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2012-03-15 09:30:01  出处:快科技 编辑:zzzp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IVB不用换主板 新老平台混着卖

前言:转眼进入3月,AMD在显卡领域应经抢先在显卡领域发布最新的Radeon HD7000系列显卡;NVIDIA开普勒架构显卡则以频繁的内容曝光而受到网友的强烈关注。而在主板、处理器领域,在刚刚举办的德国Cebit期间,华硕,微星,技嘉,华擎,映泰已经抢先曝光Z77/H77主板,国外以及中国台湾媒体也已经抢先曝光酷睿i7 3770K处理器的基准性能。新一期升级季即将到来。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不足1:IVB不用换主板 新老平台混着卖

如果你在去年的时候刚刚从P55升级至P67,那么你对Intel换接口的做法一定记忆犹新,前后两代产品不兼容的问题,让很多用户黯然不爽。庆幸的是,Intel 7系列主板延续了LGA1155接口,这意味着7系列芯片将完全与6系芯片兼容,让你不再为平台升级而纠结。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6系列芯片组可以支持Ivy Bridge

Intel 7系列芯片组代号为Panther Point,采用了成熟的FDI+DMI总线设计,并且仍将采用LGA1155接口,相同的总线设计和相同的处理器插座成为了两代产品相互兼容的一个基本前提。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更新BIOS,6系列主板即可支持IVB

兼容是相互的,除了Intel 7系列主板可以良好的兼容现有的SNB处理器外,现有的Intel 6系列主板也可以通过升级BIOS来支持未来的Ivy Bridge处理器。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新品上市之后,用户可以选购价格更为实惠的6系列主板,帮助厂商清理6系列芯片库存。而现有的6系列主板用户也可以直接省级Ivy Brige(简称IVB,下同)处理器,减少主板开支。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22nm Ivy Bridge处理器将是2012年最耀眼的明星

悲催指数:★★★★

编辑点评:

兼容是把双刃剑,对用户而言,兼容可以减少升级平台的开始,更加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另一方面,兼容限制了厂商大刀阔斧的去优化产品架构。同时由于AMD在高端市场的不够给力,让Intel放缓了产品更新速度。在兼容的背后,除了原生USB3.0和22nm工艺,我们看不到更多IVB太多惊喜。

标配USB3.0 Intel有点OUT了

不足2:标配USB3.0 Intel有点OUT了

Intel 在最新的7系列主板中将原生提供对USB3.0,原生数量达到了4个。USB3.0接口提供了5Gbps带宽,理论上是USB2.0接口480Mbps接口的10倍。同时USB3.0提供了更大电流的支持,接驳移动硬盘不再需要辅助供电,同时给手机充电也更加快速。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终于不需要第三方芯片了

2010年,USB3.0接口被高端主板首次引入,时隔两年,USB3.0接口已经快速普及。USB3.0移动硬盘,USB3.0光驱,支持前置扩展的USB3.0机箱在数量上和价格上都做了大幅度的调整,不夸张的说,在3000元以上装机区间,USB3.0已经成为标准配置。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基于Z77芯片的技嘉G1.Sniper3主板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Intel "Thunderbolt"(雷电)接口在7系列主板中并未出现

Intel 3月正式发布了Light Peak技术,并定名为"Thunderbolt"(雷电)接口。Thunderbolt连接技术融合了PCI Express数据传输技术和DisplayPort显示技术,其中PCI Express用于数据传输,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任何类型设备扩展;DisplayPort用于显示,能同步传输1080p乃至超高清视频和最多八声道音频。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Thunderbolt"(雷电)接口显然都不够成熟,因此在7系列产品中,我们并没有看到"Thunderbolt"(雷电)接口的身影。

悲情指数:★★★★☆

编辑点评:

Intel是新技术的缔造者,却绝对算不上新技术的有力推广者,这一点我们从USB3.0的推广速度上就已经完全可以了解。USB3.0规格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产物了,并且早在半年前,AMD在A75主板上就原生提供了对USB3.0的支持。不得不说,Intel这次真的OUT了。不过原生USB3.0还是有优势的,首先可以帮助主板厂商降低制造成本,同时进一步推广USB3.0的普及。

支持DirectX11 核显仍不给力

不足3:支持DirectX11 Intel核显仍不给力

说完了主板,我们再来谈谈处理器方面。Ivy Bridge处理器延续了DMI + FDI总线设计,这也让Ivy Bridge可以良好的兼容Sandy Bridge平台。虽然还没有正式发布,但国外媒体和中国台湾媒体已经抢先拿到了酷睿i7 3770K处理器,而在成绩测试之后,我们发现GPU部分才是IvyBridge提升的重点。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Intel Roadmap中关于新一代处理器的介绍(图片源自Intel Roadmap)

酷睿i7 3770K的核芯显卡由HD3000升级为HD4000,增加了处理单元的数量以及众多新特性,包括全面支持微软DirectX 11、第二代快速转码单元、OpenCL、多屏、无线显示技术等等。除此之外,如Intru3D、AVX等技术也完整保留,毫无削减。因此,HD4000 的提升是相当全面的。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酷睿i7 3770K + GTX560Ti 3DMark11测试成绩(图片源自xfastest.com)

酷睿i7 3770K处理器在图形性能方面进一步加强,在3DMark11中P模式下的成绩为5431,仍与主流中高端显卡有着明显的差距。其性能只能够满足高清播放和主流网络游戏的硬件需要,如果用户想要体验大型单机游戏显然还需要购买一块独立显卡。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七成用户为游戏选择装机

