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国庆小长假快要结束了大家都是怎么过的呢?
无论是怎么过有一个“梦魇”总是逃不过的,那就是内急!
比这个更加糟糕的那就是突然想大便!
无论是旅游找不到卫生间,还是家里卫生间暂时腾不出空,憋大便憋急了都是这样的。
平时学习和工作比较忙,大家可能不太在意,其实大便的学问是很大的!
憋大便有什么危害?每天几次算正常?如果不正常了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一说
每天大便几次算正常?
人的粪便是食物在体内经过消化的最终产物,包括食物残渣、大量细菌、脱落的肠上皮细胞、胆色素衍生物等成分。
正常情况下,人排大便的频率为每周 3 次至每日 3 次,粪便量大约 100-200 g/日,含水量 60%-85%,其排出时呈黄褐色圆柱形软便。
正常的排便包括便意和排便 2 个过程。直肠壁受到压力刺激后可产生神经冲动,其上传至大脑皮层就会引起便意。
若条件允许,则发生排便反射,即肛门括约肌松弛,腹压增高,促使粪便排出。
若环境和条件不适宜排便,便意可受到大脑皮层的抑制,即憋大便。
憋大便有什么危害?
很多人上班的时候忙,一放假看剧看到精彩的部分也不及时去卫生间,想着先“憋回去”。
被“憋回去”的大便所含的水分又被肠道重新吸收,导致大便的体积变小,人们的便意就会暂时消失或减轻。
把大便“憋回去”,体积不断减小,然后啥事没有?残酷的现实是,憋大便的危害包括这几个:
便秘:人们若经常憋大便,粪便会在肠内停留过久,因水分过度吸收而变得干硬,引起排便困难,引发便秘。
致癌因素增加:大便憋久了,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被肠道吸收,导致精神不振、头晕乏力、食欲减退,甚至会增加肠道恶性病变的风险。
引发心源性昏厥:如果心血管病患者因憋大便引发便秘排便困难,可能会发生心源性晕厥。
便秘,跟你想的并不一样
很多人偶尔排便略微困难,就认为自己便秘,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医学上的便秘指的是排便次数减少,即每周少于 3 次,粪质干燥坚硬,排便费力。便秘一般是指功能性便秘,即由胃肠道蠕动功能减弱或肠道不协调运动引起的便秘,而胃肠道结构无异常。
便秘的原因主要是这两种:
排便习惯不良:不规律的排便、憋大便、排便时注意力不集中等都会导致便秘。尤其是反复多次憋大便,会导致大便通过肠道的时间延长、排便的次数减少、直肠的感觉功能减退。
不良饮食习惯:摄入的食物过少、食物中缺乏足够的纤维素或者饮水不足,均可导致肠内粪团的量不足以刺激肠道的正常蠕动,肠内容物转运减慢,从而导致便秘。
预防便秘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保证每日摄入膳食纤维 25-35 克,多饮水(每天至少 1.5-2 L),适当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
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饭后的时候最活跃,一般建议便秘患者在晨起或者餐后 2 小时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出现腹泻莫掉以轻心
有的人会说一有大便就憋不住,因为要腹泻!出现腹泻一定要注意,不可轻视。
医学上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 次/日)、粪便量增加(>200 g/日),粪质稀薄(含水量>85%),常伴有排便急迫感等症状。
腹泻根据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急性与慢性,超过 2 个月的属于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起病比较急,病程比较短,大多为食物中毒、肠道感染、药物等所致。
常见的急性感染性腹泻通常有不洁饮食的病史,常常在进食后 24 小时内发病。每日排便次数可达几十次,大多为糊状或水样便,很少有脓血。
慢性腹泻起病比较缓慢,病程也较长,每日排便次数增多,大多为稀便,也可带有黏液或者脓血,可能由慢性感染、吸收不良、肿瘤等引起。
注意,腹泻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
需要及时就诊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遵医嘱,纠正腹泻所致的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综上所述,大便一定要及时解决,尽量不要憋着,同时如果自己的大便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