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花同样的价钱,得到更大的屏幕、更高的分辨率、更棒的性能,这种好事情不常有,不过你现在就赶上了。一些主流厂商的低端17英寸液晶显示器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3000元,和15英寸LCD相当。上期《LCD——成长的烦恼与喜悦》中我们曾经向您介绍了近来LCD的技术、市场新动态以及采购指导,本期我们向您介绍来自十个厂商的19款17英寸LCD显示器,通过详尽的测试帮您选择出最适合您的产品。
其实,对于要求不高的普通家庭和商业用户,15英寸LCD也够用了。它具备1024×768(XGA)分辨率,这是17英寸CRT显示器的推荐分辨率,而LCD的画面清晰度远超普通的CRT显示器。不过遗憾的是现在15英寸显示器价格居高不下,未来走势也并不乐观(详见上期《LCD—成长的烦恼与喜悦》),与其再纠缠于15寸,还不如一步到位选择更棒的17英寸。
绝大多数17英寸LCD的屏幕物理分辨率是1280×1024(SXGA),增大的桌面面积更适合多窗口多任务操作,处理电子表格、排版、图像处理的效率也会因此提高。同CRT显著不同的是,尽管LCD屏幕尺寸变大了,机身体积增大却很有限,而且对你的办公桌占用的增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我们测试的情况来看,17英寸LCD的面板品质也整体上要超过15英寸LCD,视角特性、色彩表现整体上要略占上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17英寸还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厂商还不至于为了追求低价格过分缩减成本。
目前,主流的17英寸LCD(3500元左右)的价格比15英寸LCD(3000元左右)贵几百元—10-20%,不过我们觉得用户能得到的性能、品质的提升要明显大于这一比例。3000元不是个小数目,与之相比几百元的差价是不是有必要节省应该仔细考虑了。我们给多数个人用户的推荐是选择17英寸,当然对于一些大宗采购的公司用户,因为数量多所以选择15英寸也许可以节省较大的预算数目。
美中不足
采用SXGA分辨率的17英寸LCD的点距要比XGA分辨率的15英寸LCD小,也就是说像素更细更不容易察觉,显示图形图像会更平滑。不过另一方面,由于Windows字体采用像素作为尺寸的依据,像素小了,同样的字体大小—字号,在17英寸上看会比15英寸上看更小一些。浏览互联网内容时,经常会遇到很小的字体,对于17英寸LCD就有些难办了,因为这些字体往往无法通过改变浏览器字体设置来改变大小。如果你使用Windows外观设置,使用更大的系统字体,可以部分解决这一问题,但仍然会有些程序或网页的文字无法改变,而且这样做有一个副作用—一些程序和网页的格式是按照标准字体设计的,换用大字体设置后一些内容会显示不全—这比字体小还要烦人。
当然,你也不必为此过分担忧,部分视力不很好的用户的确会受到影响,但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17英寸LCD的字体大小还是可以承受的,一般来说,只要摆放的时候注意让屏幕和眼睛的距离不超过50厘米就问题不大。
“美背”新时尚
“面子”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显示器就是电脑的面子。各大厂商每年至少一次的产品更新,在性能参数上的变化未必多大,可是外观一定是要给人新气象的。纵观本次参测的产品,你会发现传统的白色外壳、方正规矩的显示器几乎要灭绝了,取而代之的是黑色、银色、蓝色、紫色等。五颜六色,没有不可以用到显示器上的,而造型更是流畅圆滑,曲线诱人。不仅如此,最新的流行特点是不仅要面子好看,还要背影也诱人,很多显示器都开始注重背后的设计。
过去,背面板就是布满散热孔、信号和电源接口的地方,通常凌乱不堪不可以示人。可是现今很多LCD显示器都采用专门设计的活动盖板将接口隐藏起来,还提供了线缆收纳装置,让电缆从正面观察不到,不再影响美观。LCD的背面板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在“美背”的潮流下甚至成了新的焦点,和前面板一样开始采用曲线造型,漂亮的色彩和精心挑选的材质,然后配上明显的品牌标识。
你可能会说这太华而不实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LCD背朝墙壁,好看不好看有什么关系呢?这美背潮流看来又是一次典型的市场炒作。这样说似乎也有些冤枉LCD了,“美背”至少对一部分人还是有意义的—如果你的办公桌并不是靠墙安放,那么显示器的背后就要长期示人,显示器背面太难看可能正是困扰不少商业用户和拥有较大书房的家庭用户的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与CRT显示器相比,LCD毕竟是相对高档的产品,作为一件完整的产品,它的方方面面都做的完善精致一些也是应该的嘛,所以对于“美背”,也许我们应该更宽容一些。当然,我们也觉得,市场炒作过犹不及,“美背”也不能喧宾夺主,无论如何显示器的品质才是第一位的。
“美背”对你究竟有没有意义,还是你自己说了算吧。
价格和性能
