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好家伙,“业余”网友连夜采购原材料,按照韩国团队论文“手搓超导体”——
居然真的成功了?!
在手搓超导体的第8.5天,大哥成功合成了LK-99晶体,重要的是,可以磁悬浮!
可以看到,当大哥说“磁体靠近”时,样品立了起来:
当“拿走磁体”时,样品又倒下去了:
并且,这样的现象不是偶然,大哥反反复复操作了几次,结果都是如此。
大哥还在推特上表示,观察到的一些反应和华科团队的结果相同:
整体与(华科团队挂在)arxiv上的这篇论文看起来几乎一毛一样。
补充一句,这位大哥身体力行的第一天,就被OpenAI联合创始人Andrej Karpathy点赞围观了。
网友在大哥最新的视频推文底下拍手叫好,喜极而泣:
呜呜呜呜呜呜,它浮起来了!我超爱的!
刷见证历史的网友也很多,毕竟这是他们一周左右的时间里,在线盯完的第一个美国团队复现成果。
业余大哥8.5天“手搓”LK-99
大哥名叫Andrew McCalip,本职是航天公司的研发主管——
任职于马斯克前员工创办的搞“太空工厂”的那一家。
尽管是个“业余爱好者”,但大哥打从第一天听说LK-99的消息,整个人就燃起来了。
正如前文所说,他立马就开始着手策划复现工作,并全程在网上直播。
不过一开始,大哥这边的进展并不顺利,一方面是这事儿短时间内反转反转又反转,给大哥和他的小伙伴们都快整懵了。
另一方面,毕竟是业余选手,等材料也挺费劲(还涉及到一些材料使用合法性的问题)。
他们先是完成了两批黄铅矿Pb2(SO4)O的制备。
然后等啊等啊等,终于在一天前,Andrew订购的Cu3P到货了。大哥团队火速把材料们塞进了925℃的炉子。
在LK-99团队列有6名作者的那篇arXiv论文中提到:合成LK-99的最后一步是混合黄铅矿和Cu3P晶体粉末,封入真空石英管,在925℃下加热5-20小时。
但大哥透露,论文没有规定淬火速率,他们的操作方式是在不同时间拉管,让这些样品经历不同的冷却速率。
石英管当然是碎了不少根,但13个小时后,大哥得到了期待已久的样品,be like:
依托答辩?no,实际上这玩意儿的真容是:
用大哥自己的话说,这些成品都很小,每管只产出一丢丢碎片,并且很闪很金属,跟他想象的有点不一样。
但关键是,它确实显现出了磁悬浮的特性!
有人在评论区质疑,看上去样品立起来的时候,还是有倾斜角度的呀,这不符合迈斯纳效应的情况。
对此,大哥直接用文字表示,样品与磁场是会形成90度角的,只需将磁体在烧杯底部平行放置。
这个结果,跟华中科技大学的复现结果非常类似。
这里帮大家重温一下华科团队最终挂在arXiv上的论文结论:
LK-99的超导转变温度在400K以上,相当于127摄氏度。这意味着LK-99可以在远高于当前室温超导体记录的温度下超导。
已经有网友看到这条消息在疯狂对大哥催更了:
既然抗磁性有了,你什么时候测电阻啊啊啊啊啊!
ps.Andrew大哥也并非唯一个人爱好者复现选手,国内外此类复现仍在继续,比如知乎上就有一位材料学博士,目前的进展是首轮实验失败,在等石英管。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蹲一波。
Nature发文:大家冷静一点啊
其实大家都有留意到,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里,不只是华科,复现成果在全球范围内接二连三出现,相关理论验证也有新的进展。
现在,就是大哥搓出LK-99的同天,Nature也发了篇相关文章,主题是让大家稍微冷静冷静——
《所谓的超导体LK-99在网络风靡一时,但暂未完全复现(Claimed superconductor LK-99 is an online sensation — but replication efforts fall short)》。
文中表示,不少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持续输出观点,觉得这是一场引发全球轰动的“炒作”。
来一起看看Nature的文章究竟说了些什么。
首先,有关“不明超导物体”(Unidentified Superconducting Objects)的相关论文,时不时就会出现在arXiv上,差不多每年都会有至少一个。
而且,这些研究工作常常带着可靠、成功了等标签,噱头十足。
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像今年3月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团队的21?°C高压室温超导,最后被多方证伪。
俗称乌龙或诈胡(doge)。
其次,有凝聚态实验家站出来泼冷水,觉得超导这个事情,不值得引发全球狂欢。
“超导性的进步经常被吹捧,称其对计算机芯片、磁悬浮列车等技术,有重大且实际的潜在影响。”UC戴维斯的凝聚态实验家Inna Vishik就吐槽,“超导技术对基础科技大大有益,这没错;但是它在日常生活中几乎用不到。”
总结一下这位姐的意思,就是哪怕真的证明室温超导了,“也不能保证这种室温超导材料会被实际使用”。
△Inna Vishik
第三,全球团队热火朝天肝了一周,LK-99这种材料确实是被合成了。
但新德里印度国家物理实验室、北航团队,没有观察到超导迹象,而且有伦敦大学学院化学家指出,通过X射线衍射图结果,发现两个团队制造出的材料,和韩国团队的原始材料都有不同;
至于华科团队和本文主人公网友大哥,仅证明了LK-99的抗磁性;
东南大学团队倒是在-163°C(110 K)下测量到LK-99的电阻接近于零,但这个温度远低于韩国团队中的“室温”条件。
下场验证的还有理论派,一些理论研究使用了一种称为密度泛函理论(DFT)的计算技术,来计算LK-99的电子结构。
结果表示,LK-99可能具有有趣的电子特征,在其他材料中,这些特征与铁磁性和超导性等行为有关,但暂时无研究能证实LK-99在室温常压条件下是超导体。
别提韩国团队一作都公开表示论文有缺陷,要求撤稿了……
综上所述,截至目前,没有一项研究为材料中的任何超导性提供直接证据。
But,哪怕众多团队的实验成果都显示,对LK-99的复现只能证实韩国团队论文的部分结论,大伙儿的狂热仍在继续。
一些人开始浑水摸鱼,制作和传播一些蹭热度的虚假视频。
哪怕视频中的样品材料,本来就能表现出类磁性:什么石墨烯啦,钳子啦,甚至还有青蛙(???),都统统用来表达“它们悬浮是因为我做出的LK-99有超导性!”
这样的造假视频引起很多科研人员的不满。
Nature在文章末尾写道,有一天,纽约宾汉姆顿大学的物理学家老埃,打开推特就看到了一个令他眉头紧皱的视频。
视频中,一些小鹅卵石正因为“超导性材料”漂浮着。
老埃愤怒极了:
我就不懂了,怎么会有人相信这种视频啊???
这完全激起了老埃的不满,他果断上传了一段视频,其中的实验样本形状像个叉子(其实它就是个从厨房里拿出来的叉子)。
因为被胶带粘着,叉子正在空中悬浮ing,老埃配文:我在自家车库,用LK-99做了个叉子一样的样本!它浮起来了!
咱就是说,科研人员的回击,主打的就是一个以毒攻毒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