事实上,Intel核芯显卡并非定位于游戏用户(这一点Intel自己也很清楚)。核芯显卡的作用在于,借助Lucid Virtu显示切换基础,用户可以根据性能选择合适的视频方案。玩游戏时,可以使用独立显卡;看视频或者办公时选择核芯显卡,在性能与功耗间达到平衡。

核芯显卡的另一优势在于出色的视频编码能力,借助出色的架构和对硬件编码的支持,核芯显卡在视频转码过程中有着更为出色的表现,并且已经超越家用独立显卡。凭借这一点,核芯显卡更能吸引视频用户选购。

悲情指数:★★★☆

编辑点评:

虽然独立显卡仍是高端游戏装机的必选设备,但在总量上,整合平台依旧占有半壁江山(甚至超过)。凭借不断的努力,Intel核芯显卡正表现出来更为出色的性能。而面对老对手AMD,受限于显卡研发技术(AMD 收购ATi),核芯显卡仍在性能上与APU存在细微的差距。不过两者在产品定位了和销售理念上有着本质的产品,Intel注重节能以及视频编码,AMD则定位入门游戏用户;定位的不同让两个平台尽量的减少了冲突区间。

升级22nm IVB超频或受影响

不足4:升级22nm IVB超频或受影响

作为摩尔定律的创造者,Intel一直严格遵循着晶体管每个18个月数量翻一番的,性能提升一倍的定律。在2010年,Intel率先展示了采用32nm工艺制造的酷睿i3 530处理器。在“18个月”后,Intel 22nm制造工艺如期而至。

Ivy Bridge处理器采用了22nm制造工艺,并且采用了全新的3D晶体管制造。由此带来了相同性能下功耗的大幅下降,3770K的TDP仅为77W,而2600K则为 95W。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SuperPI 16M(单线程)测试,3分51秒395毫秒(图片源自xfastest.com)

更为先进的制造工艺,让Intel Ivy Bridge拥有更为强劲的性能。根据测试表明Ivy Bridge相对于Sandy Bridge同频性能能够提升10%左右。其次,Ivy Bridge带来了更加强悍的内存控制器,现在的内存频率对于Ivy Bridge来说都将会是浮云,未来超频玩家将会在Ivy Bridge平台上以DDR3-2800MHz的内存频率起跳。最后,Ivy Bridge带来了拥有更高带宽的PCI-E 3.0规范,对于多路交火玩家来说将会避免带宽瓶颈的发生。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CINEBENCH R11.5测试多核成绩7.43pts,单核1.65pts(图片源自xfastest.com)

22nm带来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有不同声音。就用用户担心,CPU的温度与核心与顶盖的接触面积息息相关,制造工艺的提升将会缩小CPU的核心面积,这也就缩小了CPU核心与顶盖之间的接触面积,CPU温度控制反而不如现在的SNB了。

不过目前关于Ivy Bridge处理器依旧处于高度保密状态,正式版产品在超频性能方面仍然处于一个迷。不过根据透露出来的测试成绩,酷睿i7 3770K相比酷睿i7 2600K处理器的基准性能提升在10%左右。

悲情指数:★★★

编辑点评:

作为新一代平台,Ivy Bridge平台比酷睿i7 2600K的性能提升仅有10%,这还包括主频0.1G的主频差距。这意味着,酷睿i7 2600K处理器没有升级酷睿i7 3770K的必要,同时随着酷睿i7 2600k价格的调整,SNB平台无疑拥有更为出色的性价比优势。在这种情况下,Intel只有调整产品结构(SNB停产)才能推动Ivy Bridge的销售速度。

结语:IVB升级采购指导

SNB-E入门逢自家劲敌

虽然Ivy Bridge离我们的期待有着诸多不足,但凭借新产品,新规格,以及Intel成熟的产品营销策略,Intel Ivy Bridge平台取代SNB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保留兼容性的目的,也无非就是帮助主板厂商减少库存压力,同时延长平台生命周期。

在IVB上市之后,SNB会通过降价,缺货的形式逐步推出市场。相对尴尬的是,酷睿i7 3820处理器在性能弱于酷睿i7 3770K处理器,不具备超频特性,同时整机功耗也要高于酷睿i7 3770Kd的情况下,显得比较尴尬。SNB-E 迎来自家劲敌,也唯有借助酷睿i7 3930K和3960X垄断发烧级市场。

吐槽Ivy Bridge:因为它有四大不足
H61仍在入门市场得以保留

H61仍是入门主打,想说再见太难

Ivy Bridge升级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场领域,除了前期已经停货的H67/P67产品外,Z68主板也将逐步退出市场。而在低端领域,H61则会一直留在市场上,直到2013年第一季度Lynx Point(与Haswell搭配的8系主板)推出才会宣布退休。

AMD FM2 APU值得期待

在2012年第二季度同样值得期待的是AMD FM2平台。在上市一周年直接,Llano APU凭借出色的性能,以3000万片的销售业绩收尾。而在破釜沉舟之后,AMD APU能否借助FM2平台在整合市场,再掀波澜,值得我们拭目以待。(FM2与FM1完全不兼容,这一点可能给主板厂商造成比较沉重的打击。)

Ivy Bridge值不值得升级?

如果你已经拥有X58,Z68,或者P55平台,那么你完全没有必要升级,更新平台所花费的开支,远没有更新显卡,固态硬盘来得实际,有效果。如果你是LGA 775或者AMD平台的用户,那么升级Ivy Bridge将是最直接的升级方式。当然如果想要升级,还要观看产品价格,在合理的时机选购,无疑可以帮助用户节省钱袋子。(文/ZOL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Intel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