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2004-03-04 10:26:00  出处:快科技 作者:驱动之家评测室 编辑: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2月2日Intel发布了最新的Pentium 4内核Prescott,也就是以前传言的Pentium 5,据说无论从生产工艺上还是技术架构上都作了极大的改进,而且第一代LGA775封装Socket-T接口的CPU也将使用Prescott核心。但令人奇怪的是这么重要的一款产品,发布时却相当低调,更别说像Intel发布Pentium 4时全球投下数亿美元的广告费了,给人一种“打枪的不要,悄悄的进村”的感觉。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Prescott产品发布表

而且现在从Prescott实际测试结果来看,它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很多方面甚至比不上上一代的Northwoood核心,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了Prescott的目前成绩不理想呢?是不是这种原因造成了Prescott发布的低调呢?而且我们知道早在Intel发布I865/875的时候就言明支持将来的Prescott核心CPU,但实事并没有这么理想,这又是为什么?在下文中我们将试图从技术角度阐述这些原因,并尽量用浅显的语言向大家解释Prescott为什么?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Prescott官方白皮书中提到的技术规范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Prescott处理器正面

    要了解Prescott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还要追根溯源从它的工艺改进,技术提高一点点讲起。

Prescott已经是第三代Pentium 4核心,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提升,就是它使用了7层铜互连技术0.09微米工艺制程进行制造。内部集成晶体管数也达到了1亿2500万个。这个数目比Northwood核心的 Pentium 4翻了一倍还多。而核心面积却由Northwood核心的131平方毫米缩小到125平方毫米,巨大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英特尔展示Prescott的晶元

制作工艺的改进带来的直接好处是:更低的工作电压,更小的功耗,而且因为核心面积的降低,同一晶元上可以制造出的核心增多,理论上Prescott的制造成本也应该更低一些。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Prescott的背面

那么这些理论好处,Prescott实现了多少呢?首先,Prescott的工作电压的确是降低了,为1.25伏,但因此也带了主板适用性的问题,这点我们后文将详述。但在第二点上,工艺的改进,电压的降低,并没有降低Prescott的功耗,或者说Prescott的功耗太大,完全将工艺改进降低的功耗湮没了。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新设计的Prescott专用散热器

Prescott的功耗起码在89W以上,这是一个让人不舒服的消息,为此Intel专门为Prescott推出了新设计的散热器,照这个速度下去,难不成将来我们真要考虑液冷?而且设想一下,一个CPU就要占用一台电脑三分之一还要多的功耗,实在有些过分了。巨大的功耗,是Prescott引起非议的原因之一。第三点,Prescott的制造成本确实低了,这从目前Prescott的官方售价就可以看出来,它和Northwood核心Pentium 4的售价基本是一致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有益好消息,直接降低了我们的消费门槛。

除了使用0.09微米工艺,采用Low K CDO技术代替Northwood 所用Low K SIOF技术的7层铜互连技术,Intel还引入应变硅晶(Strained silicon)。应变硅晶属于一种超薄的氧化物,以前Intel处理器全部采用普通矽晶,在连接下面矽锗层的时候,需要非常精密的工艺才可以对接整齐。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但在Prescott处理器中,Intel的工程师在矽元素中加入了一种原子疏松结构的物质,使矽可以自然伸展,自动与下层对接,而且原子排列的可以更加有序。可以让电流通过稀疏的原子格时遇到的阻抗大大下降,通过更迅速。Intel宣称利用这种技术只需将矽原子拉长1%,就可以提高10—20%的电流速度,而成本只增加了2%。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Prescott的工艺改进

所有的这些工艺改进:0.09微米工艺制程、7层铜互连技术、应变硅晶为未来新的Prescott处理器产品提供了极大的频率上升空间,而频率提升恰恰正是Prescott核心展现自己实力的必要前提。目前估计Prescott的频率能轻松达到4GHz以上,而Intel宣称达到5GHz也没问题。

    缓存对于CPU的性能是很重要的,Intel也把缓存容量作为区分Pentium 4和赛扬的标准。这次Intel将Prescott的缓存加倍,与其前辈Northwood相比,Prescott核心的L1缓存从8KB增加到了16KB,L2缓存从512KB增加到1MB,工艺的改进使Prescott的SRAM单元的体积缩小到只有Northwood的43%,也为缓存增加提供了物理制程前提。之前的Pentium 4,虽然其L1缓存的延迟很低,但8KB的容量一直是其最大的硬伤,和Athlon XP相比相差很远,大大影响了CPU的性能,也是起初同频Pentium 4不如标称相同RP值的Athlon XP的最大原因之一。而今Prescott终于做了升级,L1缓存增加到16KB。这样,可以提供更有效的缓存数据流,更好的适应核心频率的增加。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三代Pentium 4的缓存比较

