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本文专家: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
近日,广东的朱先生因为腹部疼痛不止,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的肝内居然藏有数百条近两厘米长的小虫子。
医生怀疑是肝吸虫,立即安排病人进行检验,结果显示肝吸虫抗体。
朱先生坦言,平常有吃生鱼片的习惯,之所以感染这种肝吸虫病,可能与该习惯有关。
生鱼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由于生鱼中可能含有较多的寄生虫,特别是淡水鱼,关于是否食用生鱼,曾引起过热烈讨论。
很多人认为,只要生鱼片做好消毒措施,食用时完全不必要担心寄生虫。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今天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做好消毒措施就能放心吃生鱼片了吗?
常见的消毒措施包括芥末、醋、高度酒等,但这些消毒措施很难杀死生鱼片中的寄生虫。
以肝吸虫为例,肝吸虫常寄生在淡水鱼体内,幼虫有保护囊壁,生命力顽强。
虽然肝吸虫病的检查、治疗相对简单,肝吸虫也不会全身跑,只在胆道停留,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慢慢引起肝硬化。
只通过蘸白酒或芥末的方法,并不能把虫卵杀死,甚至无法破坏它们的囊璧。
淡水鱼体内的寄生虫比海鱼多?
其实,海鱼体内的寄生虫不比淡水鱼少,但是由于淡水鱼的生活环境与人体更加接近,使得淡水鱼中的寄生虫更容易在人体中生存。
一方面,淡水鱼生活在15-27℃的淡水中,这一温度与人体更加接近,当寄生虫转移到人体中时,更容易成活生长。
另一方面,淡水鱼体液的渗透压更接近陆地生活的人类体液渗透压,所以淡水鱼体内的寄生虫更容易在人体内存活。
但这并不意味着海鱼就是安全的。经研究检测,包括鲳鱼、沙丁鱼、大头鯹、黄花鱼等在内的22种188条鱼,除黄花鱼外,其他21种均检出异尖线虫,鱼种检出率95.5%。异尖线虫会破坏消化道,并导致人体过敏。
养殖鱼是否比野生鱼更加安全呢?
无论野生鱼类还是家养鱼类,都可能含有寄生虫。研究证明,家养和野生黄鳝中,都可能有颚口线虫。
当人吃了携带颚口线幼虫的鱼类,它会像无头苍蝇在人体内乱撞,严重损害身体健康。
不只是生吃鱼肉容易“惹虫上身”,虾、贝、猪肉等都可能含有寄生虫,肉的种类不同,寄生虫也不尽相同。
几乎所有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可以传染弓形虫,人的传染来源主要来自于这些动物的肉类,如涮羊肉的温度不够或时间过短,都可能会残留寄生虫。
如何预防寄生虫?
寄生虫与细菌感染不同。细菌感染出现的症状是急性的,会出现呕吐、拉肚子等急性症状,反应周期短。
但寄生虫吃进去后,往往一开始并没有症状。寄生虫在人体内要经过产卵、孵化、成长等阶段,整个过程比较漫长,例如肝吸虫的成虫在人体内的存活期可达20-30年。
由于许多寄生虫感染一开始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轻微,难以察觉,等到症状出现时情况一般比较严重,因此,预防寄生虫的最佳方法还是要避免“病从口入”。
因此,在食用肉类或一些水生植物时,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煮熟、煮透,利用高温杀死寄生虫。
2、不喝生水、脏水。
3、养成砧板分类的习惯,使用不同的砧板处理不同食物,特别是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4、有食用生肉或生的水生植物习惯的食客要做好周期检查,一年打虫1-2次。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