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少年HTC之烦恼:年仅6岁品牌面临残酷竞赛
2012-06-12 17:22:30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新的英雄时刻在哪里?

英雄时刻——这是个设计界的流行词汇,一般是指一个产品在某个特性上给用户留下强烈的认同和热爱,进而让用户对品牌产生强烈加分。

成功的品牌必须拥有英雄时刻,这一点在手机领域也不例外。当年摔不坏的诺基亚手机;曾经靠安全实时的邮件系统横扫商业人群的黑莓;总能拿各种尺寸和分辨率的屏幕让人惊艳的三星;苹果无敌的拍摄效果和充满未来感但是其实并不是太实用的Siri等等。这些英雄时刻或许只是人们实用产品功能的一小部分,但是,他们却决定了一个产品甚至是一个品牌的价值和个性。

那么HTC这个品牌的特性是什么?它闪现“低调卓越”的英雄时刻在哪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个逐渐清晰的思路。

去年8月,HTC斥资8亿美元收购了高端耳机厂商魔声(beats),很多人表示非常不理解。认为这场收购无非是给HTC手机配个高级耳机而已,这对消费者吸引力有限。但事实上, HTC手机配上beats耳机本身只是个吸引年轻人的品牌跨界,但是由音效而衍生的众多场景化应用很可能是未来吸引用户的重要功能,HTC看中的是手机音乐/音频这一用户需求会越来越重要,而在这个领域,音频技术是需要从芯片到软件再到内容进行很好整合。

通过收购后的深度合作,HTC最新的产品HTC One X已经实现了与beats音效的无缝结合,即使是最普通的铃声应用也已经可以通过beats特殊调教形成超越其他手机铃声的音效。这看似是个小东西,但是当一个用户的铃声效果引来身边很多朋友的称赞时候,这就是HTC一个了不起的“英雄时刻”。

实际上,选择更多用户最容易感受到的点,这样从局部的用户体验入手来强化HTC的品牌特性,已经成了HTC越来越清晰的战略。

在今年年初的巴塞罗那通信展这个堪称智能手机最大的秀场上,各个手机厂商的发布会此起彼伏,四核与镜头像素数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关键词,但如果参加过此次展会一定会对HTC的发布会印象深刻,不仅因为其细腻到在每个记者座椅旁都有一根网线来摆脱会场糟糕的Wi-Fi体验,更因为在周永明介绍新品HTC One 系列产品的时候居然一句没有提及四核与性能参数,虽然One X是一款四核产品,并且拥有相当不错的硬件配置。

实际上,周永明把所有的介绍时间都留给了几项重要功能:逆光拍照、摄像中的同步拍照、音乐在手机与汽车间的无缝连接等等。为什么不选择四核以及性能作为卖点?“整体体验才是未来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科技是为人服务的,现在智能机已经是很大众化的产品,不可能每个消费者都懂科技,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未来的方向定位就是体验。”周永明这样说道。

在周永明看来,未来在智能手机大屏幕、触摸屏这一基本形成标配的大框架下,将会更多的在细节、细微之处的用户体验见功力,而这正是台湾厂商的长处,而曾被称为“细节先生”的周永明更是擅长于此。他特别强调用户体验是一个对企业能力的综合考验。比如HTC One那些在拍照层面的功能都不仅仅是依靠软件和应用就能解决的,背后是HTC又一次的先行一步,其早在2年前就开始开发HTC Image Sense图像处理芯片,用于实现更为丰富和更人性化的拍照体验。

他认为在智能手机的一些关键应用领域进行整合性的用户体验创新是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因为未来的智能手机不是CPU参数的比拼,也不是操作系统版本的较量,而在于真正优秀的用户体验,但这并不是扔给APP开发者们就能解决的问题。目前的趋势是一些原本浮于应用层的用户体验问题,正在逐步下沉到系统层面甚至是处理器层面。

HTC这个思路与移动终端领域的芯片巨头高通非常相似。这家随着智能终端的大爆发而已经拥有千亿市值的芯片巨头,今天也开始不断强调处理器体验而非单纯追求主频,并且未来希望将更多的体验优化和“扩增实境”等新技术下沉到处理器中,以及把节能问题整合到芯片甚至是新形态显示屏上寻求突破等等。可以说,用户体验已经越来越成了一个智能终端领域的竞争关键点,而这种竞争不是UI和软件层面的轻盈博弈,其技术含量和对技术资源的积累正在变得越来越“重”。

从这个意义上看,HTC无论从2年前开始投入研发的图像处理芯片,还是1年前收购beats,都是在抓紧布局和抢占核心应用场景的高地。在这个意义上,HTC的确又悄悄先走了一大步。

由HTC One系列的初步成绩来看,HTC选择的路径是正确的。根据报道,与今年3月相比(HTC One系列4月于全球同步发售),4月HTC智能机销量开始攀升,综合销售额将近10.6亿美元。而根据HTC官方宣布,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有望扭转此前的颓势,营收可达1050亿新台币,约合35.6亿美元,相较第一季度的678亿新台币实现55%的增长。这应该都得益于新产品系列One的入世。

不过,随着One系列的推出以及其在中国市场今年的大规模投入,也体现了HTC对于产品线的反思:HTC过去似乎总是夹在iPhone一机通吃与三星的机海战术之间,没有突出的主打产品。除此之外,由于HTC进入中国较晚,因此产品代号与国外有别,水货与行货与市场并存,因此消费者面对的就是一个相对庞杂的产品线,和叫不上名字的主打产品。而在美国市场率先获得突破的HTC在中国市场渠道表现还不尽如人意,运营商关系等各个方面也不够成熟。

周永明希望这些问题在今年能够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比如此次One系列不仅在全球采用统一的产品名称,并且统一上市,有望使HTC改变以往产品线过于复杂进而影响品牌认知的局面。 “今年对于HTC来说,我们可以更为系统的整合我们的创新、行销,从全球每一个地区到整体定位,整个端到端链条以前是没有到位的,今年都会到位。”周永明说,“中国市场表现会更为明显,我们进入较晚,前面都在建立团队、渠道关系、运营商关系,现在建立完成,要通过产品来发力了。”

客观来看,HTC用6年时间创造出这样一个智能终端领域的世界级品牌,成为跻身interbrand全球百大品牌的唯一一个华人企业,已经是一个奇迹,但是奇迹能否继续延续,这依旧充满了不确定。

在传统行业里,从“少年品牌”走向成熟往往都需要10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而在移动终端领域,HTC必须更快地从“有理想有天赋的少年才俊”成长为“有气质有力量的成年人”。在遭遇了与苹果的专利风波,以及诸多大佬纷纷入场的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中,HTC的心智、气质与个性都需要发生变化。而今天所遭遇的跌宕起伏,是未来一条荣耀的战痕,抑或是个“伤仲永”的转折点,HTC需要给出自己的答案。(文/商业价值)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宏达电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