另一方面,在主流平台上,Intel史无前例的将L2缓存提升到了1MB,也是一大进步。众所周知,二级缓存越大,商用性能越好,机器的性能越好。在结构方面Prescott采用8路联合(8-way associative)方式运作,L2缓存每线为128字节,并分成 2个等量的64字节,L2缓存的时钟频率与核心相同,与核心数据连接的宽度为256字节,和Northwood几乎完全一样。此外,Intel在Prescott中还预留了三级缓存接口以备未来之需。(兴许未来会看到新一代的P4XE哦)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Prescontt内核示意图

从上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翻倍的一级和二级缓存理应带来很高的性能提升,也让人对Prescott的效能报了很大得期许,但目前从实际测试来看,缓存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性能的飞跃式进步,甚至在很多项目上还不如Northwood,正是这种不理想的测试成绩引来了对Prescott的议论纷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Prescott在CPU-Z中的检测信息

问题就在于内存子系统和缓存之间延迟。很多测试中都使用了CacheBurst 32、Cachemem或ScienceMark来验证Prescott缓存的速度,结果证明L1缓存延迟增加了不少,L2缓存延迟甚至比Northwood慢了40%以上。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固然Prescott的L1和L2缓存都翻了一倍,但缓存延迟的大幅增加相当程度(还有其它因素)上抵消了其带来的好处,导致在目前频率下的测试成绩不理想。对Intel来说,要抵消增大缓存同时带来的延迟增加的副作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快速增加处理器主频,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延迟增加的副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大缓存的作用。换句话来说,就是高频的Prescott才能真正发挥新核心的威力,这倒和Pentium 4刚刚出道时拼不过同门的同频PentiumIII很类似,当频率提升后,Pentium 4的威力才慢慢发挥。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

    Pentium 4的设计理念区别于PentiumIII和Athlon XP的一个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其超长的流水线设计,Intel称为NetBurst架构。其根本出发点就是通过提升核心时钟频率来提高处理器的性能,为此将流水线长度大大增加。什么是流水线呢?我们可以将其与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做类比,比如彩电流水线。它是把每一步需要完成的任务加以分解,称为级。所有的CPU运算操作都是由这些级组成的。设计流水线,也就是分解设计这些级,可以设计的短一些比如20级,也可以长一些比如30级。30级流水线和20级相比就是任务分解的更细了,但最终运算结果两者都是一样的。显而易见,30级流水线每级的任务要简单一些,所需的晶体管或门电路也就要少,每级完成任务的用时也相应降低。对CPU设计来说,流水线中每级的速度越快,CPU的频率上限就越高,这就是Pentium 4可以轻易提升频率的原因。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所以我们看到Pentium III的流水线为10级,它的频率没有超过1.5GHz,Pentium 4中Northwood核心的流水线为20级,它可以达到3 GHz以上的频率。于是在Prescott身上,Intel更上一层楼,采用了增强NetBurst架构,使用超长流水线设计,将流水线一举增加到31级,更有人认为Intel实际上是增加到了35-36级。这样预计Prescott的频率可以达到5GHz以上。

凡事有利也有弊,超长的流水线和正常的流水线相比,一个大弊端就是:很难保证流水线中所有的级都是满负荷工作的,也就是说超长的流水线的工作效率要低下一些,这也是最初Pentium 4不如同频PentiumIII的主要原因之一。同Northwood核心相比,Prescott的流水线长度又增加了50%,必然进一步造成效率的损失,会消耗掉其它方面改进得来的提升。所以改进的超长流水线,只是为了将来 Prescott频率的提升做准备,我们就把它理解为Intel对“一切为了明天”的具体阐述吧。

不仅如此,超长流水线还会带来其他一系列问题。当核心频率越高时,越容易出现缓存没有数据供给处理器处理的情况,这无疑是以浪费核心时钟周期为代价的。而且,目前系统架构中的内存子系统速度与处理器的速度相比是非常慢的,基于NetBurst架构处理器中的ALU算术单元更是以处理器时钟的两倍频率运行,因此处理器需要浪费很多时间来等新数据的到来。

