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2010-03-18 11:47:38  作者:Andrey Kozhemyako 编辑:紫竹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1.导读]

虽然笔者不想用史上最xx之类的标题引人注目,不过ixbtlabs近期做的一项CPU横评着实让人敬佩。他们收集了当前59款主流处理器做了一次全面的测试,内容涵盖了3D建模、3D渲染、科学计算、图像处理、VC/JAVA编译、音频编码、视频编码以及3D游戏等,而且每一个大类之下又包含多个小项,可想而知这样的评测数据量有多大,近两年来能与之相比的只有08年一家法国网站做过的100款CPU横评了(连接在此,请去围观),不过当时市场上主要是酷睿2、赛扬和羿龙、速龙的时代,现在已是速龙II、羿龙II以及i7/I5/i3的天下了,这59款处理器的代表性和参考价值更高。

为了不让读者淹没在大堆枯燥的数据中,网站将评测结果转换成分数,以Core 2 Q9300的分数做为基准100,其余CPU的性能依照测试结果换算成相应分数,这样读者就可以很清楚地判断各CPU的性能档次。如果你是数据控,也可以下载下面的Excel表格自己研究。

http://www.ixbt.com/cpu/results/method-2009/results-2009-all.xls

测试使用的内存除了支持三通道的是6GB,其他的都是双通道4GB,而且运行在每个CPU所能支持的最大频率上。至于所用的操作系统,文章中并未提及,不过从后面的测试结果来看显然是64位系统,只是未明确指出是win7还是Vista。

以下几张图表是测试所用CPU的简介,每行从左到右一次是型号、核心/线程数、频率、所用主板、内存规格以及网上购物连接。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AM2+平台处理器

AM2+平台的处理器有19款,既包含第一代羿龙也有羿龙II,有最新的45nm速龙II也有以往90nm的速龙6000+,测试视情况搭配了790GX和790FX芯片组,使用的是两条DDR2内存。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AM3平台

AM3平台与AM2+平台有多款重复的CPU,不过测试搭配的是DDR3内存。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LGA775

LGA775平台用户数量依然很大,测试选择的CPU从赛扬E3000到Q9650共19款,搭配了P45芯片组,双通道DDR2内存。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LGA1156平台

LGA1156是Intel的未来之星,虽然数量仍不及LGA775处理器,但是潜力无限,测试搭配的是P55芯片组,双通道DDR3内存。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LGA1366

LGA1366是当仁不让的旗舰,除了i7 900全系列的CPU外甚至还有服务器领域的至强X5500系列,而且全部支持超线程技术。测试使用了X58主板,三通道DDR3内存,i7 920另有单通道、双通道模式下的结果。

下面来看看最后的测试结果。

[2.3D视觉以及3D渲染测试]

3D视觉计算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3D视觉(3D visualization)测试结果由3D Max、Maya、Lightwave、SolidWorks、Pro/Engine以及UGS NX等项目综合而来,测试程序多是使用SPEC发布的专用测试包。

本节测试中速度最快的CPU成绩几乎是最慢的两倍,羿龙X4 9850以77分位居最末,考虑到这类应用大多只用到单核或者双核,对线程数并不敏感,反倒是对频率和缓存要求更高,X4 9850落败并不奇怪。性能最强的是i7 975,不过更引人注目的则是E8600,123分的成绩非常接近i7处理器。(考虑一下两者的售价吧)

3D渲染测试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3D渲染通常能充分发挥多核心多线程的优势,图上最快的处理器几乎是最慢的E3300的4.5倍。第一代羿龙CPU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差,在这样依赖线程数的测试中它的多核心优势弥补了频率低、缓存低带来的不足,其中三核的X3 8750的成绩明显高过除E8600之外的其他双核处理器,而X4 9850处理器100分的表现基本与Q9300、i5-660/661相当。另外,四核的速龙II的表现也全面超过了一代羿龙处理器。

[3.科学运算及图像处理]

科学计算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在科学运算测试中,最快/最慢比又跌落到2倍水平,因为这些测试并不能完全发挥多线程的威力。

图像处理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图像处理的测试结果与前面类似,最快/最慢比只有2.5倍左右,这类应用中每个CPU的表现都不错,真正在多核心上有提高的只有Adobe PhotoShop和Paint.NET,后者主要是得益于.NET平台对多核的优化较好。

[4.数据压缩及VC编译测试]

数据压缩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数据压缩测试中最快/最慢比依然为2.5,数据压缩软件对线程数依然不够敏感,而缓存的影响更大,比如缓存只有1M的赛扬处理器毫无疑问地垫底,而最快的975XE不仅频率最高,8MB L3和1MB L2缓存都是最高的。

VC编译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Visual Studio编译程序时几乎最大化地利用了CPU性能,最快/最慢比基本达到了4.5,不过编译过程也越有可能引发程序崩溃。

[5.JAVA编译以及音频编码]

JAVA编译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Java编译中最快/最慢比降到了3.7,因为Java虚拟机对CPU缓存大小并不敏感。

音频编码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音频编码并不怎么依赖缓存大小,不过这里的测试中最快/最慢比还是达到了4左右,从整体结果来看用户并不需要为音频编码选择高端四核处理器。当然,如果用户经常使用支持并行计算的软件,即便是老旧的X4 9850处理器都会比双核型号更适合,而且Intel的HT超线程技术也很有实用价值,部分项目中可以带来30%的速度提升。

[6.视频编码及3D性能测试]

