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说到轻薄本,相信大多数人对于这类笔记本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初的上网本、超级本(Ultrabook)吧!
其实笔记本轻薄化并不是这两年才被炒起来的,笔记本厂商们早就开始在这方面努力了,只是受限于硬件性能、工艺水平以及技术条件,当时推出的产品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轻薄本那么优秀而已。
依稀还记得钰轩使用过的第一台笔记本,那是一款明基(BenQ)的上网本。对它印象最深的就是机身非常的轻薄、漂亮,还有就是它的那颗英特尔的单核处理器,主频只有1.0GHz,运行的是Windows XP系统。
日常使用,上网、看视频、用个Word什么的体验还不错,但用来玩游戏那真的是不敢恭维。
上网本之后钰轩换上了一台主流的影音本(Y460),性能方面玩一些中小型游戏足够了。此次经历让钰轩对于上网本失去了信心,要性能还是老老实实的用“厚”本吧。
不过,自2011年开始笔记本市场有了一种新的笔记本类型——超极本,在外形上看和上网本差不多,同样的轻薄漂亮,不同的是性能和工艺水平。
平板没能取代笔记本
超极本的概念并没有火多长时间,原因是平板电脑的异军突起,成功的抢了它的风头。无论是早期的iPad、安卓平板还是后来的Windows平板,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超极本概念的推广。
更高的便携性、更酷炫的操作方式、更轻更薄的机身让很多消费者为之着迷。依稀还记得2010-2015年这段时间中平板电脑市场的繁华,大大小小几十个品牌的产品,iPad、五花八门的Android平板、Windows 8平板、双系统平板以及后来的Windows 10平板。
早期的iPad和Android平板的主要功能都是影音娱乐,作为手机功能的一个延伸;Windows平板虽然能够完成一些办公内容但受限于Atom的性能以及Windows系统自身的不足还是无法取代笔记本产品。
有人会说后来的Core M处理器的性能不是已经非常不错了吗?确实,在性能上这各系列的处理器足以满足日常的需求,但它也有高、中、低三个产品,被应用到平板电脑上的往往是低端产品,性能也就比Atom高一点点而已。
而搭载高端Core M处理器的产品售价往往会在3000以上,这个价位相信很多人会选择体验更好一些的iPad吧!用来干活?有多少人会把平板作为主力工具?
平板电脑机身轻薄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最关键的屏幕、主板、电池被塞进那么小巧的机身当中,还要控制厚度保证续航,自然要牺牲掉一些不必要存在的东西,比如种类繁多的接口和键盘。
人们不选择平板电脑取代笔记本产品作为办公主力的原因是它的键盘,这一点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的钰轩最有发言权。
每天要写成千上万字的编辑对于键盘手感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键盘保护套、蓝牙键盘在输入体验上远远达不到我的需求,应急放在腿上打字更是一种痛苦。
其他类的工作者也许不像钰轩这样有着繁重的文字输入工作,但只要你用键盘就会有再也不想使用它的想法。
虽然平板电脑很轻薄,但它牺牲了性能、扩展性、键盘,注定无法取代笔记本。
市场上的轻薄本
虽然平板电脑没有成功的取代轻薄笔记本,但也给笔记本轻薄化带来了契机。作为处理器行业不折不扣的老大英特尔在低压处理器产品研发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应用到平板电脑的Atom、Core M两大系列处理让那些想把笔记本造的更轻薄的厂商们看到了希望。
2015年,苹果推出了其全新的12英寸MacBook,搭载的就是英特尔的Core M处理器,虽然是超低压处理器,Core M的性能还是非常不错的,再加上苹果在系统方面的优化,用户体验相当不错。
当然,12英寸MacBook的性能虽然不错但还远远达不到标准笔记本的程度,4.5w的TDP限制了性能。此外其他的笔记本厂商的产品运行的都是Windows系统,针对硬件的优化都不如苹果,其产品的使用体验可想而知。
于是“U"系列成为了这些PC厂商的首选,不过15W的功耗让厂商们不得不选择为之增加主动散热设备——散热风扇。产品的厚度还能保证吗?
