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年轻人的夏天里,皮肤和太阳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从前极致的防晒不过是阳伞加厚涂安耐晒,现如今,防晒服、脸基尼加墨镜,远远走来如同人形铠,蚊子都找不到地儿下嘴。
纵使闷成桑拿鸡,也要保住一身玉雪冰肌,这是当代年轻人的大决心大毅力。
不过,今年夏天,事情发生了一些奇特的变化——热衷防晒的年轻人,突然脱下防晒衣,开始晒背了。
正面防晒,反面狂晒,年轻人有自己的阴阳调和之术。
公园的草坪上不光能长蘑菇,还能随机长出几个赤裸裸的后背。
如果你也见过大头朝下静静趴在草坪上的年轻人,那么大概率你也已经见过晒背族。
何为晒背?
顾名思义,趁有太阳的时候出门晒晒后背。不是美黑,也不是为了健美,就是爷爷奶奶最爱的养生项目,晒太阳。
公园里、道路旁,随处可见晒背忙。在晒背高峰期的早上八九点钟,好位置还得提前抢——不抓紧点儿,就要被大爷抢光了。
上周末,浙江省温州,1174人一起在沙滩上晒背,还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就连戒色吧老哥都指望着晒背能治疗早泄、巩固肾精。
一夜之间,防晒服仿佛变了用处——从前是全方位无死角的夏日皮肤,现在则卷吧卷吧,推到头顶,能护个脑壳就够。
晒背的年轻人自称“海豹”,像海豹一样,懒洋洋地趴在地上,远看一排光溜溜的背脊,四肢放松,皮肤在炽热的阳光下一点点沁出晶莹的汗珠。
最朴实的晒背人,就这么老老实实趴着。而经历过野奢露营、wild eat一轮轮消费主义洗礼的精致人,已经把晒背发展到下一个level。
打开购物网站,各种晒背专用神器已经准备好开启下一轮户外装备竞赛。
趴着,有专用的晒背可折叠便携垫子。穿着,有完美裸露后背的晒背专用服装。
怕太阳晒到脑袋,还有防风遮光小帐篷,贴心的商家附赠枕头,可以边趴边睡。
仔细一瞧,这些装备都颇为眼熟,这不就是瑜伽服瑜伽垫和露营小帐篷?社交媒体的热度或许还有水分,但网购平台的销量不会撒谎。各种过气产品只要蹭上“晒背”的流量,就能立刻下岗再就业,实现月销上千。
有人听着蓝牙音箱昏昏欲睡,有人在帐篷里继续看书学习,穿衣服的叫“文晒”,不穿衣服的叫“武晒”,黑话越来越多的晒背俨然正在成为下一个户外松弛的花式展示场地。
由于晒背族实在太多,公园都有些不堪重负。《新民晚报》报道,上海各公园里,最近保安多了个新活儿,组成“人肉屏风”,遮挡晒背族的“风光”。
因为据说很多晒背人“衣着暴露”,被来往民众投诉有伤风化,公园管理者一旦劝阻,又会被晒背人反向投诉,于是无奈之下只得出此下策。
这两天,就连在公司天台都能撞见午休晒背的同事,这事儿,是真的火了。
但有趣的是,这一批狂热的晒背粉丝,正好也曾经是防晒的主力军团。
为啥热衷防晒的年轻人突然开始赞美太阳?尤其还是在这个住进空调房都嫌不够的三伏天里?
“冬病就得夏治。”
晒背时长两周半的北京姑娘辛子说,三伏天正是晒背的最佳时机:“广东不是有三伏贴吗?一个道理,体寒就趁夏天赶紧补足了。”
辛子说,小时候军训落下毛病,膝盖里总像盘踞着两团寒气,一到阴雨天就难受,晒背后,寒气大大减退。
“真的有用,就觉得阳气旺起来了,以前总感觉身体很沉,晒了一礼拜就有好起来的感觉。”
这正是大多数晒背人朴实无华的理论依据——向天借阳气,反季养生,是称“天灸”。
在各位过来人口中,晒背就像十全大补剂,只要晒背,就没啥病是治不好的:
首先就是去寒气去湿气。
晒晒太阳,舌苔不厚了,身体不寒了,吃冰的不再拉肚子,胃疼也好转了。脚丫子贼有能量,自打晒背以后,“去年冬天的被窝是我最暖的时候”。
甚至痛经不药而愈,怎么减也减不掉的小肚子,刷刷掉秤。
有人颈椎病晒好了,有人发炎的牙齿消炎了,“感觉眼神都清澈了”。
还有人声称,连HPV都扛不住太阳能量——HPV检测的两项高危指标怎么锻炼都不消失,晒背之后,嘿,阴了。
世上的小毛病,就没有太阳治不好的。如果有,那是想象力的问题,不是太阳的极限。
至于为啥非要大太阳毒辣辣的三伏天晒:良药苦口利于病,越吃了苦头,才越有用。
对于脆皮年轻人来说,晒背的苦刚刚好,躺平不动,忍忍就好。
晒到的是阳光,排出的是焦虑,得到的是热量,消除的是火包儿。
晒背不是健身人的爱好,而是最低限度的户外运动——不需要节食、不需要辛苦锻炼,静静地躺下,冒汗就好。
但当然,任何一个敢于挑衅高温的人,都有可能被太阳重新教育做人。
有人晒好了毛病,也有人晒出了毛病。杭州新闻称,在接近40度的天气,市民钟先生出门晒背不到1小时,后背就被晒伤,出现泛红刺痛等症状。
另一位女士因晒背而中暑,高烧38度,全身发烫,送医后被诊断为“电解质紊乱”。
