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理想没辜负我!”——一位理想员工在社交平台如此感慨。
原因是他刚刚拿到了理想发的年终奖:整整8个月工资,成为职场人和车圈科技圈的热点。
自然而然,也成了各种对比的锚点:大家纷纷和比亚迪比、和华为比、和互联网公司比…
李想本人也回应:学华为不能光学流程,也得学利益分配,赏罚分明。
“理想红包有点大”
最初是脉脉平台上认证为“理想汽车员工”的账号,发布了“8个月年终奖”的信息。
回复中,不少用户表示同样8个月+1:
随后微博有人转发,感叹“理想的红包有点大”。
紧接着李想本人回应“2023年超越目标就多发奖金,2022年没有达成目标就少发奖金,做到赏罚分明”,算证明了消息的真实性。
所以今年理想汽车的年终奖,到底怎么个算法呢?
按照社交平台多位用户透露的信息,今年理想年终奖,普遍超过5个月平均工资。具体执行标准是4-8个月不等,按个人绩效分不同档位。
具体数额上,有人自曝发了8w,不过是工作年限较短的员工:
由此能推断,拿到8个月奖金的,大概率是老员工。
而根据岗位和工作年限不同,求职平台上也有人总结了理想汽车的平均薪资水平:
理论上,有人甚至能拿到近50w的年终奖! “白领”岗位,平均水平也在20万左右。
于是,大量其他车企认证员工,实名羡慕。
有人说,今年卖了300万辆的比亚迪,绩效3E的优秀员工,也不过10万利润奖。
更多的,包括广汽、上汽、大众等等车企员工,表示基本都是1-2月的奖金水平:
甚至以高强度高待遇闻名的字节员工,都承认理想确实给得很多了:
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理想年终奖,出手的确很阔绰;第二,理想岗位工资,也远高于汽车行业平均水平,甚至高过了一些互联网公司。
比如有人补充曝料,现在理想即使是校招offer,算法、芯片这类核心研发岗,基本都是30-40k月薪。
也就不奇怪有人捶胸顿足,后悔为啥要从车圈跑来互联网。
李想:超越目标就多发奖金
理想年终奖高到离谱,核心原因是业绩翻红。
2023年全年累计销量超37万辆,达376030辆,同比增长182.2%。
同时2023年理想汽车成交均价为37.6万元,Q3财报披露的单车毛利为 21.2%。
这样计算,理想2023年仅仅卖车的毛利,就赚了297亿,约等于一天一个小目标了。
国内大概也只有比亚迪的赚钱能力与之相当,但比亚迪的利润/员工数的比值,远低于理想:
所以李想本人做出了这样的回应:
重点有两个,一个是“2022没有达成目标就少发奖金”。2022年整体,理想还以老款理想ONE为主销车型,年销量为23万辆左右。爆款L系列年底才发布上市,毛利也是在2022 Q4才进入“连续为正”的状态。
根据网友爆料,2022年理想年终奖的确不高,在确定数额前面普遍都乘0.5的系数。
所以也有观点认为,今年高到离谱的年终奖,实际是补偿了去年“欠”下的一部分。
第二个重点,就是理想口中的“学华为不能只学流程,不学利益分配”。
华为怎么发年终奖
“打不过就学习”,这是李想在舆论宣传、公司运营上对待华为的策略。
言及华为则必谈“学习”,以前是强调学华为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流程,现在又强调两个同步学习:
除了流程,还要学华为的利益分配。
李想认为,奖罚不明,是组织低效的最大原因。
那么华为如何分奖金?
最核心的就是全员持股,然后把利润拿出来按照股息分红。
华为不是上市公司,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华为总股本约为513亿股,每年按照ESOP(员工持股计划)股价全部参与分红。
前几年的数据分别是:
2014年,股价5.66元/股,每股分红1.90元2015年,股价5.90元/股,每股分红1.95元2016年,股价6.81元/股,每股分红1.53元2017年,股价7.85元/股,每股分红1.02元2018年,股价7.85元/股,每股分红1.05元2019年,股价7.85元/股,每股分红2.11元2020年,股价7.85元/股,每股分红1.86元2021年,股价7.85元/股,每股分红1.58元2022年,股价7.85元/股,每股分红1.61元
2022年,华为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为142315人,均为华为在职员工或退休保留人员。
也就是说,去年华为总共14.2万名员工,一共瓜分了825.93亿年终奖。平均每人58万左右(相当于每人一辆问界M9)。
2023年根据华为公司刚刚公布的董秘1号文件,2023年年度分红方案为ESOP每股分红1.5元,税后15.3%。
也就是说,华为2023年需要向持股员工支付513.9亿*1.5 = 770.85亿元。
当然这只是持股员工的分红,其他所有员工的薪酬福利支出,超过1500亿,合计大约就2300 亿元,这个数字占到了年营收的1/3左右。
所以,李想要学习华为利益分配,其实说来很简单,网友翻译的更真实更通俗:
讲情怀讲得天花乱坠,不如让打工人上桌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