视频编码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视频编码应用通常都很依赖CPU性能,不过实际测试中最快/最慢比只有3倍左右,理由很简单:各编辑软件使用的编码器不同,像Canopus ProCoder只能利用单线程导致CPU性能利用不足。除此之外,DIVX和XVID的优化做的也不够好。因此视频编码中3倍的速度优势只是比平均的2.5倍好一点,仍达不到编译测试中的4.5倍的水平。

3D游戏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3D游戏中的最快/最慢比不到2倍,结果岁不是最坏的,但是很有说明意义。即便是使用GTX 275这样的高端显卡在1280x1024分辨率下运行测试,结果也没能展示出CPU性能的大幅差异,只有在《世界冲突》和《GTA4》两款游戏中CPU的差别还算明显(这两款游戏中的整体帧数不高,但是顶级CPU的帧数在50帧以上,低端CPU则在20多帧—编者注)。虽然测试可能受到老游戏和主机移植游戏优化不足的影响,但是3D游戏中130帧与170帧的差距也无人在意。

[7.总结]

把以上的表格综合到一起,再来看一下最后的性能对比。

CPU杯全明星赛 59款处理器最强评测

Socket AM2+

AM2+平台可以说是市场上的长寿之星,测试所用的映泰TF560主板是两年半以前的产品了,虽然已经很落后但是凭着AM3处理器向下兼容的优势依然用武之地。另一个原因则是DDR2内存的售价比DDR3便宜,不过这个优势现在也消失了。从测试来看,速龙II性能要高过速龙,羿龙II也高于羿龙,而且同等核心数的速龙II X3、X4的性能也要高于羿龙X3、X4。除非你仍然还有许多DDR2内存,不然已经没有什么理由还在使用AM2+平台了。

Socket AM3

AM3平台是目前的主流,可供选择的CPU种类非常多,从单核的闪龙140到四核的羿龙II X4,还有即将推出的羿龙II X6六核处理器。AMD的CPU唯一的不足是性能不敌Intel同档产品,不过AMD的CPU依然是最具性价比的产品,而且AM3平台的可升级性较好,你可以弹性搭配你需要的单核、双核或者多核CPU,未来也可升级至六核处理器。

LGA775

LGA775平台的历史比AM2+还要久远,我们最早的一份测试都是5年半以前的了,第一代LGA775处理器甚至并不支持双核型号,知道一年后的945/955/975芯片组才提供支持,这些型号除了支持Pentium D,部分型号还支持Core2处理器,而支持45nm酷睿2处理器的则是2007年推出的第四代主板了。

即使是今天LGA775平台依然值得消费者选择,Intel新一代平台尚未普及到低端市场,LGA775平台的性能已经足够用户使用。LGA775平台唯一的不足则是它的高端产品(比如Q9系列的四核)依然很昂贵,甚至创下了即将停产的产品依然卖高价的先例。随着一系列产品的退市,LGA775平台的时代也要终结了,这也没有什么可失望的,这代处理器有着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比如Q9650和Q9550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但是性能相近的Q9505和Q9500却要便宜得多,混乱的定价让人不知所终。

LGA 1156平台

除了最低端的产品线,今年早些时候发布32nm工艺产品之后LGA1156平台已经完成了市场布局。LGA1156平台的性能并非最顶尖的,但是它的存在也填补了Intel在Pentium到i3以及i5到i7之间的空白。至强X3440和3450看起来也是不错的选择,Intel也不太可能将他们命名为i7系列出售,更可能的是未来推出i5-680以抵消双核家族的高频率优势(很多测试中高频双核都将四核处理器打败,因此多核处理器对消费者吸引力不高—编者注),而i5-750也可能被i7-850取代,当然具体怎么变只有老天知道。

LGA1366平台

LGA1366依然是Intel的旗舰平台,性能也是最强大的。有些费解的是即便是性能已经低于一些主流型号的CPU,Intle也没有推出新型号取代它(过去的一年内只发布两款新型号,包括我们没有测过的i7-960)。

I7不仅是顶级四核处理器,它的单核性能也是最强大的(主要归功于Turbo boost加速技术),日后的六核处理器也只会用在LGA1366平台上。

结论

最后的总结可能会让多核CPU用户有些不高兴,因为测试中最快与最慢的CPU性能比值只有2.5倍多,而他们的价格差距则有25倍,这还是在没有考虑至强X5500(测试还没有使用双路X5500配置)的情况下得到的。再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如果以最慢的CPU作为100%,那么你花25倍的价钱得到的只是150%的性能提升。假如测试中最慢的CPU售价100美元,那么200美元的处理器只带来了10%的性能提升,最后的10%性能提升则要花费500美元。数据调查也显示只有7%的消费者选择83美元以下的CPU(节省的十几美元没有多大意义),也只有3%的消费者会选择200美元以上的CPU(性价比严重失衡)。

技术在进步,今天我们能用以往只够买一个CPU的价钱购买一整台性能良好的电脑,而且它的性能要比以前的产品更强。五年前的旗舰CPU的性能只相当于目前最低端CPU的水准,四年前的旗舰CPU甚至还比不上目前的低端CPU,三年前的旗舰CPU也只相当于目前的主流产品,两年前的……虽然对处理器来说性能并不是瓶颈所在,但考虑到电脑的升级换代时间是3-5年,用户花同样(或者更低)的价钱购买的电脑在性能上要两倍于旧型号。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只是处理器厂商的责任吗?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