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Uber现象思考 如何实现共赢性博弈?
2015-05-13 11:09:00  出处:IT168   编辑:快科技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作为一种提供叫车服务的软件,Uber2010年诞生于美国,随后进入全球57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过300个城市。Uber所到之处受到乘客的好评,但却冲击了出租车行业和现有的交通管理条例,并且存在监管风险。除在美国本土部分地区遭遇封杀外,Uber还在韩国、印度、法国、西班牙等14个国家遭遇禁令。五一前夕,Uber广州总部被查封。霎时间,Uber现象引发社会各界的舆论与思考。

Uber现象思考 如何实现共赢性博弈?

打车市场需求巨大

以北京为例,从2004到2015年,常住人口从1492万增至2115万人,但从2003年到2012年,出租车数量仅从6.5万辆增至6.6万辆。此后,受道路资源的限制,根据节能减排要求,北京市出租车数量保持在6.6万辆。比较来看,现有出租车数量无法满足常住人口需求,造成打车难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时间。Uber集结社会闲散车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打车压力。

供需逻辑调整价格、进行补贴

出租车的费用按照白天和夜间两个标准严格执行,而Uber等专车服务会按照用车高峰时间段,车辆的充足情况执行费用加倍或者打折策略。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刺激需求和调动司机积极性。此外,Uber不是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进行广告投入,而是通过补贴司机和乘客进行口碑宣传。

Uber司机实际收入水平有限

Uber传达给司机的核心信息是:通过Uber平台可以比别的地方赚得更多。但是,Uber司机没有考虑到汽油、保险和过路费等一些高额成本支出。与此同时,Uber司机的工作时长可能是平时的2-3倍,车辆的磨损费用也未计算在内。此外,鉴于“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先高额补贴后合并慢慢取消补贴的案例,Uber平台对司机和乘客的高额补贴可以持续多久是一个关键问题。

Uber拼车存在的安全隐患

Uber接单影响司机开车的专注力,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可能相当惨重。Uber平台的私家车并不像传统出租车一样,统一使用车载GPS定位系统,而是依赖司机自己的手机定位,无法统一定位监管。Uber在启用私家车司机时并未对司机进行强制的背景调查,无法保证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Uber的行业冲击和政策风险

交管部门向出租车公司发放牌照,市场上已形成既得利益链条;出租车司机为了满足出租公司运营资质,每月上交固定的份子钱。而Uber等专车服务的出现必然抢占出租车行业的市场份额,造成出租车司机和整个出租行业的不满。与此同时,Uber的合法性受到质疑,不断触碰各国的法律红线,并因涉嫌非法运营车辆和不正当竞争在不少国家遭到诉讼。

如何实现共赢性博弈?

互联网是一种连接未来的经济,Uber借助了互联网理念和工具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强大的市场需求下,迎合了大众消费者利益,倒逼传统行业改革和政策更新。面对诸多利益博弈,为了实现共赢,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可以重点把握三点:其一,是否可以转变思路,迎合市场发展需要,针对新业态制定新的监管方案;其二,是否符合弱势群体——乘客和司机的利益,能够为大众谋福利;其三,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势必会颠覆传统利益链条,但从大局上能否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运营效率提升、大众财富增加、居民幸福感增强。与此同时,Uber能否肩负起社会责任,将Uber司机纳入员工管理体系,对其背景信息进行调查和备案;在运营方面,既要保障员工的利益,又要对其行为进行约束和监管。而不是以互联网信息平台为由,规避责任。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软件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