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测试心得
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LCD已经成熟了许多,当然也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需要日后改进。下面就根据我们的测试情况,介绍一下当下LCD的性能特点。
清晰度毫不含糊
清晰度好是LCD的最大特点。在进行主观测试的时候,我们把一台高档17英寸CRT显示器(SONY G220)放在参测的LCD旁边,让它们显示相同的图像内容。我们注意到,对于文本、电子表格一类的对清晰度要求较高的内容,LCD精致的画面效果是CRT显示器望尘莫及的。一般来说,使用过一段LCD显示器以后,再换回CRT显示器,你会感觉很不适应,甚至难以相信自己竟然可以长期忍受CRT那种模模糊糊的画面效果。
我们认为,对于以办公应用为主的普通用户,最主要的用途是处理文档、表格,上网浏览,这些应用对显示器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清晰度方面,而从测试的情况看最普通的LCD显示器的清晰度也比最优秀的CRT显示器要出色许多。因此,我们认为这类用户挑选LCD的时候不需要过分关注性能,可以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显示器的品质、保修、功能甚至外观方面。
DVI锦上添花
如今,带有DVI数字接口的显示器越来越多—很多显示卡也都提供了DVI接口。理论上讲,由于省去了数/模和模/数转换过程,DVI接口比普通的RGB模拟接口在图像质量上会有改善。不过,品质好的显示器即便采用模拟接口也可以获得相当不错的效果,换用数字接口,即便仔细观察也不一定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多数情况下,模拟接口显示质量不佳,并不是接口本身的问题,而是显示器模拟电路存在的问题—例如因过分缩减成本而采用简化的电路设计和廉价的电路元器件,另外模拟电路更容易受到信号、电缆品质、外界干扰一类的因素影响。从测试结果看,采用模拟接口时,显示器的确容易出现拖尾、重影一类的画面缺陷,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程度并不算严重,基本上不会对使用产生大的影响。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模拟接口搭配廉价的显示卡可能会对图像质量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因为一些廉价显卡在用料和电路设计上太过简化,由它们输出的模拟信号本身的质量已经不怎么样了—不仅存在拖尾重影问题,甚至会影响色彩准确性,再好的显示器也回天乏术。相比之下,数字接口受这些的影响就要小一些,理论上不同的显示卡输出的数字信号是完全一样的,只要信号符合基本的规范不至于影响兼容性,图像质量就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色彩饱和度媲美CRT
LCD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人们总是觉得它们的颜色不如CRT显示器鲜艳夺目。原因在于它们的色彩范围太窄,色彩饱和度不高。但是我们要告诉你,时代不同了,CRT还是准备让贤吧。
测试中,我们把NTSC规范定义的色彩范围作为参考基准,LCD的色彩范围与NTSC色彩范围的面积之比的百分数就是色彩饱和度。我们高兴的看到,半数以上的LCD的饱和度得分已经超过了70%,和sRGB规范定义的色彩范围相当,而sRGB也是目前普通的CRT显示器所遵循的标准,也就是说LCD和CRT的色彩饱和度不相上下了。主观测试时我们也发现,很多LCD的画面颜色鲜艳靓丽,一点也不比CRT逊色,此外由于LCD的亮度很高,对比度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所以显示彩色照片时整体效果甚至超过了CRT显示器。
当然,仍然有一部分LCD的饱和度略低一些,只达到60%左右,不过主观测试时它们的差距不算明显。如果不经常进行照片处理或图像设计一类的应用,只是浏览普通的家庭照片、欣赏DVD电影或玩游戏不会有什么问题。在市场上选购产品的时候你需要注意,有些廉价产品的色彩饱和度可能还不到50%,只要让它们显示一下鲜艳夺目的彩色照片就立刻原形毕露了。
色彩跟踪尚待提高
理想情况下,亮度变化不应该对色彩产生影响。不过多数LCD的色彩随亮度级的降低而发生偏移。尽管多数LCD白色时可以比较准确地达到6500K的白点标准值,但是随着灰度增加色彩往往会偏红、偏蓝或偏绿。这种色彩的失准对于要求严格的专业图像处理工作有致命的影响,所以我们看到来自EIZO和Samsung的两台专业级别的LCD的表现要比其它产品更好一些。