本次测试的产品价格从三千出头到六千余元,价格跨度还是比较大的。对于CRT显示器,造成价格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性能。不过对于LCD,情形有些不同。本次参测的LCD中,价格最贵的EIZO L568和Samsung 173P,性能明显优于其它产品,价格也是最高的,但是其它产品的性能和价格之间的关系显得就很不明朗了,甚至同一品牌价格相差上千元的产品性能表现几乎完全相同。
功能特性已经成为影响显示器价格的重要因素。显示器内置USB集线器、摄像头、音箱等功能会让价格有少则一百多则数百元的提高。DVI接口也是如此,通常只有价格接近或超过4000元的中高档LCD才会提供,而且不少4000元左右产品甚至会省略DVI信号电缆。底座也是价格杀手,能够提供屏幕垂直90度旋转成肖像模式功能的显示器不多,但价格至少四千多元。连左右旋转,高度升降这样的特性不少价格便宜的产品也会省略。
你可能想不到,著名的TCO环保认证也会提高价格。产品要满足认证的很多具体要求会增加生产成本只是一方面原因,有时候就算产品本身已经符合了认证要求也不一定会取得认证标志,因为这类认证是收费的,所以只有显示器售价较高能够保证足够的利润时,才会被厂商送去参加认证。
外观设计也会影响价格,有的显示器外观由著名设计机构完成,或者采用了较为昂贵的材料或复杂的处理工艺,于是价格也就跟着水涨船高了。
如果你想要购买一台能够满足专业应用需要的高性能显示器,不能只看产品的售价和厂家的宣传。厂商所说的高档产品和你心目中对性能的定位会有很大差异,不能仅凭价格高低就断定性能的高下。要找到最符合自己需要的产品,一定要全面仔细地了解产品的各项特性。
测试心得
经过几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LCD已经成熟了许多,当然也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需要日后改进。下面就根据我们的测试情况,介绍一下当下LCD的性能特点。
清晰度毫不含糊
清晰度好是LCD的最大特点。在进行主观测试的时候,我们把一台高档17英寸CRT显示器(SONY G220)放在参测的LCD旁边,让它们显示相同的图像内容。我们注意到,对于文本、电子表格一类的对清晰度要求较高的内容,LCD精致的画面效果是CRT显示器望尘莫及的。一般来说,使用过一段LCD显示器以后,再换回CRT显示器,你会感觉很不适应,甚至难以相信自己竟然可以长期忍受CRT那种模模糊糊的画面效果。
我们认为,对于以办公应用为主的普通用户,最主要的用途是处理文档、表格,上网浏览,这些应用对显示器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清晰度方面,而从测试的情况看最普通的LCD显示器的清晰度也比最优秀的CRT显示器要出色许多。因此,我们认为这类用户挑选LCD的时候不需要过分关注性能,可以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显示器的品质、保修、功能甚至外观方面。
DVI锦上添花
如今,带有DVI数字接口的显示器越来越多—很多显示卡也都提供了DVI接口。理论上讲,由于省去了数/模和模/数转换过程,DVI接口比普通的RGB模拟接口在图像质量上会有改善。不过,品质好的显示器即便采用模拟接口也可以获得相当不错的效果,换用数字接口,即便仔细观察也不一定能发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异。多数情况下,模拟接口显示质量不佳,并不是接口本身的问题,而是显示器模拟电路存在的问题—例如因过分缩减成本而采用简化的电路设计和廉价的电路元器件,另外模拟电路更容易受到信号、电缆品质、外界干扰一类的因素影响。从测试结果看,采用模拟接口时,显示器的确容易出现拖尾、重影一类的画面缺陷,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程度并不算严重,基本上不会对使用产生大的影响。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模拟接口搭配廉价的显示卡可能会对图像质量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因为一些廉价显卡在用料和电路设计上太过简化,由它们输出的模拟信号本身的质量已经不怎么样了—不仅存在拖尾重影问题,甚至会影响色彩准确性,再好的显示器也回天乏术。相比之下,数字接口受这些的影响就要小一些,理论上不同的显示卡输出的数字信号是完全一样的,只要信号符合基本的规范不至于影响兼容性,图像质量就能得到很好的保证。
色彩饱和度媲美CRT
LCD刚开始流行的时候,人们总是觉得它们的颜色不如CRT显示器鲜艳夺目。原因在于它们的色彩范围太窄,色彩饱和度不高。但是我们要告诉你,时代不同了,CRT还是准备让贤吧。
测试中,我们把NTSC规范定义的色彩范围作为参考基准,LCD的色彩范围与NTSC色彩范围的面积之比的百分数就是色彩饱和度。我们高兴的看到,半数以上的LCD的饱和度得分已经超过了70%,和sRGB规范定义的色彩范围相当,而sRGB也是目前普通的CRT显示器所遵循的标准,也就是说LCD和CRT的色彩饱和度不相上下了。主观测试时我们也发现,很多LCD的画面颜色鲜艳靓丽,一点也不比CRT逊色,此外由于LCD的亮度很高,对比度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所以显示彩色照片时整体效果甚至超过了CRT显示器。
