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前两天托尼在冲浪的时候,看到了一篇介绍天马最新显示技术的文章。文章里介绍了一款最新发布的 13 寸 OLED 仪表中控屏。
有一说一,这么大的 OLED 屏,还是曲屏,光是看照片就感觉挺震撼的。
但评论区的网友们,貌似对这款屏幕并不感兴趣,反而是对 “ 该不该在车机上用 OLED ” 这个问题讨论得异常起劲。
支持 OLED 屏幕上车的网友认为, OLED 屏幕 “ 暗黑模式下更省电 ” 、技术成熟之后还能降本,甚至还搬出了不用 OLED 显得十几万的车掉价的论调。
而反对的网友认为,车上的屏幕更应该关注使用寿命、触控响应速度、亮度等等更加现实的问题,而不是高色域、高色准、高对比度这些显示的效果。在车上用 OLED 完全是厂商们没活硬整,甚至有 “ 计划报废 ” 的嫌疑。
有意思的是,这已经不是 OLED 屏在车上的第一次亮相了,去年年底发布的 ZEEKR 007 ,车机就用上了一块 15.0 英寸的 OLED 屏幕。
过了这么久也没看到有问题出现,但没想到还是有这么多人不放心让 OLED 上车。
其实不光是车机,但凡是尺寸大一点的设备,只要一提自己用的是 OLED 屏幕,就避免不了被质疑,更夸张一点的甚至会因为上了 OLED 直接被消费者踢出考虑范围。
大部分不信任 OLED 的消费者,担心的点还是那几个—— OLED 的会不会很容易烧屏, OLED 使用寿命会不会很短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已经在智能手机、智能手表上解决了,但是像车机、平板、电视,这些大尺寸的设备上呢?会不会重新出现甚至变得更加严重?
要回答这些问题,还是得回到讲了很多遍的 OLED 显示原理上来。
对电子产品稍微有点了解的差友们应该都有听说过, OLED 最大的特点就是屏幕自己会发光。
这个说法更严谨的版本应该是, OLED 屏幕的发光和色彩显示都是由同一部分完成的——这个部分就是有机发光材料。
通过给不同颜色的有机材料施加电流就能显示不同颜色的光,同时通过的电流越大,亮度也就越高。
这意味着 OLED 可以为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的子像素提供独立的光源,每个子像素都能根据需要调整亮度。
相当于灯泡更小了,不用像 LCD 那样还得靠整块的背光模块,色彩控制当然也更准确。显示黑色也更加容易——哪个像素点要显示黑色,就不给它的有机反光材料加电流,直接 “ 关灯 ” 就好了。
但是这也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其中就有寿命——这些材料在发光的同时,也在逐渐分解老化。除此之外电流流过这些有机材料还会发热,发热会加快材料老化的速度。
大尺寸 OLED 上,这样的情况会更严重。因为像素点更密集,有机材料产生的热量也更集中。再加上,大屏 OLED 的一些应用场景,比如车内,白天大太阳晒完之后环境温度也很高,内外都热的结果就是,大尺寸的 OLED 屏幕就时比小尺寸的更容易老化。
除此之外 OLED 还有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烧屏。这个问题,当初抢先体验还没有成熟的 OLED 屏幕的 “ 幸运儿 ” 理解应该会更深刻。
严格来讲,烧屏也算是 OLED 屏幕寿命短的一种表现。
当屏幕长时间显示同一图像时,参与发光的像素点会持续工作,特别是那些需要显示高亮的像素点,老化的自然就比那些没有发光的像素点更快。
老化之后的有机材料发光效率会下降,带来亮度不够等等问题。
再加上红、绿、蓝三种颜色像素的老化速率可能不一致,尤其是蓝色像素的老化速度更快。这会导致屏幕上常亮的部分色彩平衡失调,出现偏色。
亮度下降和偏色一叠加,肉眼看过去就变成屏幕上留下了 “ 残影 ” 。这些 “ 残影 ” 即使是画面换成别的也不会消失。
这就是所谓的烧屏。所有的 OLED 其实都会有烧屏的风险。
大尺寸 OLED 由于面积更大,用户使用的时候长时间停留在同一个画面的概率更大。而且大部分人的使用习惯都是只会跟屏幕上的一块内容有交互,屏幕越大画面内长时间静止不动的内容也就越多,烧屏的概率也就跟着变大了。
不管是寿命问题还是还是烧屏问题,都是 OLED 的固有问题,在大尺寸设备上用 OLED 只是增大了这些问题出现的概率。
去年年底,一家叫 RTINGS 的网站对所有 OLED 面板材质进行了长达 10 个月的极端测试。结果显示,测试的 OLED 面板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烧屏情况。
种种迹象都表明,在大屏上, OLED 并不是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当然啦,厂商们也不傻子,大家都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也在积极尝试更加适合的解决方案。
概括起来这些改进的方案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努力去减少 OLED 屏幕上有机材料的发热。
这个方向其实已经有落地的产品了,就是最新的 iPad Pro 上的那块双层 OLED 屏幕( Tandem OLED )。它的显示原理,托尼也在之前的文章里跟大家想详细聊过了,忘记了的可以回去复习一下。
粗暴一点理解,双层 OLED 就是用数量换寿命。两层有机材料一起发光的话,同样的亮度下,每一层的需要承担的亮度压力就更小,也就意味着每一层有机材料发热就会更低,就能做到老化得更慢。
但有机材料老化的问题依旧没有彻底解决,双层 OLED 如果长期放在温度偏高的环境下,也会遇到跟 OLED 同样的问题。而且还带来了另一个烦恼——两层 OLED 的老化速度很难保持一致,时间一长显示效果也会下降。
而至于另一个方向就是放弃研究 OLED ,转而使用其他面板材料,比如 Micro LED 。
Micro LED 把发光材料从有机换成了无机,无机材料能用更低的功耗实现更高的亮度,使用寿命也比有机材料更长,相当于直接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
但往往这种这也好那也好的技术,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缺点——贵。率先吃上 Micro LED 的三星,已经给我们打了个样,一台 89 寸 Micro LED 显示器价格都冲 75 万去了。
相比之下,比它更大的 98 寸 LCD 只要两万多。
可想而知要是 Micro LED 用在车机上,这车得卖多贵。
所以现在在大屏上用 OLED 其实也只是一个不得已的暂时方案——想要更好的效果的,但是又不能太贵,就只能牺牲一下使用寿命了。
要我说,平板、电视这些普通消费类电子产品,用 OLED 也就算了,毕竟整体偏娱乐,用使用寿命换更好的显示效果,咬咬牙也能接受。
但是车机这种寿命和可靠性比娱乐更重要的产品,还是稳一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