普通用户可能很难察觉照片中哪些部分的颜色失真了,只要大体上准确:红色还是红色,蓝色还是蓝色,也许没有必要那么苛刻。不过色彩跟踪不好的LCD很容易让灰色的Windows窗口偏红或偏蓝,严重了就会让人觉得很不自在—幸好Windows XP的默认界面已经不是灰色了,这样看来色彩跟踪对于普通用户的意义似乎不是很大了。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不少厂商在调试LCD时已经懒得在0-255级灰度全程范围内仔细调整RGB三色的相对强弱,所以色彩跟踪方面我们发现多数LCD的表现都不太理想。
层次控制略显粗糙
与色彩饱和度方面取得的进展相比,层次控制仍然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未尽“事业”。
要想获得像CRT显示器那样平滑细腻的层次过渡效果,LCD显示器需要付出些额外的努力。当画面中存在颜色深浅的连续变化时,参测的LCD显示器都无法像CRT那样平滑均匀地表现出过渡效果,或多或少存在分层现象。不需要特殊的测试图像,Windows XP登陆界面的过渡效果对LCD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考验了。幸好,它们的分层现象还没有严重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多数情况下不注意看还可能忽略掉,与两三年前的情况相比还是有些进步的。
动态范围也是层次控制的重要方面。多数产品在亮部层次细节方面还做得不错,即便有所欠缺,通过适当降低对比度设置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暗部层次是LCD的老毛病了。通过提高对比度,人为让亮部和暗部层次出现缺失,可以让画面看上去“黑的更黑,白的更白”,反差鲜明,立体感好,这是目前一些显示器的图像自动优化技术所乐于采用的方式,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才造成了一些LCD的暗部层次先天不好,一些较暗的画面细节会变得漆黑一片。问题的关键是大多数显示器没有给用户以调整的余地。通常LCD的亮度仅仅调节的是背光亮度,不像CRT显示器的亮度是控制图像信号的暗电平(Black-level),所以当你发现LCD显示器暗部层次不好,想通过提高亮度来改变暗部层次是不可能的。
过去我们曾经测试过带有Black-level调整的LCD产品,可是本次测试就没有见到。幸好部分产品(LG、EIZO以及Samsung的部分产品)提供了Gamma调整或灰度层次控制选择,可以部分代替暗电平控制,但是在调整过程中它们通常还会改变White-level—亮部层次,会让你顾此失彼。为什么不能直接提供Black-level调整呢?其实,如果LCD的暗部层次不存在损失,我们也就不需要这个专业味道十足的调节项目了。
视角特性两极分化
从测试结果可以发现, 只有EIZO L568、Samsung 173P和AOC A471B的视角特性突出,不仅在60度视角时还能保持超过100:1的对比度,视角造成的色彩变化也相对较小。而其他参测产品的视角特性都不是很好,基本上处于同一档次。
视角特性好,不只是为了多人观看或者从偏离中心线的角度观看时能获得较高的效果,更为了面对屏幕的时候,即便身体发生轻微的晃动,画面效果也能保持相对的恒定,不会出现色彩的明显偏差或对比度的下降。这对专业图像处理应用尤其重要。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按照业界常用的视角范围的定义,这些宽视角LCD的视角范围可以达到175度甚至接近180度,但是如果和CRT显示器放在一起比较,你会轻易发现明显的差距。这是因为业界常用的视角范围是以对比度降低到10:1甚至5:1为限度,此时的显示效果实在是很差劲了,这个标准对LCD宽松得过了头,简直要让CRT“笑掉大牙”。所以我们在视角特性测试图中以对比度200:1为限,划出了满足这一要求的区域,在这一视角范围内画面效果能够保持足够高的水准用于各种应用。
视角特性好坏同液晶面板类型关系密切,例如EIZO L568的面板就使用了特殊的双域Super-IPS技术,其像素不是通常的长方形,而是相互咬合的锯齿形。而Samsung 173P则采用了PVA技术,本质上和MVA技术类似,使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它的每一个单色子像素都被划分成多个更小的区域,从我们对AOC A471B像素的观察,和MVA或PVA类似。像素形状和分区还只是表象,这些面板内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和旋转方式也和普通的液晶面板大不相同。这些特殊之处造就了优异的视角特性,但是也让它们的价格出众,所以在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中,厂商似乎宁可在功能、外观这些更吸引眼球而且容易炫耀的地方不惜血本,而不愿意在视角特性上有所建树了。于是我们看到无论价格3000元还是5000元的LCD,它们的视角特性几乎没有什么差异。
