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年轻人突然肾衰竭!被这种恶性病悄悄盯上了
2024-05-22 18:43:22  出处:科普中国  作者:贾文娟/熊晓玲 编辑:上方文Q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28 岁的刘先生(化名),怎么也想不到,突然被诊断了“肾功能衰竭”!

刘先生就医时表示,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看不清楚东西了,眼前一片模糊,头也晕乎乎的。

他急忙赶到医院急诊室,检查结果令全家人胆战心惊,血肌酐已达到了近 500μmol/L,是正常人的 5 倍多,血压更是高得吓人,达到了 210/140mmHg。

刘先生被安排输注了降压的盐水,血压才慢慢趋向平稳,并因“急性肾功能衰竭”紧急收入肾内科病房。

医生对刘先生进行了详细问诊和检查。据刘先生回忆,他一直感觉自己身体状况良好,除了偶尔会有些头晕,觉得可能和熬夜、工作压力大等有关,就没放在心上,也从来没有做过体检。

听到自己“肾衰竭”,刘先生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为了明确肾衰竭的病因,医生给刘先生做了肾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提示为“恶性高血压肾损伤”。

尽管给予了强力的降压治疗,刘先生的血肌酐还是一路升高到了 800μmol/L,这意味着他的两个肾脏已经完全丧失了排泄毒素的能力。

为了清除体内的这些废物,刘先生得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躺在血透室的病床上,刘先生感到心灰意冷。

年轻人突然肾衰竭!被这种恶性病悄悄盯上了

什么是恶性高血压?

恶性高血压多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并导致急性的、持续性的靶器官损害,属于高血压急症。

与普通高血压不同,恶性高血压临床相对少见,好发于青壮年,舒张压多超过 130mmHg(正常人舒张压多在 90mmHg 以下)。

由于起病急,进展快,恶性高血压往往预后差,病人可能因严重肾损害、脑出血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恶性高血压可能有哪些危害?

恶性高血压受损靶器官主要包括:

1、肾脏

患者可能出现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升高,严重者出现急性肾衰竭。

肾脏病理可见微动脉纤维素样坏死和肾脏小动脉的“洋葱皮样”增厚,使血管腔高度狭窄,甚至闭塞,引起肾小球缺血,也称为“恶性肾硬化”。

部分患者还会合并血栓性微血管病,表现为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2、心脏

患者可以有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也可以有胸闷、胸痛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症状。

3、脑

患者可以出现头痛、意识模糊、恶心、呕吐等高血压脑病,也可表现出血性脑卒中。

4、眼底

患者往往表现突发的视物模糊,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的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

恶性高血压是怎么发生的?

恶性高血压可以由原发性高血压进展而来,也可以继发于肾脏疾病或内分泌疾病,比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等。

剧烈血压升高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压力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高度活化是恶性高血压发生最关键的两个因素。

RAS 这种“升压物质”主要在肾脏产生,因此,肾脏既是高血压的受累器官,也因为过度分泌 RAS 促进高血压的发生,最终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当然,不良生活方式也是恶性高血压的重要诱因。肥胖、超重、高脂、高热量、高盐分食物摄入;大量饮酒、吸烟、长期熬夜、精神紧张、久坐不动等也会促使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在没有监测的情况下自行减药或停药也会导致血压大幅波动。

恶性高血压如何治疗?

对恶性高血压而言,及时控制高血压,防止致命性的心、脑、肾并发症是救治的关键。

为有效降低血压,起病初期可使用起效快速静脉降压药,而后再改成口服降压药物巩固疗效。

临床上恶性高血压往往很难控制,血压居高不下,需要联合好几种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同时,为了保证心、脑、肾这些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血压不宜降得过快过低,否则容易出现供血不足,导致病情恶性。

因此,恶性高血压的降压治疗需要又快又稳。对于已发生靶器官损害的患者,血压控制后症状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所幸,经过积极治疗,刘先生视力很快恢复正常,肾功能也明显好转,最终脱离了血液透析,目前血肌酐也一直稳定在 200umol/L。当然,在刘先生日后的生活中,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坚持规律地治疗和随访也至关重要。

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肾脏?

正确认识肾脏疾病、关爱自己的肾脏,医生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及早发现肾脏病

眼睑或下肢水肿、泡沫尿、尿色加深、肉眼血尿、夜尿增多等,这些症状的出现需要警惕肾脏疾病。

即使没有症状,也建议每年常规进行尿检和血检,因为肾脏病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只有化验才能让这个“沉默的杀手”无处遁形。一旦发现尿蛋白或尿红细胞有“+”,血肌酐升高要及时到肾内科就诊。

2、关注高危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肥胖等代谢紊乱均可导致肾脏损伤,需要好好控制。

吸烟、冠心病、高龄、肾病家族史也是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对这些高危人群,除了尿常规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是更加敏感的筛查指标。血肌酐的动态变化比血肌酐的数值更能准确反映肾功能。

3、合理饮食、不滥用药物

饮食均衡、适当锻炼有助于我们远离肾脏疾病。对于血压偏高、肾功能明显减退的患者尽量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比如肉、蛋、奶、大豆。

解热镇痛药、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中草药等均有可能引发肾脏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保健品使用不当也会伤肾,切不可滥用。

4、确诊肾脏疾病,需规范诊治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可控但不可治愈的疾病,规范的诊治能有效延缓肾病进展到终末期。通过肾穿刺活检,我们可以了解肾脏病理改变,精准诊断疾病,判断病变的急性或慢性程度,从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不要轻信“包治肾病”的谎言,不要盲目使用“独门药方”!也要谨慎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副作用较大的药物。

5、重视生活方式改变

建议肾病患者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合理作息,远离垃圾食品。生活中避免接触苯、酚类化学品,不使用汞含量超标的劣质化妆品,比如美白护肤品、染发剂等。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避免感染。

6、调整心态,做好规划

尽管慢性肾脏病难以根治,但以平和的心态接受疾病状态,积极配合治疗,绝大部分病人不会进展到尿毒症。即使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也可以提早做好规划,比如保护双上肢血管,避免输血,及时建立血管通路等,使自己平顺地进入透析和移植阶段。

责任编辑:上方文Q

文章内容举报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