当然,仍然有一部分LCD的饱和度略低一些,只达到60%左右,不过主观测试时它们的差距不算明显。如果不经常进行照片处理或图像设计一类的应用,只是浏览普通的家庭照片、欣赏DVD电影或玩游戏不会有什么问题。在市场上选购产品的时候你需要注意,有些廉价产品的色彩饱和度可能还不到50%,只要让它们显示一下鲜艳夺目的彩色照片就立刻原形毕露了。
色彩跟踪尚待提高
理想情况下,亮度变化不应该对色彩产生影响。不过多数LCD的色彩随亮度级的降低而发生偏移。尽管多数LCD白色时可以比较准确地达到6500K的白点标准值,但是随着灰度增加色彩往往会偏红、偏蓝或偏绿。这种色彩的失准对于要求严格的专业图像处理工作有致命的影响,所以我们看到来自EIZO和Samsung的两台专业级别的LCD的表现要比其它产品更好一些。
普通用户可能很难察觉照片中哪些部分的颜色失真了,只要大体上准确:红色还是红色,蓝色还是蓝色,也许没有必要那么苛刻。不过色彩跟踪不好的LCD很容易让灰色的Windows窗口偏红或偏蓝,严重了就会让人觉得很不自在—幸好Windows XP的默认界面已经不是灰色了,这样看来色彩跟踪对于普通用户的意义似乎不是很大了。大概也正是这个原因,不少厂商在调试LCD时已经懒得在0-255级灰度全程范围内仔细调整RGB三色的相对强弱,所以色彩跟踪方面我们发现多数LCD的表现都不太理想。
层次控制略显粗糙
与色彩饱和度方面取得的进展相比,层次控制仍然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未尽“事业”。
要想获得像CRT显示器那样平滑细腻的层次过渡效果,LCD显示器需要付出些额外的努力。当画面中存在颜色深浅的连续变化时,参测的LCD显示器都无法像CRT那样平滑均匀地表现出过渡效果,或多或少存在分层现象。不需要特殊的测试图像,Windows XP登陆界面的过渡效果对LCD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考验了。幸好,它们的分层现象还没有严重到不可接受的程度,多数情况下不注意看还可能忽略掉,与两三年前的情况相比还是有些进步的。
动态范围也是层次控制的重要方面。多数产品在亮部层次细节方面还做得不错,即便有所欠缺,通过适当降低对比度设置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暗部层次是LCD的老毛病了。通过提高对比度,人为让亮部和暗部层次出现缺失,可以让画面看上去“黑的更黑,白的更白”,反差鲜明,立体感好,这是目前一些显示器的图像自动优化技术所乐于采用的方式,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才造成了一些LCD的暗部层次先天不好,一些较暗的画面细节会变得漆黑一片。问题的关键是大多数显示器没有给用户以调整的余地。通常LCD的亮度仅仅调节的是背光亮度,不像CRT显示器的亮度是控制图像信号的暗电平(Black-level),所以当你发现LCD显示器暗部层次不好,想通过提高亮度来改变暗部层次是不可能的。
过去我们曾经测试过带有Black-level调整的LCD产品,可是本次测试就没有见到。幸好部分产品(LG、EIZO以及Samsung的部分产品)提供了Gamma调整或灰度层次控制选择,可以部分代替暗电平控制,但是在调整过程中它们通常还会改变White-level—亮部层次,会让你顾此失彼。为什么不能直接提供Black-level调整呢?其实,如果LCD的暗部层次不存在损失,我们也就不需要这个专业味道十足的调节项目了。
视角特性两极分化
从测试结果可以发现, 只有EIZO L568、Samsung 173P和AOC A471B的视角特性突出,不仅在60度视角时还能保持超过100:1的对比度,视角造成的色彩变化也相对较小。而其他参测产品的视角特性都不是很好,基本上处于同一档次。
视角特性好,不只是为了多人观看或者从偏离中心线的角度观看时能获得较高的效果,更为了面对屏幕的时候,即便身体发生轻微的晃动,画面效果也能保持相对的恒定,不会出现色彩的明显偏差或对比度的下降。这对专业图像处理应用尤其重要。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按照业界常用的视角范围的定义,这些宽视角LCD的视角范围可以达到175度甚至接近180度,但是如果和CRT显示器放在一起比较,你会轻易发现明显的差距。这是因为业界常用的视角范围是以对比度降低到10:1甚至5:1为限度,此时的显示效果实在是很差劲了,这个标准对LCD宽松得过了头,简直要让CRT“笑掉大牙”。所以我们在视角特性测试图中以对比度200:1为限,划出了满足这一要求的区域,在这一视角范围内画面效果能够保持足够高的水准用于各种应用。
视角特性好坏同液晶面板类型关系密切,例如EIZO L568的面板就使用了特殊的双域Super-IPS技术,其像素不是通常的长方形,而是相互咬合的锯齿形。而Samsung 173P则采用了PVA技术,本质上和MVA技术类似,使用显微镜观察会发现它的每一个单色子像素都被划分成多个更小的区域,从我们对AOC A471B像素的观察,和MVA或PVA类似。像素形状和分区还只是表象,这些面板内部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式和旋转方式也和普通的液晶面板大不相同。这些特殊之处造就了优异的视角特性,但是也让它们的价格出众,所以在面向普通消费者的产品中,厂商似乎宁可在功能、外观这些更吸引眼球而且容易炫耀的地方不惜血本,而不愿意在视角特性上有所建树了。于是我们看到无论价格3000元还是5000元的LCD,它们的视角特性几乎没有什么差异。
