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而Intel的另一份图表显示,2007年的时候四核心在其服务器处理器出货量中的比例已经达到大约25%,2008年更是接近80%(包括六核心),同时单核心已经近乎消失。
那么Intel如何才能说服企业升级到四核心系统呢?答案就是今天发布的Nehalem微架构Xeon 5500系列。当然,该系列主要面向双路领域。
其实在Core i7发布前后我们就已经反复强调过,Nehalem架构的设计初衷其实是增强服务器和工作站应用性能,很多新技术也都是因此而来的,包括QPI直连总线、集成内存控制器、三通道DDR3等等:
1、Nehalem内存控制器直接访问本地内存或远程内存(NUMA),访问周期仅有24-54纳秒(80-161个循环),而上代Penryn Xeon 5400需要绕过芯片组里的内存控制器,在同频率下耗时长达123纳秒!另外AMD“上海”也集成了内存控制器,不过速度稍慢一些,需32-71纳秒。
2、Nehalem与“上海”一样是原生四核心设计,共享三级缓存的访问速度非常快,只需33个循环,这样二级缓存就能更轻松地与之交换缓存一致性信息,大大提高命中率。
3、Nehalem的内存控制器有三个通道,双路配置下使用DDR3-1333可获得35GB/s的带宽,而双路“上海”搭配DDR2-800为19.4GB/s。
4、Nehalem抛弃了共享式的前端总线FSB,改用点对点直连总线QPI,这样多路处理器之间通信的时候将完全不会存在交通拥堵问题。
可以这么说,从架构技术上而言,Nehalem相当于AMD“巴塞罗那/上海”平台的改进版,但做得更好。
此番发布的Nehalem Xeon 5500系列共有12款型号,规格差异很大:最高端的Xeon W5580主频最高3.2GHz,热设计功耗也达到了130W,仅限用于工作站市场;主推的是三款95W型号,其中X5570 2.93GHz是我们今天测试的主角;L和E系列功耗较低,分别只有60W和80W,不过其中部分型号缺失超线程和Turbo Boost加速技术。
关于动态加速,X系列的频率最多可自动提高266MHz,而L/E系列只有133MHz。有趣的是,X5570大部分时间都运行在3.07GHz,少数时间能达到3.20GHz,但却很少会在原始频率2.93GHz之下,这就是说你实际得到的频率要比标称得高一些。
今天的测试采用华硕RS700-E6/RS4作为基础平台,参测主角是新鲜出炉的Xeon X5570 2.93GHz/95W,作为对比的有45nm四核心Xeon E5450 3.00GHz/80W、65nm四核心Xeon X5365 3.00GHz/120W、65nm四核心Xeon L5320 1.86GHz/50W、65nm双核心Xeon 5080 3.73GHz/130W,另外还有AMD的Opteron 8356/8384,“上海”核心,主频2.3/2.7GHz。注意这两款处理器其实都是面向八路市场的,不过这里将其配置到双路系统里,再考虑到性能上其实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本文将它们标注为Opteron 2356/2384。
由于服务器环境和应用距离普通用户都比较远,所以这里我们就不再详细介绍具体内容了,从图表上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出相对结果,除了LSDyna 3之外都是得分越高越好,另外有些数据是Intel、AMD官方提供的,并非实际测试所得。
再来看看功耗:
以及性能功耗比:
很显然,Xeon X5500在双路应用中的性能是无庸置疑的,精心设计的Nehalem表现表现相当出色,开启超线程技术更是能再度带来不小幅度的提升,在部分情况下甚至可以匹敌四路Opteron。虽然就绝对功耗而言仍然要略高于Opteron,但由于性能改进幅度更大,因此Xeon 5500的能耗比指标更胜一筹,达40%之多。
以下两个表格更能说明问题。我们按照将服务器市场划分为多个不同领域,分别对比上海Opteron 2384 2.7GHz和和新旧两代Xeon。在此前的Penryn Harpertown时代,Intel只有一个不起眼的“其他”领域获胜,而这部分的市场份额仅为2%,相比之下AMD在五个领域都居于领先地位(红色部分没有确切数据)。
现在,Nehalem Xeon来了,颜色就变成了一片蓝色,Intel几乎在每一个领域都当仁不让地遥遥领先。
最后是目前最新Xeon与Opteron的市场定位对比: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