更麻烦的是超长流水线在出现分支预测错误时会造成更多的损失。所谓分支预测,我们知道普通程序运算时的程序指令通常都包含各类型的条件选择和分支语句,通过具体的验证条件决定程序执行路线。但CPU的执行单元有些不同,它为了节省在验证语句处消耗的等待时间,必须通过一项特殊的预测机制,估计程序可能会选择的线路直接执行,然后在后面进行验证。如果预测正确当然万事大吉继续往下执行,但如果发现之前的预测错误,那么就必须返回原地重新开始,之前的指令就会被作废。因此,流水线越长,出现分支预测错误的机会就越多,如果预测错误,很多在管线内的指令会被清掉,重新填满流水线的时间也就越多。毫无疑问这将花费更多的时间,整体性能也会严重下降。

到此,我们好像看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循环:一方面超长流水线会带来种种弊端,降低CPU工作效能,另一方面Intel却在拼命的增长流水线的长度,在最新的Prescontt中将流水线长度又增加了50%。那么Intel是何苦呢?其实想想也不难理解,超长流水线固然会带来效率低下等弊端,但它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简单、迅速的提升CPU频率,而Intel认为高频带来的性能提升不仅完全可以弥补超长流水线带来的弊端,还可以大大提升CPU的总体性能,后劲更大。Intel的这种设计思路已经在之前Pentium 4体系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并且到目前为止这种做法被证明是成功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商业上),所以Intel在Prescontt身上故技重施就一点不奇怪了。更何况Intel对于分支预测也进行了种种改进,进一步降低超长流水线对性能的消耗。

从Pentium 4开始,Intel就开发了一套基于NetBurst架构很有成效地分支预测算法,到Prescott它的分支预测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一方面增大分支目标缓存(简称BTB)来提高命中率,另一方面进一步改进了分支预测算法,最后是依靠更大的指令追踪缓存来减少分支预测带来的损失。

在NetBurst架构中,分支目标缓存主要是用来存放分支预测单元的目标信息,同时还承担着指令编译、二级缓存资源分配等处理任务。这次在Prescott的16KB一级缓存中就分配了4KB缓存来进行分支预测。而CPU的分支预测缓存越大,储存的数据量就越大,提供的信息也就越多,分值预测的准确率也就越高。和Northwood核心相比,Prescott的分支目标缓存仍是2组4路设计,但其存储字长比Northwood的高了一倍,达到了64位,大大提高了分支预测的准确度。

在分支预测算法方面,先前的Northwood核心采用后分支预测,即不是所有的向后分支都需要被执行,只要结果不出现错误,预测就不必执行。Prescott核心改进了分支预测统计算法,借判断分支目标和实际分支指令之间的差距,来决定是否要实现分支操作。由此提高了静态分支预测能力。对动态分支预测Prescott也同样进行了改进。此外还有一种间接分支预测,首先被应用到Pentium M处理器中,并已经证明是相当高效的,这次也被移植到了Prescott中。

经过上述努力,和Northwood相比,Prescott对分支预测进行的改进让错误预测减少了12%,这将会大大降低因为重新充满管线所带来的延迟。但减少固然是减少了,并不意味着分支预测错误不会再出现,为了在出错后,尽量减少损失Intel在Prescott上更是增大了指令追踪缓存。

对于普通处理器,当分支预测出错后,必须将整条流线清空,然后从错误处重新开始执行,这对于Pentium 4这种超长流水线的CPU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指令追踪缓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存放的都是CPU已经执行过了的指令,当分支预测出错时,可以根据这些存放的已经执行过了的指令尽快回到出错前的断点。在指令存放方式上采用的是先进先出的方式,指令追踪缓存存放若干条已经执行过的指令,当指令条数超过存储空间后,就将最先进入指令追踪缓存的指令清除。当分支预测出错时,执行单元将直接回溯到出错处开始执行,从而大大避免了将整条流水线清空的几率。具体量化Prescott的改进就是:Northwood核心可以对2048个地址进行追踪,而Prescott可以对4096个地址进行追踪。

    [改进的内存寻址机制]