仔细观察视角特性对比度测试结果,你会发现多数情况下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视角特性不太一样,水平方向更好一些。为了获得足够的亮度,LCD经常采用特殊结构的增亮膜,它可以收拢散射到达角落的光线到中心方向,达到增亮目的。但是这样一来视角特性就会变差,由于水平方向视角更重要一些,所以通常只会采用纵向收拢的增亮膜,牺牲垂直方向的视角。对于那些屏幕可以90度旋转的LCD,这会带来一些麻烦,因为旋转后屏幕的纵向和横向相互交换了,此时你可以明显感觉出水平方向视角特性不好带来的影响,身体移动时画面效果有明显的改变,看上去不舒服。所以选购支持屏幕旋转的显示器的时候,应该尽量选择水平和垂直视角特性相近的。
响应速度尚不够快,LCD仍需努力
本次测试我们没有测试响应时间的绝对值。实际上用数字示波器和光敏二极管组成简单的测试电路可以粗略地测试响应时间,不过由于缺乏对亮度的标定,这种测试的结果准确性不好。此外,上期我们曾介绍过,现在所说的响应时间仅仅是黑色和白色画面相互切换的响应时间(上升和下降时间总和),只有考虑了灰色画面切换的全灰阶响应时间才能全面反映LCD的响应速度,在测试条件成熟时,我们会进行全灰阶响应时间测试。
本次我们采用目视观察的方法评价响应时间。毕竟,速度够不够快,还是眼睛说了算。当我们把CRT显示器和LCD显示器放在一起,让它们显示相同的动态画面进行直接“对抗”的时候,LCD的差距非常明显,几乎没有“还手”之力。尽管这些LCD的标称响应时间从12毫秒到25毫秒跨度不小,CRT的绝对优势一下子让LCD相互之间的差异变得微不足道了。
我们使用的测试图形是一组在黑色背景上移动的白色方块,CRT运动方块的前边缘和后边缘都非常清晰,而LCD前后边缘都变得模糊不清,这是因为从黑变白和从白变黑LCD需要的时间较长,于是运动的白色方块边缘也就变成从黑到白和从白到黑的渐变,所以不够锐利。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一些LCD的白色方块后边缘还有拖尾现象,原因在于这些LCD的下降时间相对较长。目前,不少LCD的上升时间都在4-5毫秒左右,而下降时间差异较大,所以我们在目视观察时也发现它们在方块的后边缘的差异更大一些。我们发现,标称值是25毫秒和16毫秒的产品之间的差异还能看出来,但是要发现12和16毫秒之间的差别就非常难,肉眼已经有些无能为力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发现CRT显示器上方块的后面也有一个比较长的白色“尾巴”。我们知道CRT荧光粉存在余辉,也不能迅速从白色变成黑色,不过我们仔细观察发现,同LCD的“尾巴”不太一样,CRT拖尾长但是比较暗,而且白色方块后边缘仍然保持清晰锐利。我们分析这是因为CRT的亮度可以非常迅速地下降到比较暗的程度,随后比较缓慢地降为全黑,而LCD最初的下降速度较慢,随着亮度降低下降速度也逐渐增加,直到亮度为零。
除了使用专门的方块测试图,我们还采用了一些更加贴近实际应用的方法考察响应速度。例如,滚动屏幕——LCD显示的文本会出现重影、模糊,不容易辨识,而CRT则始终保持清晰;快速移动鼠标——LCD的鼠标边缘变得模糊不清,后面拖着一个由多个鼠标“幻影”组成的尾巴;另外,CS一类的游戏也能发现LCD响应时间存在的不足。
需要提醒你的是,我们发现在有些应用中视觉效果和标称时间并不一致。例如白方块测试中EIZO和三星173P的拖尾比其他一些25毫秒的产品还要明显一些,不过滚动屏幕的时候,甚至同16毫秒的产品相比也不逊色。我们分析这很可能是因为视觉效果和测试结果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例如前面提到的CRT余辉这样的情形仅仅看数值是看不出结果的;另一方面不同的产品应用中上升时间、下降时间重要性不同,需要更细致地考虑二者的数值;再者还需要考虑全灰阶响应问题。所以我们觉得,要衡量LCD的响应速度如何,仅仅凭16毫秒、25毫秒这样的标称值是不够的。
总的来说,不同LCD在响应速度上的视觉差异是存在的,但是远没有他们的响应时间标称值的差别那么大。选购产品的时候,如果你并不以游戏、DVD一类的动态应用为主,那么对响应时间也不必要关注。只有在这类应用中,16和12毫秒的高速产品才能表现出优势,而且优势也不一定明显,所以如果为了缩短响应时间你需要大幅度增加预算,你就要慎重考虑了,最好亲自去电脑市场里考察一下,眼见为实嘛。
功能特性
很多LCD可以提供数字DVI和模拟RGB两种接口,你可以让显示卡上的数字接口派上用场。不过要注意的是,有些产品DVI信号电缆不是标配,最好在买的时候打听清楚,必要时就加钱买一根,免得把显示器兴冲冲抱回家才发现没有电缆连不上,还要再往电脑市场跑一趟。
如果你对音质要求不高,使用显示器内置的扬声器可以让你的桌面看上去更简洁。有些显示器还提供了耳机接口,这样在办公室里听音乐也不会被同事怒斥了。考虑到有些电脑没有耳机接口,即便有,你的耳机线是否够长能连到机箱上也是个问题,这个功能还是很有意义的。
