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打车软件冷兵器拼争:的哥聚集地摆摊推广
2013-04-30 07:31:18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好久没看到一款APP应用能引起如此大的市场反应,甚至是相关政府部门的干预,北京市交通委已表态将清理打车软件,济南也酝酿建立统一叫车平台。

而在其他城市,目前尚未被监管的各家打车软件之间的竞争已呈白热化的态势。相比其他移动互联网应用,打车软件天生的“街头”性质,决定了它最早的开拓就类似于街头推销式的短兵相接。

《IT时报》记者走近上海的几处司机云集地,现场目睹打车软件之间的战斗,颇有冷兵器时代的谋略意味。

地形战:在司机聚集地摆摊设点 费劲心思抢占有利位置

地处闸北区的老沪太路运城路交叉口,是一个丁字路口,呈三角地形。路的南边有一家大型餐厅,是出租车司机中午吃饭的一个主要聚集点,路口西北角有一个公用厕所,吃完饭,司机们会进去方便一下。每天约有1000多辆出租车停靠在这里,这里可谓接触出租车司机的黄金要地。

对打车软件来说,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南边的餐厅旁边、西北角的厕所门口,快的、嘀嘀和大黄蜂三家打车软件的人员已各自驻扎,“隔岸相望”。

4月24日中午,记者隔着马路对路口南边“快的”挂起的一面醒目招牌拍摄,立刻被警觉的快的员工看到,一名高大男子大跨步过马路走到记者面前,挡住镜头:“你在拍什么?”

当得知是记者前来采访时,对方的神态才缓和下来:“对不起,我以为是竞争对手呢!”

记者与后来赶来的“快的”商务经理汪旭飞交谈后得知,一个多月前,这里还不只三家打车软件,微打车、摇摇打车以及另几家不知名同行也曾在这里出现,对刚刚装好“快的”软件的司机进行策反。后来,由于“实在没好的位置”等因素,这些人都不见了。

“快的”在这个路口是占有绝对优势地位的。从地形上看他们占据的南面位置,正好是餐厅出入的必经之地,司机吃饭进出必会经过“快的”的摊位。而另外两家,只能一起挤在对面的厕所门口狭窄区域内,视野不佳,也很少有司机会在厕所门口停留很久。

“这就是我们在杭州的经验摸索出来的。打车软件在不同的城市面临不同的环境,有很多方式是不可能通用的,但占据司机聚集的要道,这方法却可全国通行。”汪旭飞介绍,事实上最大的竞争对手嘀嘀打车比“快的”早了半个月进入上海,但对方却没有想到用这一招。

他认为主要是由于嘀嘀在北京起家,采取与当地电调台合作、批量覆盖出租车的方式,但这在上海却行不通。在四大出租车公司抵触的情况下,在上海只有直接接触司机,对方在街头竞争方面棋差一着:“我们在这个地方呆了一个多星期,他们才出现,已经没好的位置了。在沪上其他几个司机聚集地,也是一样情况,先来优势十分明显。”

更重要的是,“快的” 利用那先到一个多星期的优势,还做通了餐厅旁边一家五金店老板的工作,以每月一千多元的费用,使老板同意在自家招牌上挂上“快的”的横幅,城管来了就把摊位往五金店里一撤,可进可退。“晚上我们走了,也把摊位、设备什么的都放在老板店里。”汪旭飞说。相反地,对面的嘀嘀打车没地方挂横幅,只能支起一个带有自家名称的简易太阳伞。

记者与五金店店主王某交谈,他指着在帮“快的”发资料的一个女孩说,这是自己的女儿,从乡下来上海没有工作,“快的”爽快地让她担任了兼职。基于这种交情,其他打车软件的人曾提出给王某三倍价格替代快的的位置,他都没有同意。

记者此后又走访了位于常德路安远路的另一个司机聚集点,发现“快的”在路口南边醒目位置租下了一间几平方米的房间,店招、海报一应俱全,不少司机吃完饭到店里坐下询问、安装。而四处寻找,却没有看到嘀嘀打车的踪影。有几名年轻人在向路人发“大黄蜂”的传单,他们无奈表示没有一个店面,这样游走很容易被城管清理。

人才战:你招兼职人员 我招快销能手

为了快速推进覆盖度,每家打车软件都招收了大量线下人员,但人员质量参差不齐。在“嘀嘀打车”太阳伞下,记者看到一位司机询问相关人员自己如介绍一名同行能有多少奖励,该人员却忙于帮另一司机安装手机软件,一直未予回答。

“大黄蜂”打车软件的工作人员是三名面露稚嫩的男子,他们介绍说自己还在读书,做这份工作纯属兼职。与对面“快的”人员穿着一致的绿色背心相比,他们衣着便装,在大部分时间里,只是互相窃窃私语,并不主动向司机介绍业务。“有的时候看实在没人,他们甚至就打起牌来了。”有个司机介绍。

在“快的”这边,除了两名兼职的女孩,还有两名男性负责人坐镇。其中一名现场主管介绍自己曾是康师傅的销售人员,有一定营销经验。而作为区域负责人,汪旭飞本人会每天来这些点巡视。他表示:“我们招人比较严格,一定要是本科以上学历,而且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现场不能只有兼职人员,要有这样层次的管理人主要负责。”

相对而言,不同打车软件的人员沟通能力确有差别。友联出租的姚师傅向记者表示:“我这三家都去装过软件啊,感觉‘快的’这边好很多,他们对运营商的流量业务也比较了解,会问你用的是什么运营商的号码,然后推荐你去办理合适的业务,先开通了过两天再来安装不迟。如果安装后还有问题,那我隔两天来吃饭时,可以再问他们的。其他家就是拼命叫你装。”

据了解,有一些打车软件以安装率给予线下工作人员提成,因此不少工作人员埋头于安装,忽视后续服务。

粮草战:流量费、推荐费……打车软件能撑多久

让很多司机热情高涨的是,安装软件不仅方便自己接客,软件方还有大量的优惠奖励政策,例如,快的、嘀嘀、大黄蜂都有推荐其他司机奖励20元的措施,前两家还希望司机能推荐车上乘客下载乘客端的程序,推荐成功一个奖励5元钱。

“我认识的一个司机,光是靠推荐,一个月就可以赚800元。”大众司机万师傅告诉记者,“如果你手机里装了三四个打车软件,只要你都在线,每家每个礼拜给你20元,一个月也有几百元收入,而流量费远不用这些。”

在记者采访中,也有司机“得了便宜还卖乖”地问打车软件方人士:“你们给这么多钱,靠什么赚钱?”

这个问题也问出不少业界分析人士的心声。以嘀嘀和快的在上海都覆盖近万辆出租车为例,假如司机们都能保持在线,单月的司机流量补贴支出就高达80万元,再加上推荐补贴,运营方的支出可谓不小。因此外界一直有传,融资金额是嘀嘀打车几分之一的快的资金链已出现问题。

当然所有司机都保持在线是极端状态,“快的”CTO赵冬向记者表示这个值其实是动态的,没有外界预计这么多。对于不少IT博客以同样方式计算打车软件难以为继,他表示:“其实各家都在积极融资了,而且只要站稳了行业第一第二的位置,将来还是有很多收费的渠道可以开拓的。

对此,移动互联网联盟秘书长李易认为,“烧钱”速度飞快的打车软件第一批先行者中,很多将成为炮灰。瞬息万变的事实是,在记者向多名司机了解中,他们表示最初有多达数十款打车软件,目前不少都已经消失。

打车软件冷兵器拼争:的哥聚集地设摊推广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