Prescott也对内存寻址机制作了改进。内存延迟对性能的影响大,CPU等待数据的时间越短,性能越好。这个改进可以缓解因为缓存没有处理器数据而引发延迟的问题。CPU寻址时,必须要进行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的转换,这个转换依靠的就是两者之间的影射。这个影射关系信息就存放在TLB(索引转换缓冲),这个TLB是通过最近的主要内存数据从哪里读取,以及这些数据的读取频率的经验,来存放影射关系。如果映射失败,CPU寻址就必须将所有的物理内存从头到尾搜索一遍,这将消耗大量的CPU周期。所以如果能提高TLB的映射信息存放准确率也就能提高CPU性能。所以Intel又对Prescott的TLB作了改进,将目前Northwood的TLB的64个入口,提高到了Prescott的TLB的128个,很明显,这样CPU寻址的准确性将进一步提高,可以缓解因为缓存没有处理器数据而引发延迟的问题,从而提高CPU性能。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Prescott核心架构

[最新版的双手互搏----改进的超线程]

Hyper-Threading 技术也是Intel的法宝之一,在理想的多任务环境下可以提高CPU的性能25%左右。这次Intel也没有放弃在Prescott身上继续改进这项技术。不过到目前为此Intel仍没有透露第二代超线程技术与前一代相比有那些改进之处,只是宣称第二代超线程技术可以更充分利用硬件资源,多任务下性能表现更为出色。此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Northwood内核每个线程可以处理63个微操作,两个线程只支持到126个微操作,而最新的Prescott内核则可以同时处理252个微操作。

再从预取机制上来看,Northwood内核中每个时钟周期只能预取3条指令,向流水线传送的指令数也是3个,但实际情况下,每条线程在每个时钟周期都会占据1.5~2条指令,因此在启用双线程时,如果每条线程需要占据2条指令时,3条指令就不够分配,会发生一条线程满载,一条线程吃不饱的情况,不能完全发挥超线程性能。而在Prescott中,预取指令数增加到4个,恰好可以同时满足两条线程满负荷时对指令的需求。

第三,为能让Prescott更好的对线程以及逻辑处理器进行任务调配,更好地给两个逻辑处理器分配L1缓存,Intel还加入了两个SSE3同步指令:MONITOR 和MWAIT。MONITOR会在内存中建立一个区域,然后CPU会监视其中的信号;而MWAIT则告诉CPU可以临时挂起处理器、线程或者逻辑处理器。对超线程程序有很大的帮助,但现在的问题是:要支持这两个新命令,软件必须被重新改写,加入对其的支持。所以对于现有程序来说,这些指令还是镜中花、水中月,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MMX的最新继承者--- 目前缺少支持的SSE3]

从MMX到SSE 再到SSE2,Intel开创了一个多媒体指令集的快速发展道路。所谓指令集就是对一些常用的指令集合用一套快速的计算方法以硬件集体管的形式直接设计在CPU内部,硬件集体管的直接运算,当然要比常规的多道指令运算要快的多。Prescott核心的另一重大改进是就是包含了新的SIMD指令集。起初它被称为PNI(Prescott新指令),正式发布Prescott时它自然也有了一个新的,更显耀的称呼—SSE3。Prescott核心中的SSE3分为五个应用层,共包括13条指令集包。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SSE3的新指令集

第一层“数据传输命令”,只有一条指令:FISTTP,它有利于x87的浮点转换成整数,并可以大大提高优化的效率。

第二层“数据处理命令”,共五条,分别是ADDSUBPS,ADDSUBPD,MOVSHDUP,MOVSLDUP,MOVDDUP。增强了复数的运算,主要用来简化复杂数据的处理过程,适应未来数据处理流量将会越来越大的情况。

第三层“特殊处理命令”,只有一条:LDDQU。用于视频解码,用来提高处理器对处理媒体数据结果的精确性。

第四层 “优化命令”,共四条指令,分别是HADDPS,HSUBPS,HADDPD,HSUBPD,针对单指令多数据流进行优化,主要偏重于处理3D图形,这对游戏爱好者是一个福音。

第五层“超线程性能增强”,有两条针对线程处理的指令:MONITOR, MWAIT,我们在前文已经解释过了。

比照SEE2的效能,我们可以乐观的估计,SSE3对CPU性能,尤其是在专门针对SSE3优化的软件和图像插件中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这一点也肯定会在将来的测试软件中表现出来。但眼前的问题是,有马没有鞍,尽管Intel在去年夏天就为软件开发者公布了SSE3指令指南,但目前基本还没有软件支持这些新指令,对用户来说这些SSE3指令还都是空中楼阁看得见,摸不着。不过这一点倒没有被苛刻媒体或用户批评,因为大家都明白以Intel的影响力,出现大量支持SSE3的软件是早晚的事,我们倒不必为此担心,此外C++ 8.0编译器已经支持SSE3,开发工具支持SSE3更意味着SSE3软件将大量涌现。