仔细观察视角特性对比度测试结果,你会发现多数情况下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视角特性不太一样,水平方向更好一些。为了获得足够的亮度,LCD经常采用特殊结构的增亮膜,它可以收拢散射到达角落的光线到中心方向,达到增亮目的。但是这样一来视角特性就会变差,由于水平方向视角更重要一些,所以通常只会采用纵向收拢的增亮膜,牺牲垂直方向的视角。对于那些屏幕可以90度旋转的LCD,这会带来一些麻烦,因为旋转后屏幕的纵向和横向相互交换了,此时你可以明显感觉出水平方向视角特性不好带来的影响,身体移动时画面效果有明显的改变,看上去不舒服。所以选购支持屏幕旋转的显示器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水平和垂直视角特性相近的。
响应速度尚不够快,LCD仍需努力
本次测试我们没有测试响应时间的绝对值。实际上用数字示波器和光敏二极管组成简单的测试电路可以粗略地测试响应时间,不过由于缺乏对亮度的标定,这种测试的结果准确性不好。此外,上期我们曾介绍过,现在所说的响应时间仅仅是黑色和白色画面相互切换的响应时间(上升和下降时间总和),只有考虑了灰色画面切换的全灰阶响应时间才能全面反映LCD的响应速度,在测试条件成熟时,我们会进行全灰阶响应时间测试。
本次我们采用目视观察的方法评价响应时间。毕竟,速度够不够快,还是眼睛说了算。当我们把CRT显示器和LCD显示器放在一起,让它们显示相同的动态画面进行直接“对抗”的时候,LCD的差距非常明显,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尽管这些LCD的标称响应时间从12毫秒到25毫秒跨度不小,CRT的绝对优势一下子让LCD相互之间的差异变得微不足道了。
我们使用的测试图形是一组在黑色背景上移动的白色方块,CRT运动方块的前边缘和后边缘都非常清晰,而LCD前后边缘都变得模糊不清,这是因为从黑变白和从白变黑LCD需要的时间较长,于是运动的白色方块边缘也就变成从黑到白和从白到黑的渐变,所以不够锐利。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些LCD的白色方块后边缘还有拖尾现象,原因在于这些LCD的下降时间相对较长。目前,不少LCD的上升时间都在4-5毫秒左右,而下降时间差异较大,所以我们在目视观察时也发现它们在方块的后边缘的差异更大一些。我们发现,标称值是25毫秒和16毫秒的产品之间的差异还能看出来,但是要发现12和16毫秒之间的差别就非常难,肉眼已经有些无能为力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CRT显示器上方块的后面也有一个比较长的白色“尾巴”。我们知道CRT荧光粉存在余辉,也不能迅速从白色变成黑色,不过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同LCD的“尾巴”不太一样,CRT拖尾长但是比较暗,而且白色方块后边缘仍然保持清晰锐利。我们分析这是因为CRT的亮度可以非常迅速地下降到比较暗的程度,随后比较缓慢地降为全黑,而LCD最初的下降速度较慢,随着亮度降低下降速度也逐渐增加,直到亮度为零。
除了使用专门的方块测试图,我们还采用了一些更加贴近实际应用的方法考察响应速度。例如,滚动屏幕——LCD显示的文本会出现重影、模糊,不容易辨识,而CRT则始终保持清晰;快速移动鼠标——LCD的鼠标边缘变得模糊不清,后面拖着一个由多个鼠标“幻影”组成的尾巴;另外,CS一类的游戏也能发现LCD响应时间存在的不足。
需要提醒你的是,我们发现在有些应用中视觉效果和标称时间并不一致。例如白方块测试中EIZO和三星173P的拖尾比其他一些25毫秒的产品还要明显一些,不过滚动屏幕的时候,甚至同16毫秒的产品相比也不逊色。我们分析这很可能是因为视觉效果和测试结果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例如前面提到的CRT余辉这样的情形仅仅看数值是看不出结果的;另一方面不同的产品应用中上升时间、下降时间重要性不同,需要更细致地考虑二者的数值;再者还需要考虑全灰阶响应问题。所以我们觉得,要衡量LCD的响应速度如何,仅仅凭16毫秒、25毫秒这样的标称值是不够的。
总的来说,不同LCD在响应速度上的视觉差异是存在的,但是远没有他们的响应时间标称值的差别那么大。选购产品的时候,如果你并不以游戏、DVD一类的动态应用为主,那么对响应时间也不必要关注。只有在这类应用中,16和12毫秒的高速产品才能表现出优势,而且优势也不一定明显,所以如果为了缩短响应时间你需要大幅度增加预算,你就要慎重考虑了,最好亲自去电脑市场里考察一下,眼见为实嘛。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