U盘、MP3、数字相机……USB设备已经比比皆是。如果你的机箱还没有前置USB接口,一些集成USB集线器的显示器能帮你排忧解难。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USB接口往往只支持USB1.1,不支持高速的USB2.0,而且通常它们的电力供应也不足,不一定能支持耗电大的USB设备——例如移动硬盘。
一些LCD的底座只允许屏幕俯仰调整,而有的则可以垂直旋转90度成肖像模式,在编辑文本、排版或浏览网页的时候这种模式对屏幕的利用率更高。如果底座支持升高降低,以及左右旋转,那么更便于你获得舒服的坐姿,减轻疲劳。
显示器色温设置会影响画面的效果。6500K是与日光对应的色温,画面温暖,也是图形图像处理常用的色温设置。9300K的颜色偏蓝,画面看起来比较清新,很多电视机采用这种色温设置。5000K是印刷行业常用的色温设置,不过颜色偏红。有些LCD没有数值化的色温选择,但是也会提供偏红、偏蓝一类的选项,对于色彩准确性要求高的场合,还是知道具体的色温值为好。微软和惠普推出的sRGB标准已经被数字相机、打印机广泛接受。它也使用6500K白点色温,不过它对色彩准确性要求更严格,还对色彩范围、GAMMA值做出了规定,为此有些显示器在sRGB模式不允许用户调节亮度、对比度以保证色彩准确性。
TCO’03认证是TCO环保认证的最新也是最全面的版本,它涉及人体工程学、辐射、能耗以及生态学等诸多方面,通过认证便意味着显示器在其生产和寿命周期内对自然界释放的各种有害辐射、残留物都低于规定,显示器具备低能耗而且达到了安全标准。你会发现同型号不同颜色LCD有的通过了认证,有的就没有通过,这是因为TCO’03认为边框颜色对观看显示器的舒适度有影响,黑色边框就不符合标准。
很多人恐怕除了按电源开关,很少碰显示器面板上的OSD菜单操作按键。为了帮你打消“按键恐惧症”,一些厂商开发了软件,让你可以通过鼠标就对显示器的亮度、对比度、色彩等方方面面进行调节,软件界面有更多的提示和帮助信息,使用鼠标也很亲切。其实苹果电脑早就如此了。
夜晚环境昏暗,而屏幕很亮的时候,按键标识和机身颜色的反差不足,不容易看清楚,操作起来很不方便。不过有了背光就不怕了,关闭环境灯光看电影的时候也没问题。
[性能指标测试]
10年前《个人电脑》杂志将“评测”这一当时崭新的概念引入中国IT媒体行业,《个人电脑》中国实验室成立后,为了开展CRT、LCD显示器的测试工作,先后斥资近二十万元购置了测试设备,进一步确立了我们在IT媒体评测中的领导地位。
今年的LCD测试,我们首次同国内测试设备最先进的位于上海的3M中国光学产品实验室合作完成,希望借助更科学全面、更先进精确的测试方法,帮你选购出最适合的产品。冒着炎炎酷暑,我们的测试人员和19台LCD显示器一起辗转于京沪两地完成了全部测试项目。3M中国光学产品实验室采用刚刚从法国购置的先进的ELDIM测试系统完成了显示器的视角特性测量。而LCD在正对观察状态下的亮度、对比度等特性的测试则和以往一样由《个人电脑》中国实验室的TOPCON BM-5色度仪完成。
性能指标测试
为了测试亮度和均匀性,我们仍然参照ANSI测试规范,首先调节亮度和对比度设置,让LCD可以显示出足够多的暗部层次和亮部层次。在让LCD获得足够好的明暗层次的前提下,我们将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尽量调高,然后再进行测试。我们将这种测试状态称为ANSI优化模式。
3M中国光学产品实验室的ELDIM EZContrast测试系统。这台设备使用被冷却到零下10度的CCD感光阵列,利用特殊的光学透镜,可以测量出液晶显示器朝水平和垂直方向+/-80度视角范围内任何方向上发光的色度和亮度,结果通过彩色等高图表示,非常直观。本次测试我们使用它进行LCD色彩、对比度随视角变化特性的测试。
亮度测试时,我们让显示器显示全屏白色画面,屏幕上均匀分布的9个测试点的亮度值,它们的平均值就是亮度得分。通常,如果LCD的亮度达到200尼特(nit,或cd/m2),就可以很好地满足各种应用了。参测的部分产品亮度超过了250尼特,不过如果你的使用环境没有很强的环境光线,这样的亮度对你就不一定有用了。实际上在普通灯光环境下,对于文本编辑,上网浏览这样白色背景较多的应用,100-150尼特左右的亮度就足够了(CRT显示器的全屏幕亮度不过100尼特左右),太亮了容易让眼睛疲劳。对于视频、游戏、图像处理一类的应用中,很少出现大面积白色,亮度适当高一些画面感觉会更好。
3M中国光学产品实验室的TOPCON BM-7色度仪可以根据编程设置自动完成多点测试和特定视角测试。