    Intel从PentiumII开始在升级兼容性上做的就不太好,为了种种因素不停的更换CPU接口规格。好在这一次Intel在发布I865/875时就宣称支持将来的Prescott核心,让人宽慰不少。现在Prescott核心已经推出了,Intel是否兑现了它的诺言了呢,我们现在的主板是否可以直接支持Prescott呢?现实是:要上Prescott,不仅要芯片支持(目前I848/865/875系列、PT880等芯片组均能够支持Prescott处理器),也要主板制造商们的主板符合Intel的两大规范。

第一:电压调节模块—VRM(Voltage Regulator Module)

VRM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对主板上直流—>直流(简称DC—>DC)转换电路的控制来为CPU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同时也对电脑启动时电压的变化情况和时序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VRM标准制定的电源电路能够满足不同CPU的要求。这个VRM标准是Intel专门为自家CPU所制定的电压标准,CPU管脚定义也属于VRM标准的范围。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Prescott管脚定义

VRM电源规范基本上是随着Intel处理器的发展而发展的,早期PII—PIII遵循VRM8.1—8.4电源规范,Tualatin核心的PIII及赛扬则开始遵循VRM8.5标准,Intel在推出Willamette、NorthWood核心Pentium 4时引入了VRM9.0标准,而Prescott则需要VRM10.0标准来支持,或者说需要VRD10.0标准来支持,因为Intel已经把新版VRM更名为VRD(Voltage Regulator Down)。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VRD10.0规范的电子文档

具体支持:

VRM9.0版本是针对Pentium 4制定的,它要求主板能够最大输出70A的电流,电压调节范围为1.10—1.85V,调节精度为25mv。

VRD10.0规范中,要求主板能够提供的电压调节范围为0.8375—1.6V之间,由于Prescott处理器采用更先进的0.09微米制造工艺,所以工作电压有所下降。而电压调节精度则提升到12.5mV的水准。目前的I865/875都支持这个VRD10.0规范,所以在电压支持上都不成问题。这里我要说一句题外话,从电压支持范围我们可以看出来VRD10.0已经不支持Willamette核心的处理器了,但通过 “多相位转换芯片”等手段仍然可以让I865/875主板兼容Willamette核心的处理器。所以也许我们以后也会看到支持Prescott的845主板,当然前提是有商业利益可图(目前理论上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使845支持Prescott)。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在电压标准方面现在的I865/875主板对Prescott的支持都没有问题。

第二:电源控制模块—FMB(Flexible Motherboard)

这是Intel针对不同的CPU制定的电流标准,它也是和CPU和VRD同步发展的。针对Prescott核心,Intel目前制定了三个FMB标准:FMB1.0、FMB1.5和FMB2.0电源规范。

具体规范:

FMB1.0规范是针对Socket478的Prescott核心及I865、875主板制定的,规定的最大电流量为78A,TDP(Thermal Design Power:热量设计功耗)为89W;而FMB1.5则是后来Intel补充发布的规范,最大电流量支持到91A,TDP为103W;最后的FMB2.0则主要是为Socket-T接口的Prescott准备的最大电流量支持到119A,TDP为120W。于是现有主板对Prescott的支持就分为两种情况:一些I865/875主板是按照FMB1.0规范制造的,那么它们就只支持低频的Prescott,只有后期按照FMB1.5规范制造的主板才有可能支持高频Prescott。当然主板的BIOS升级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我们仅详细介绍了I865/875主板的支持要求,至于其它芯片厂商支持Prescott核心的主板也必须要符合这两个规范。

具体支持:

符合VRD10.0、FMB1.0的I865/875主板支持3.0Ghz及以下Prescott。

符合VRD10.0、FMB1.5的I865/875主板支持最高3.4Ghz及以下Prescott。

支持Prescott的芯片组:

Intel:875P、865PE、865P(只支持533Mhz的Prescott)、865G、865GV、848P。

VIA:PT800(只支持533Mhz的Prescott)、PT880。

SIS:SiS648FX、655FX、655TX。

下面是主板厂家官方公布的一些支持Prescott核心的主板:

微星:875P Neo-FIS2R

   875P Neo-LSR  

   865PE Neo2-FIS2R

   865PE Neo2-LS

   865G Neo2-LS

   865GM2-LS

661FM-L

以上支持3.2Ghz以下的Prescott处理器。 

   MS-6758 ver 2

   865PE Neo2-PFISR

   865PE Neo2-PFS

   865PE Neo2-PLS

   865G Neo2-PLS  

   PT880 Neo-LSR

以上支持3.6Ghz及以下的Prescott处理器。

华硕:4C800-E Deluxe

Pentium 4C800 Deluxe

Pentium 4C800

Pentium 4P800 Deluxe

Pentium 4P800

Pentium 4P8X SE

Pentium 4S800D-E Deluxe

Pentium 4P800-VM

Pentium 4P800S-E Deluxe

Pentium 4S800D

Pentium 4P800S SE

Pentium 4R800-V Deluxe

Pentium 4R800-VM

Pentium 4S800

Pentium 4V800D

Pentium 4V800-X

Pentium 4S800-MX

Pentium 4P800S

技嘉:官方说法“我们自从845系列主板就开始使用新的VRM10.0规范,所以我们的全系列865/875/848主板都将支持Prescott.”

升技:IC7/IC7-G

IC7-MAX3

IS7-E/IS7/IS7-G

IS7-M

IS7-V

AI7

VT7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Prescott核心的技术改进总况,以及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和改进办法。算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一个总结。

1、Prescott核心采用了全新的0.09微米,由6层铜制连接层改为7层,制造工艺更高,这虽然对Prescott测试成绩不会有什么影响,但它对未来提升更高的频率有很大帮助。

2、一级缓存有原来Northwood核心的8K提升至16K,二级缓存由Northwood核心的512K提升到现在的1MB。缓存虽然加倍,但伴随大缓存也带来了缓存延时增加的问题,导致了在目前频率下,大缓存的优势不明显。在将来高频的Prescott身上,大缓存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3、Prescott对内存寻址机制作了改进,缓解因为缓存没有处理器数据而引发延迟的问题。

4、Prescott 核心使用了最少31级的超长流水线,可以很轻易的提高CPU主频,但同时也带来了分支预测更加困难和出错后损失更大的问题,将会大大的抵消了提高主频带来的性能优势。因此Intel专门改进了分支预测的设计,即便如此,Prescott还是需要在高频下才能真正抵消分支预测错误带来的性能损失,才能真正体现Prescott 核心的实力。

5、Prescott核心增加了13条SSE3指令,提高了Prescott的多媒体处理能力,但现在还面临有马无鞍的尴尬局面,没有软件真正支持SSE3指令集。好在以Intel的金字招牌这种局面不久后必然会得到改观。

从上面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3.0Ghz左右的Prescott都没有办法真正发挥Prescott的实力。没有高频的支持,Prescott的一些改进带来的损失无法被频率优势抵消,或者说无法在高频的支持下发挥出本来的设计性能,这导致了目前众多测试中Prescott成绩不理想的局面。但只要今后Prescott的频率提升,那它在单位效能上超过NorthWood核心是迟早的事,目光应该放远些,Prescott的明天会更美好的。

对于消费者我们在这里有一些建议,如果要新购买高性能计算机,Prescott可以考虑,虽然目前频率下的Prescott并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不必非Prescott不可,但现在看来Prescott并不是作为Intel的高端推出的,它的官方定价和NorthWood基本一致。平实的价格、改进的超线程再加上将来的SEE3的支持,Prescott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对于中端的用户,低频的Prescott更发挥不出什么优势,改进的超线程缺少了3Ghz以上的频率支持也难掀起什么风浪来。唯一的看点就是将来可以派上用场的SEE3,除此之外它和NorthWood就真的没有什么使用差别了,所以可以完全按照购买时两者的综合差价(包括主板)来决定购买那一款。

另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购买时不要考虑升级问题了,今年PC结构将发生大的变革,BTX、PCI Express、DDRII将纷纷来到我们身边,等到现在新购买的电脑要考虑升级时,就会发现那时的机箱里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了。

附录:Prescott的发展计划


Prescott为什么?--拨开迷雾看看Prescott背后的故事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