患有抑郁症的小飞,尝试晒背提升精气神,但发现,除了晒红了皮肤,“屁用不管”。
其实晒背没那么包治百病,很多人都清楚。只不过,继续追捧晒背,多少也有点逆反情绪。
晒背的兴起,恰好和另一个趋势曲线完全吻合——防晒的极端化。
今年前不久,“过度防晒”刚刚冲上过热搜。新闻说,西安一位女士一阵剧烈咳嗽,竟然把肋骨咳断了,到医院一查,原来是缺维生素D引发的骨软化症。
为啥会缺维生素D,据称因为这位女士防晒做得实在太到位。生物课都学过,人体合成维生素D需要晒太阳, 而这位女士常年长袖长裤、防晒霜,最终血检显示维生素D严重匮乏。
在“阳光有害”的宣传下,姑娘们不光担心晒黑,还担心光老化,少见点儿阳光似乎就能晚一点儿衰老,于是眼瞅着,防晒越来越极端化。
从普通防晒霜卷到海边专用安耐晒,再从安耐晒卷到防晒服,最后不是罩袍,胜似罩袍,从头到脚,除了眼睛,没有一点儿能接触阳光。
在商家和博主精心营造的焦虑需求中,防晒卷得吸血鬼都害怕。
然而实际上,我们当然不需要如此严格的防晒。
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紫外线指数等级,1-2级不需要刻意防晒,而室内隔着玻璃和被声称“也有紫外线”的阴天,都在这一范围之内。
从头捂到脚的防晒,与其说是为健康着想,不如说,是在完成一张消费主义精心设置的清单。
装备的密度塑造出一种有效对抗衰老的错觉,仿佛只要如此,就可以不被时光所侵袭。
而当把防晒进行到底,发现身体上的小毛病依旧不断后,隐隐对防晒健康论产生怀疑的年轻人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晒背。
相信阳光具有力量,是再自然而然不过的事情。自古以来,所有文明都曾诞生太阳崇拜。太阳不能包治百病,但在文化的集体潜意识中,它却可以。
古埃及人用不同色泽的玻璃制造不同颜色的阳光,并认为不同颜色的阳光可以治疗疾病。
古希腊人在高山上建造日光浴城,相信阳光能够治疗肺结核病。
历史上,每隔一段时间,“太阳的力量”就要被人类重新发现一次,最近的一次是1920年代,也就是“日光浴”的发祥年代。
从那时起,“晒太阳”就和强健体魄扯上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刚刚结束的维多利亚时期充满了纤细、苍白和病态的审美。
而日光浴就像奔放勃发的彼时所有新鲜事物一样,代表着对身体的重新发现和自由掌控。
1928年,英国《时尚》杂志发表文章称:“以往流行和健康势不两立,而现在它们变得亲密无间。任何充满智慧、追求完美的女性,如果希望能成功地站在社会和流行时尚的前沿,都不会忽略日光浴。”
它畅想,未来是一个“充满日光浴、健康体魄而又营养均衡的新世界”。
阳光是最为廉价也公平的营养品,它平等地普照在每一寸土地,每个人不论贫富,都有机会通过摄取它来改变身体。
也因此,当时许多医生建议以日光浴来改善全民体魄,不少论文讲述了如何利用日光浴促进贫穷家庭的新生儿健康。
给脆弱的新生儿照射强紫外线,这在后世被证实是相当危险的行为。但当时,人们深信不疑。
晒背的可信,正是来自于古老认知的背书。
对“相亲相爱一家人”嗤之以鼻的年轻人,终究走上家人的老路。
当年轻的红利渐渐消失,我们也开始面对“大病”与“没病”之间,那些无法解决的磨人“小病”。
而这些,与其说需要一个疗法,不如说需要一个可以被安慰的信心。
“感觉年轻人生病去医院,只要不是马上就死,那就是‘没啥大事’。”
北漂小金说,选择晒背,因为不想去医院。且不说时间紧张,即便真的抽出时间去医院,也不一定可以妥善解决。
排在前面的老人可以得到长达10分钟的问诊,而小金只来得及说上三句话,就被告知回家静养,同时开了1000多块钱的检查。
“去医院也没用,结果还是自己养着。”小金无奈道,她和同事交流,发现许多年轻人在就医时都遇到了相似的问题。
除了晒背,她还跟风去了新疆吐鲁番的火焰山。
因为网上看到,火焰山很干燥,与“湿人”最相宜,去了就可以拔除湿气。
“你说多有用,好像也没有,痘痘也没有更少一点。但就像买了赎罪券,再喝奶茶,都感觉没那么大罪恶感了。”
晒背与防晒,看似背道而驰,实则殊途同归,都是“保底养生”的一体两面。
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也不需要太多金钱。只要打开手机照做,就能收获健康的安全感。
生活已经如此辛苦,养生当然不要太苦。
不管效果究竟如何,一番卖力的“养生”后,一丝安心总能按下焦虑的苗头:今天晒了太阳,晚上可以晚点睡觉,多吃两块炸鸡。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