亮度测试9个点中最大亮度和最小亮度之比就是中心亮度不均匀性。这个比值越接近“1”亮度均匀性越好。我们在4个角落和4边中点附近增加了8个测试点,所有17个测试点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作为边缘角落均匀性得分。通常中心区域的亮度不均匀性小于1.2就不错了,1.1以内就非常优秀了。边角处很容易出现变暗的情况,所以得分往往差一些,不过通常只会造成局部影响,只要不是特别严重就可以了。色度不均匀性测试点位置和亮度均匀性相同,通过各点的色度坐标x,y(x和y的值都小于1)的变化范围Δx和Δy经过计算处理得出色度变化的范围。色彩变化中心区域能保持在0.015左右就可以接受,0.010以内已经非常出色了。边角处的色度不均匀性往往更明显一些。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采用的测试点较多,也只是以点带面。有时候屏幕上一些明显的亮点或暗点会刚好被错过。此外有时两个产品得分相同,但是因为亮暗点数目不同或分布方式不同,其视觉效果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所以,我们还采用目视观察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格中的白色画面均匀性就是对亮度和色度不均匀性的仪器测试和目视观察结果的综合。通过测试我们发现,与15英寸产品相比,17英寸LCD的均匀性略逊色一些,这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屏幕尺寸越大,越不容易做均匀。
《个人电脑》实验室的TOPCON BM-5色度仪。本次测试由它完成亮度、均匀性、对比度、色彩饱和度、色彩跟踪测试。
上述均匀性测试都使用白色画面,黑色画面均匀性测试时使用全屏黑色画面。由于液晶材料的漏光,LCD的黑色画面仍然会有一定的亮度(通常在0.5-1尼特左右),而CRT显示器则可以得到真正的全黑屏幕。更糟糕的问题是,受到装配、背光源设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LCD的黑色屏幕(特别是边角处)往往明暗很不均匀。我们使用白色屏幕测试相同的测试点测试量黑色屏幕时的亮度,计算了黑色屏幕不均匀性,亮度不均匀性达到1.5以内就很不错了,而表现不佳的产品可以超过2.0。不过和白色画面均匀性类似的,仪器测试也不全面,而且我们发现遗漏更明显一些,所以我们也进行了目视观察,最终刊登的结果也综合了仪器和目视观察的结果。
通常,LCD边缘总会有些漏光导致边缘发亮,不过让我们惊讶的是纯净界EZ17C2屏幕上看不到任何明显的亮点和暗点,黑色显得非常平均。此外,AOC A471B也表现不错,EIZO L568的客观测试得分虽然一般,可是目视观察四边也没有什么增亮现象,亮暗过渡很平缓。而且由于其黑屏亮度只有0.2-0.3尼特左右,明显低于其他产品,明暗差异不过0.1尼特左右,所以目视观察这点差异很不明显。实际使用的时候这样的亮度很容易湮没在背景光线中从而几乎不会影响视觉效果。
不少LCD在显示全白色画面的时候可以比较准确地达到6500K规定值,但是显示不同深度的灰阶时色彩就会发生漂移,我们称之为色彩跟踪不好。要想达到很好的色彩跟踪,需要在整个灰阶范围内仔细校正显示器红、绿、蓝三色的相对强度。进行色彩跟踪测试的时候我们测量了64-255共7个灰度级的色度值,测试结果在CIE色彩空间上连成一条曲线,曲线的长度越短、越接近6500K标准值越好。
今年的对比度测试和以往有所不同。我们不再使用黑白棋盘格方式测试对比度,而是使用全白屏幕和全黑屏幕的平均亮度之比作为对比度得分,这也是VESA平板显示器测试标准中采用的对比度测试方法。我们选取的测试点同亮度测试一样为9个。实际上对于LCD来说,这两种测试结果的差异非常小,通常还不到5%,主要是因为测试点位置不同受屏幕亮度均匀性的影响造成的。不过对于CRT显示器,这两种方法差异很大,因为全黑屏幕时,CRT的亮度几乎可以低于仪器的测试灵敏度,所以对比度近乎无限大,而黑白棋盘格方式黑色方格被白色方格的杂散光线点亮,整体对比度往往只有200:1。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LCD的对比度普遍较高,不过与CRT的全黑全白对比度相比就相形见拙了。实际上在昏暗灯光下看DVD电影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LCD的黑色屏幕不够暗。令人惊讶的是EIZO L568对比度竟然接近1000:1,其画面反差鲜明,而且黑色屏幕亮度看上去明显要暗一些。另外Samsung 173P、172X也表现不错。
测量色彩饱和度时我们让显示器分别显示红色(R)、绿色(G)、蓝色(B),然后测试屏幕中心点的色度值。在CIE色度空间上R、G、B三点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就是显示器可以显示的全部颜色区域,这一区域的面积与NTSC 1953定义的RGB色彩范围的面积之比就是色彩饱和度得分。sRGB标准定义的色彩范围大约为71%NTSC,这也是目前普通CRT显示器所能达到的水准。我们高兴的看到,超过半数的参测LCD色彩饱和度也达到了这一水准,而其余产品的饱和度也都在60%左右,可以接受。
测试色彩跟踪时,我们让显示器显示不同的灰度级,分别为64、96、128、160、192、224、255(即白色)等7种灰度级。每种灰度我们都会测试屏幕中心的色度值,然后将七个值在CIE色度空间上依次绘制出来,根据它们的分布情况就可以了解色彩变化程度如何。理想情况下,灰度改变应该不会对色度产生影响,实际上远非如此。我们发现,总的来说LCD的色彩跟踪不如CRT显示器,多数参测LCD在灰度变化时色彩会有明显的改变。EIZO L568和Samsung 173P表现较好,毕竟它们是专业级产品。色彩跟踪不好会让灰色呈现出红色、蓝色、绿色,不过我们注意到,尽管有时候两款LCD测试结果在色度空间上分布广度差不多,视觉感受却可能不太一样,这和曲线的走向有关,而且似乎肉眼对灰色偏红和偏蓝的敏感度要比偏绿更高一些。
