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前不久有报道称,今年中国汽车业产能过剩加剧,一些自主品牌甚至高达50%,将会大大削弱盈利。
从目前的新车销售数据上说,总量已经跌到上年同期水平,非常低迷。不过,日系车却并没有受到很大冲击,对此,日经新闻刊文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日经以销量居首的日产为例称,公开的统计资料显示,日产去年在中国赚到了65.9亿元(净利润),但事实是他们的销量并未明显增长,新车关注度也很一般。
日经称,其中的第一要素是早已形成的“压榨”经销商惯例。
由于制造企业相当强势,因此批发价格较高,经销商的毛利润仅有5%左右。换言之,即使卖出一辆售价150万日元的新车,销售方也只能从中获利7万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3803日元)左右。而这一比例在日本是20%,在美国也有7%-8%。
至于为何形成该“潜规则”,缘于10年前日系车招募经销商时,各地“争破头”,大家宁愿“薄利多销”,也希望能争取到“入场券”。
这在很大一方面解释了在中国,各日系车企的市场份额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仍能稳定实现盈利的原因——一款汽车能在市场上卖出多少辆或者卖不出,其实与车企并无直接关系。
除此之外,支撑各车企在华业务盈利的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补贴。而获得补贴的关键就是向中国方面公开和提供技术。
其中,获得回报的形式包括,实施新增投资之际的各种优惠及减税措施以及免除手续费等。当然,这些具体金额并不会公之于众。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