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男子被鱼刺卡喉 3天后呕血死亡!千万别再喝醋、吞饭了
2021-02-23 15:06:34  出处:科普中国  作者:汪小欢 编辑:朝晖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鱼肉鲜美细腻,可红烧、清蒸、油炸……

很多朋友在享受美味的同时,都有被鱼刺卡住的经历。有人认为这不可怕,用土方法:喝醋、吃饭、往外吐就能解决。

如果你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

男子被鱼刺卡喉 3天后呕血死亡!千万别再喝醋、吞饭了

男子被鱼刺卡喉 3天后呕血死亡!千万别再喝醋、吞饭了

男子被鱼刺卡喉 3天后呕血死亡!千万别再喝醋、吞饭了

这些人们熟知的土方法到底靠不靠谱?如果被鱼刺卡住了,应该怎样处理?最全的科普来了。

卡刺有多危险?

卡鱼刺最常见的位置在人体的口咽部,包括扁桃体、扁桃体周围和舌根浅部。

再往深处,鱼刺还可能会卡到咽喉。此时,如果强行吞饭,则有可能将鱼刺推入食道。

而人体的食道共有四个狭窄的地方,其中鱼刺最容易卡在第一个狭窄处——食道入口处。如若仍强行吞咽,则可能将异物推至第二狭窄处——主动脉弓水平,鱼刺如果较大,就会有穿入主动脉的风险,重者会危及生命。

喝醋、吞饭、抠喉咙,靠不靠谱?

很多人在卡鱼刺后,会选择一些土办法,比如喝醋、吞饭及抠喉咙等,让鱼刺顺着食管吞进去,但这些办法都是不可取的。

不要吞饭

不要尝试用饭团、馒头等食物把鱼刺“带”进胃里,因为它们只会把位置较浅的刺推到更深处。

位置越深,医生就越难找。如果到了食道,可能就需要通过胃镜、食道镜甚至是开胸来取刺了。

喝醋不能软化鱼刺

不少人认为被鱼刺卡住后,喝点醋能使鱼刺软化进入消化道。

但事实却并如此。

如果把鱼刺放在醋中浸泡15min以上是可以达到软化效果的,但在卡刺时喝醋,醋仅仅是穿喉而过,并不能将鱼刺浸泡其中,所以并不能软化鱼刺。

抠喉咙

有些人想通过剧烈的呕吐反应把鱼刺给吐出来。

但别忘鱼刺是尖的,锋利的边缘一旦在催呕的过程中划伤周围的粘膜组织,也是挺危险的。

总之,以上这些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反而可能会把鱼刺带到更深的地方或是刺进更深的组织中,不仅增加了取出鱼刺的难度,还会增加病情的危险性。

如何正确处理?

1、咳嗽

如果鱼刺不太大,可以尝试用力咳嗽。很多情况下,细小的鱼刺是可以跟着气流脱落下来的。

2、尝试自己取

卡在较浅部位的小鱼刺,患者可以尝试对着镜子或者在亲友帮助下在扁桃体、扁桃体周围和舌根浅部寻找鱼刺,找到后可拿镊子取出。

3、刺痛感强烈时,要及时就诊

如果不小心被又大又硬的鱼刺卡住,且有强烈的刺痛感,或者感觉颈部、胸部刺痛明显,应该尽快就医。

医生会根据鱼刺的大小、深浅及部位给予不同的处理方法:

①直接取:能看见、位于较浅位置的鱼刺,医生会尝试先在直视下取;

②喉镜取:如果肉眼不可见,或位置太深,或患者有明显恶心、呕吐感,可考虑借助喉镜来取;

③胃镜或食道镜取:若怀疑异物已经进入食道,可根据具体情况通过胃镜或者食道镜取,这时可能需要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

④开胸手术取:若怀疑异物已经穿出咽部或食道,这时候情况就比较危急,就可能需要胸外科的大夫,进行开胸手术了。

已经咽下去了,还用再去医院吗?

一般能够被咽下去的鱼刺,都是比较小的鱼刺。如果没有异物感或疼痛感,通常是可以放心的。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某些人在卡鱼刺后疼痛感不是很明显,仅仅是喉咙有异物感,便会不予理会。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对身体来说,鱼刺是一种异物,长时间存在会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

卡在食道、气管中长时间不取出来,会引起食道黏膜溃疡,甚至食道穿孔,有很大危害。如果卡在食道的大血管旁,会增加刺伤大血管的可能性,危及生命安全。

不小心吞了其他异物,怎么办?

其实不止鱼刺会卡喉。

枣核、硬币、各种骨头都有可能卡在喉咙里,只不过鱼刺确实是最常见的。

若卡的地方较浅,可先尝试咳嗽,看能否咳出异物;

如果不能咳出异物,就暂停尝试,同时不要试图通过大口吞咽饭团、馒头等,企图将异物吞进肚子里;

尽早去医院,求助专业的帮助;

有时候异物会卡住气管,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此时应及时拨打 120 求救电话,并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进行自救。

男子被鱼刺卡喉 3天后呕血死亡!千万别再喝醋、吞饭了

责任编辑:朝晖文章纠错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鱼刺#科普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