视角特性主要考察了对比度和色彩变化两个方面。视角特性是典型的两极分化,AOC A471、EIZO L568和Samsung 173P三款产品优势非常明显,它们在60度视角时的对比度仍然达到了140:1—200:1。而其余产品都只有10:1—20:1,基本处于同一档次。另外,这三款产品的色彩随视角的变化也明显比其它产品更小一些。
我们认为目前仅仅采用黑白屏幕切换时间作为衡量LCD响应时间的方法不全面,测试条件成熟时我们会测试LCD的全灰阶响应时间。本次测试我们让测试人员利用滚动屏幕、3D游戏以及专门设计的移动方块测试图案对LCD的响应速度进行了主观体验,无论仪器测试指标怎样,速度够不够快还是由人眼说了算的。同CRT显示器相比,所有LCD的表现都不尽人意,差距很明显。当然,LCD相互之间的差异还是存在的,可是为了观察出来不得不死死盯住移动的画面不放,当测试完成的时候我们所有的参测人员都有些头晕眼花了。所以最终的结论是LCD的响应时间仍然不够快,参测产品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并不明显,例如16和12毫秒之间的差异就很难发现。
图像质量主观评价
按惯例,除了仪器测试我们还进行了主观评价:由评测小组对显示器的实际显示效果进行打分。我们选择了一些典型应用的屏幕截图,包括文本、电子表格、Windows桌面、Windows XP登陆界面等,这代表了大多以办公应用为主的普通用户的使用需求。另外,我们还选择了一些色彩鲜艳,包含丰富明暗层次变化的彩色照片,照片可以考察显示器的色彩表现,层次控制,反映了显示器用于图像处理和视频应用时达到的实际效果。测试时,我们为所有的测试平台统一配备了Matrox Perhilia 128图形卡,它具备出色的模拟和数字信号输出品质。
LCD的办公应用效果得到了评测人员的一致认可。这相当程度上得益于LCD出色的清晰度。一些使用模拟接口的LCD出现了不算严重的拖尾和重影一类的图像瑕疵。另外Benq FP756-12ms的文本锐利程度比其它产品略逊色一些,我们发现它的视频带宽指数只有92%左右,而LCD通常可以达到95%甚至更高,当然还是明显高于CRT显示器的80%的平均水平的。
LCD显示彩色照片的效果也相当不错了,尽管仍并不完美,但是互有短长,有时候很难说哪个更好,所以一些产品的得分比较接近。而EIZO L568和Samsung 173P依然遥遥领先于其他产品,它们的画面色彩饱满纯正,层次分明而且动态很宽,画面反差大、立体感很强,整体效果已经超过了用于对比的SONY CRT显示器。
主观测试的结果刊登在得分卡中。
视角特性:对比度随视角的变化
3M中国光学产品实验室的ELDIM EZContrast测试系统测试了每台显示器视角特性。对比度是衡量视角特性的重要指标,要获得较好的画面效果必须保持较高的对比度。这些测试图反映了对比度随视角的变化情况。测试的时候我们让测试设备对准屏幕中心点。
用不同色彩表示测试出的对比度得分高低,所有的测试结果图都使用统一的色彩比例尺,深蓝色对比度为0,红色对比度为1100:1。
数据点距离中心点的远近程度表明了视角的大小(即视线和屏幕垂线的夹角)。中心点时视线垂直于屏幕,视角为0度,最边缘处视角最大,为80度。图的水平方向对应了水平视角,垂直方向对应于垂直视角,整幅图反映了你从屏幕左侧到右侧,上端到下端,所有位置看到的屏幕上的画面的对比度变化情况。
我们标注了对比度200:1的区域,视角处于这个区域内部时,可以得到足够好的画面视觉效果,这比厂商定义视角范围的时候使用的5:1、10:1要严格得多。这个区域越宽,显示器的视角特性越好。
视角特性:色彩随视角的变化
视角变化时,屏幕上的色彩还会发生变化,这也会对画面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色彩变化也是由3M中国光学产品实验室使用EZContrast系统完成的,仍然选择屏幕中心作为测试点。我们让显示器分别显示白色(W)、红色(R)、绿色(G)、蓝色(B)画面,得到每个色彩随视角的色度变化特性,然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将所有的测试数据绘制到CIE1931色彩空间上。理想情况下,如果色彩不随视角发生变化,那么色彩空间上得到的应该只有四个点,它们分别对应W、R、G、B。但是实际上色彩多少都会有变化,所以每一个点都扩散成了一个区域。如果这个区域比较集中,说明色彩变化比较小,反之扩散了较大的范围,就说明色彩随视角的变化很大。图中,红、绿、蓝色数据分别由相应颜色的点代表,白色数据则由黑色点代表。通过这张图还可以大致看出每种显示器的色彩范围,通常离中心白色最远的数据点是在视角0度时得到的,也就是说视角0度的色彩范围最大。由R、G、B三色点中最靠近外侧的数据点所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就是这款显示器在0度视角时的色彩范围。
LCD“亮”丽的秘密
LCD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除了办公桌上的LCD显示器,还有手机、掌上电脑、MP3、车载DVD……自从液晶显示设备流行以来,亮度一直是性能参数的主角之一,在LCD显示器的带动下,甚至CRT显示器都开始进行增亮“运动”。
