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了第一台彩色电视的时候,经常会听长辈聊中国彩电是怎么来的。
当时最流行的说法就是我们的工程师从其他国家购买了全新的彩电,然后通过拆解分析,复制出了自己的彩电。
彩电的故事可能是杜撰的,也可能有一定真实性,但无论如何我对此印象深刻。
长大一点之后,当我知道其他国家的战斗机比我们优秀许多的时候,我就想着为什么我们不购买一架别人的战斗机来拆解并复制它呢?
所以,有趣的问题是,我们真的可以通过购买一架战斗机,然后直接复制出一架吗?
这里可以直接说我的答案,对于彩电来说可能是可以的,但是要复制一架性能相当的战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
原因当然是因为彩电非常简单,而战斗机非常复杂。
一架再普通的战斗机都涉及数万个零件,每个零件可能又是由自己的数千个子零件组成,每种零件都有自己的材料,整架飞机涉及至少数百种不同材料。
如果你要复制一架飞机,并不是把所有零件的尺寸给它按照等比例生产出来就好了,而是要了解所有材料的属性。
了解了材料的属性还只是基础,你可能还要生产出这些材料。
当涉及复合材料领域时,会遇到有关纤维细节、树脂系统细节等各种类型问题。
如果我们要把所有材料原装地研发和生产出来,这可能可以实现,但是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以及很多的经费。
最重要的是,即便得到了所有材料,以及所有零部件,该战斗机研发制造过程中一些失败经验也是无法得到的,而这些经验是完善技术的关键。
其实,很多时候对于战斗机这种真正复杂的机器来说,购买一架并复制它所需的成本可能会远远大于一直购买并使用它。
所以,大部分国家并不会这么去做,因为你有能力购买到第一架,就能够获得第二架和更多架,干嘛还要费力去复制它呢。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得到第一架飞机的,因为大部分国家,只会把他们愿意出售的机型出售给自己愿意出售的国家,通常是落后的机型,以及出售给彼此同盟关系的国家。
真正想要了解你和复制你技术的国家往往是和你敌对关系的,因此获得第一架战斗机并拆解和复制它,在历史上一直都在发生,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止过。
得到一个完整的产品之后,再对该目标产品进行逆向分析及研究,这个被称为逆向工程,而逆向工程最主要的应用场景就是军事和一些商业机密。
估计从人类开启工业时代开始,人们就在不停的通过购买或者其它渠道获取别人的产品,然后试图复制或者分析他们的技术。
对于武器的逆向工程而言,估计在二战和冷战期间达到了顶点,当时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想方设法、明里暗里试图从对方那里通过相应的手段得到彼此的技术,当然也包括战斗机。
据信,苏联的Tupolev Tu-4就是美国波音B-29的逆向工程仿品,苏联具有完善的军工厂,所以复制这种当时最先进的远程轰炸机甚至都没花多少时间。
B-29是美国战胜日本的关键因素之一,整个二战期间空袭了日本34790架次,苏联也很想拥有这样的远程轰炸机,但美国一直拒绝销售。
不过,这并没有难倒苏联。
1944年的7月到11月,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扣留了三架完整的B-29。
1945年开始投入仿制B-29,到了1947年就成功生产出第一架仿品,也就是Tupolev Tu-4,之后他们总共生产了1200架这种轰炸机。
但是,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要通过逆向工程复制性能相同的战斗机是几乎不可能的,即便是苏联也一样。
Tupolev Tu-4只是复制了B-29的外观而已,它存在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它的发动机非常容易过热,而苏联的工程师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所以到了50年代中期,苏联空军的Tupolev Tu-4全部退役,而60年代初期,苏联海军的Tupolev Tu-4也全部退役。
Tupolev Tu-4出现得快,退役得也很快,可以说明通过逆向工程确实可以快速仿制出产品,但是也确实很难做到尽善尽美。
不过,苏联通过复制B-29,为之后的喷气式战机发展奠定了基础,据信苏联后来的战斗机,包括仪表、传感器、电机等精密部件在内都有B-29影子。
这(得到相应启发)是逆向工程最重要的部分,你可以不用复制出完全一样的战斗机,但是你可以很好的窥视别人的技术。
但也逆向工程的存在,那些包含真正重要的技术,任何国家都不会把它轻易出售给别人。
参考:
[1].百度百科“图-4轰炸机”词条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