不得不佩服PC厂商在产品设计方面的能力,更轻薄的散热风扇、水冷、相变散热等高效的散热模块成功的镇压住了15W TDP的英特尔低压处理器(后缀为U),于是各种各样轻薄的笔记本产品便涌向了笔记本市场。
例如,华为MateBook X、惠普ENVY 13、惠普Spectre 13、联想YOGA 6 Pro、华硕灵耀360、LG gram等。
以上举的这些个例子,它们的轻薄是真正的轻薄,当然也有一些厂商拿轻薄作为吸引消费者的幌子,等你拿到手之后你就会发现所谓的轻薄并不是那回事。
厂商说轻薄就是真的“轻·薄”?
如今电商渠道已经成为了一个PC厂商不可忽视的销售方式,销售量也在逐年上升。但受限于电商的网络销售模式,消费者无法亲身体验到产品,对于产品印象基本上都停留在厂商做的精美的宣传图上面。这就让有些厂商有了可以利用的漏洞。
虽然市场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厚度低于多少、重量低于多少才是轻薄本,但在消费者心中也应该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小米是近两年才开始做笔记本的,其做这类产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打开一个新的盈利渠道,也可能只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产品线。
不管怎么说,从其推出的产品来看确实迎合了年轻用户的需求,但相比于那些老牌的PC厂商,整体设计和细节处理都不是很到位,只是一味地模仿。想要把产品做得更轻薄,小米Air 13.3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前辈们学习。
拿小米Air 13.3和同样是13.3英寸的惠普ENVY 13对比来看,在机身厚度和重量方面都要优秀很多。虽然看起来0.85mm没有明显的差别,但作为一款电子产品,每缩减1mm都是需要厂商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才能够实现的。
其实ENVY 13也没有达到市面轻薄本的极限,惠普Spectre 13、LG gram、12英寸MacBook、华为MateBook X等产品在这两个方面都要比它们优秀很多。
至于大家最关心的性能,钰轩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日常使用毫无问题,较为繁重的数据处理也能应付,P图、上网、Office、简单游戏都有一个非常不错的体验。、
此外这类笔记本产品更适合那些经常在外出差的用户,轻薄便携、续航时间长这两点就足以满足他们。
↑↑↑惠普Spectre 13笔记本
随着笔记本市场细分化的进一步扩展,游戏本、轻薄本、商务本已经成为了市场的主流,而轻薄本在2017年更是得到了一次飞跃,这个飞跃的起因就是英特尔推出的第八代酷睿低压处理器,全面进入4核时代,性能提升近40%,这在前几年是想都不敢想的。
而一向以挤牙膏闻名的Intel为何会如此激进呢?在钰轩看来AMD的压力不可忽视,另外最近发布的骁龙平台笔记本也或多或少给Intel带来了压力。
笔记本轻薄化是趋势也是未来,2017年不管是游戏本、主流本还是商务本它们发展的主线都是轻薄,最有名气的就是NVIDIA推出的MAX-Q显卡,让GTX1080的独显可以装进一台厚度只有16.9mm,机身重量也只有2.2千克的笔记本中。
2017年笔记本产品的进步有目共睹,性能、轻薄化、设计都得到了一次飞跃。
2018年
时至2017年底,笔记本市场已经经历了近一年的跌跌宕宕,虽然整体的出货量依旧是在下滑,但幅度已经开始放缓,2018年笔记本市场或许会迎来转机。游戏本、轻薄本、商务本三大类产品将成为笔记本市场中主力产品,游戏本自不必多说,游戏市场的火热必然会带动硬件的销售。
轻薄本和商务本这两类产品的界限并不是十分的清晰,在钰轩的理解中轻薄本涵盖了部分商务本,只是商务本中还有部分产品并不轻薄,顾将二者独立出来。
随着消费者对于时尚追求日益加深,笔记本已经不仅仅是一台干活的工具,更是一件装饰,出街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轻薄时尚的笔记本必然是这类消费者的选择。惠普最新推出的Spectre 13便是深受这类用户喜欢的产品。轻、薄、时尚、科技感、酷炫等等形容词都能完美适配。
2018年这类产品将会是轻薄本类产品的主流,它们针对的是那些追求时尚的年轻消费者;对于那些务实的消费者而言,战66、燃7000、潮7000等高性价比的产品是首选,2018年这类产品在机身尺寸上能够再缩减一些的话销量定会再上一层楼。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