实际上,亮度不仅带给我们单纯的明暗感受,还同色彩表现有关系。在不同的明暗度下,同样的色彩带给我们的主观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图1,随显示器亮度的提高(Black→White),我们肉眼对于同样一幅彩色画面的感受也随之变化—只有亮度适中时才能使画面的色彩得到最好的表现,太暗(发黑)或太亮(发白)都会有所损失。对于LCD而言,要获得足够的亮度并不是件易事,这和LCD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图2为穿透式彩色LCD结构图,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部分:LCD背光源和LCD面板。LCD背光源为屏幕提供整体的面光源;LCD面板通过多层结构精确控制光线的透过。然而经过偏光片、滤色片等众多“关卡”的截流,最终从LCD中发射出来被我们看到的光线还不到背光源发出的光线的10%。
为了获得更“亮”的画面,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
增大灯管功率
即增大灯管的驱动电流,这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就像我们自己调节LCD的亮度一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变“亮”,但十分有限,而且会产生副作用:A. 灯光热量增加,损坏背光源内其他光学材料;B. 大大缩短灯管寿命。
增加灯管的数量
相比单纯增大灯管功率,它能够使亮度增加得更多(仍很有限),但多灯管会带来其他一系列的问题:A. 整体厚度的增加;B. 灯管热量大量聚集,损坏其他光学材料;C. 背光源功率消耗成倍增加,这对移动设备是致命的问题。
使用光学增亮膜
增亮膜,又称BEF—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一般厚度在0.1~0.4mm,由3M公司使用申请了专利的微复制技术和多层膜技术生产的光学BEF膜系列产品已经在各种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用增亮膜时,背光源等光学元件只要维持原先的状态,增加薄薄的几层BEF,就可以将LCD的亮度提升到原先的两倍多。因此,各大LCD制造厂家都选择了这个方法来提高亮度。图3为使用和未使用BEF的对比。
为什么薄薄的几层膜能使LCD的亮度增加那么多呢?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增亮原理:
微复制技术—棱镜膜
如图4,棱镜膜依靠其微棱镜结构,将原本的大角度发散光线(图中蓝色箭头表示)向下打回背光源,循环利用,重新汇聚在中间区域(图中红色箭头表示)出射,从而达到增亮的效果。
多层膜技术—多层光学膜
如图5,多层光学膜的总厚度为0.1~0.4mm,其内部复合1000层左右的光学薄膜。它的作用是将原本被下偏光片吸收的S偏振光反射回背光源。这部分S光经过背光源各层材料的消偏振作用后,重新出射,经循环利用,最终以P偏振光出射下偏光片。
有了增亮膜的帮助,可以不增加LCD功率,仅仅极小的厚度增加(<1mm)就让LCD的亮度获得大幅度提升,这些优点使增亮膜成为LCD中的关键组件,成为真正的幕后英雄。
LCD屏幕卫士
CRT时代,防辐射玻璃保护屏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不过液晶显示器本身的有害辐射已经可以忽略不计,让这种保护屏失去了用场。其实并非如此,保护屏对于液晶显示器也有价值,不过它的保护对象改变了,从保护使用者为主,转移到保护显示器本身。在为别人讲解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不自觉地在屏幕上指指点点,这当然有助于听者理解我们的意思,但是对于液晶显示器来说,这很危险,液晶屏幕十分脆弱,背底是薄薄的玻璃,受力大了很容易破裂,而表面的材料又很柔软,很容易被利器划伤,笔尖、指甲等很多东西都会变成凶器。在屏幕前面加一个保护屏,不仅可以保障LCD的安全,它还能起到减少屏幕灰尘、脏污的作用。
人因科技送测的液晶屏幕护目镜是17英寸的型号,经过简单的组装,通过夹具可以固定到液晶显示器的屏幕前。护目镜采用透射率为67%的光学玻璃,对屏幕亮度有一定程度的削弱,好在液晶显示器亮度都很高,这不会带来什么大问题。削弱光线强度的一个好处是可以不降低对比度而让黑色背景亮度降低。而液晶显示器的黑屏幕亮度总是不够暗,在昏暗的环境下看DVD电影的时候效果总是不尽人意。调低屏幕亮度虽然可以降低背景亮度,可是往往会影响屏幕对比度。通过护目镜降低亮度就可以保持画面对比度不受损失。LCD屏幕本身几乎没有反光,如果增加玻璃保护屏会带来明显的反光,为此护目镜表面镀有蓝紫光学镀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反射光线的强度。护目镜使用的是经过强化处理的防爆玻璃,在意外破裂的时候不会伤害使用者。
价格 360元
厂商 北京人因展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 010-82657308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