜间开车对向车辆少的时候,你觉得灯光并不刺眼,但是一旦车辆变多,你就会感觉变得刺眼了。这是同样的道理。
而屏幕亮度提高后,你会明显的感觉电视画面变得更加通透,色彩似乎也变得鲜艳了,黑色更黑,白色更白。而这就是MiniLED高亮度带来的好处——高对比度。
对比度越高,你能看到的细节就更多,例如下图中红色框选部分,高对比度的电视可以看到阴影中楼梯的纹路细节。
而低对比度的电视只能看到黑乎乎的一团影子,这就是差距。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对比度越高,画质就越好。
MiniLED技术可以让画面轻松的获得高对比度,所以很多品牌就开始疯狂增加背光分区的数量、提高峰值亮度,分区数量越多、峰值亮度越高、对比度越高,人眼感知就越明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靠数量的增加和峰值亮度的提高就能带来更高的画质,还需要强大的控光技术加持才能保证画质。
如果没有出色的控光技术,那么画面就会出现很严重的晕染问题,你能明显感觉到画面中的色彩边缘出现晕染、互相干扰的情况。
而要想实现更好的控光效果,关键看两点——OD和透镜技术。
OD,是指背光灯板到扩散板的距离,这个距离越短,那么发光面就越聚焦,好比是用手电筒照射墙面,距离越近墙面上的圆形光斑就越小,距离越远光斑越大。所以简单来说,OD越小,控光越好。
如果大家想知道具体的数据,可以参考这一套实验室的结果:OD在2-5毫米,可以达到无溢光的水平;OD在8-10毫米,几乎无溢光;OD在15-20毫米,溢光较少;OD在20毫米以上,溢光就很难控制了。
那产品详情页从来不写OD,用户怎么知道呢?很简单,OD越小,电视厚度就能越薄;OD越大,电视就会越厚,这是最为直观且有效的判断方法!
接着我们再来说第二点,透镜技术。
前面我们说了,OD越小,发光面越聚焦,好比手电筒的光斑更集中。但是其光斑并不是均匀的,而是中间亮度高四周亮度低,这对于电视来说显然是不够优秀的。
所以就需要依靠透镜技术,利用透镜将光线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均匀投射到发光板上。大家可以想想小时候做的潜望镜玩具,也是通过镜子的反射来调整光线方向,透镜技术的底层原理其实就和这差不多。
不过目前在透镜技术方面各大品牌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而在MiniLED上配有光学透镜的,在国内仅有TCL一家。
据了解,TCL的透镜方案采用的是独特的双折射结构,能够将发光芯片发出的光和分区大小进行二次匹配,将溢出的光线通过透镜收拢到分区范围内,从而提升亮度的均匀性和边缘的清晰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技术已经优化至第三代,控光能力在行业内也达到了顶尖水准。不得不说,TCL在MiniLED的研发和应用上确实走在了行业前列。
所以,目前各大品牌主要内卷的部分就是背光分区数量、峰值亮度和控光技术这三部分。
而除了这三部分以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影响因素,那就是屏幕。
我相信很多人可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我买的电视背光分区数更高、峰值亮度更高、控光技术也更好,但是观感就是不如别人家那款参数偏低一些的电视。这就是屏幕不同导致的差异。
大家常见的屏幕主要IPS屏幕(硬屏)和VA屏幕(软屏),这两者在对比度上的表现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一般IPS屏幕的原生对比度在1200:1,高端的一点的可以达到3000:1,而VA屏可以很轻松的达到5000:1。
所以即便你的参数再优秀,当你的屏幕对比度太低的时候,你也无法获得高画质。所以像TCL、三星这类大牌厂商都会选择VA软屏。
在同等技术的加持下,HVA屏画质>VA屏显示画质>IPS屏画质,这就是硬件导致的画质差距。
总而言之,MiniLED技术目前还处在上升期,无论是软件技术的升级还是硬件技术的突破都能让MiniLED显示效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