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1980 年,一个在麻省理工攻读计算机的男人,可能想不到,毕业之后他会改行当起了一名图书馆馆长。
这位面露慈祥、稍微有些秃顶的男人,就是布鲁斯特 · 卡勒,互联网档案馆的创始人之一。
不过,卡勒和他的互联网档案馆最近似乎遇到了点儿麻烦。
几天前,档案馆的管理员克里斯在官网上发布了一则上诉公告。
这则公告指向了今年 3 月,互联网档案馆被判败诉的一场诉讼案,而现在,卡勒和他的团队决定抗争到底。
可能大伙儿现在还有点儿云里雾里的,互联网档案馆是啥?又为啥被起诉了?
别着急,在正式开始吃瓜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介绍这个互联网档案馆。
当年从麻省理工毕业后,卡勒一手创立起了 Alexa 和 Internet Archive 两个项目,前者转手卖给亚马逊,赚了 2.5 亿美元。
而后者直到今天仍在卡勒的手里运营着,它就是互联网档案馆。
从 1996 年开始,互联网档案馆就通过创建档案馆藏、保存实体档案、归档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将互联网上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保存下来。
你可以在馆里找到当年肯尼迪的发言、迈克杰克逊的舞台影像,甚至于 1989 年迪士尼的老电影。
利用 Wayback Machine ( 网站时光机 ),还可以回到某个网站的特定历史时间节点,即使网站没了,照样能利用网站时光机 “ 回到过去 ” 。
截至目前,互联网档案馆已经保存了超过 6500 亿个网页的历史记录、 700 多万本扫描电子书还有 1073 万个视频...
大到某政客的发言,小到一张 meme 图,都有可能被收录在档案馆内。
就像档案馆团队宣传海报上写的那样, “rescue your shit” ( 当然不是真的捡你的屎 )。
可能你今天在社交平台上留下的某些黑历史,说不定就被互联网档案馆的爬虫爬到了,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被翻出来。
真就应验了那句话,死去的回忆突然攻击我。。。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档案馆所包含的这些数以千万计的图书、电影、音乐、网站还有软件等等,都是免费的。
也因此,互联网档案馆在英语世界颇受欢迎,根据 The Verge 的数据,互联网档案馆目前每天大约能借出去 7 万本电子书。
到这儿估计大伙儿多多少少也能猜出来,互联网档案馆之所以被起诉,是因为动了某些人的 “ 蛋糕 ” 。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Open Library ( 开放图书馆 )是互联网档案馆的一个在线图书馆项目, 2020 年疫情期间,因为图书馆和学校都关了,很多人没法儿线下看书找资料,所以互联网档案馆临时启动了一个国家紧急图书馆计划。
这个项目把差不多 140 万本实体书扫描出来,不限数量地租借给读者们。
这一做法在我们看来自然是好事一桩,但在当时,却遭到了不少作家和出版商的反对。
有四家出版商联合起来,把互联网档案馆告上了法庭,指控理由是互联网档案馆违反了《 版权法 》,还有六千名作家签了请愿书支持这场诉讼。
一时间, “ 为众人抱薪 ” 的互联网档案馆突然就变成了侵犯版权的盗贼。
问题的核心,在于一个名叫 CDL ( 受控数字借阅 )的理论。
大概在 2011 年的时候,互联网档案馆便是基于这理论,模拟线下图书馆的模式向开放图书馆的注册用户提供扫描电子书。
所谓 CDL ,你可以理解为以 1 : 1 的比例免费对外租借电子书,并且还需要对数量做好记录。
就跟你去线下图书馆借书是一个道理,一本书对应一个人,谁借的、借的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都要记得清清楚楚。
问题就出在这。
国家紧急图书馆计划推翻了之前 CDL 建立起来的借阅秩序,计划启动后,互联网档案馆全面放开了书籍的借阅限制,让一本书可以很多人同时下载阅读。
这样的行为,直接惹恼了出版商。
本来出版商们对于 CDL ,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这次无异于在雷点上蹦迪了。
所以他们集中火力瞄准了国家紧急图书馆计划,并且射程范围还波及到了整个开放图书馆和 CDL 理论。
其中,根据美国《 版权法 》中对电子书租借的规定,如果图书馆想要对外租借电子书,需要从出版商或者作者那拿到许可证。
出版商现在就咬死了互联网档案馆并没有向他们支付许可费。
但在互联网档案馆看来,他们是一家图书馆,通过捐赠、购买等渠道获得的实体书,扫描之后通过电子版借出去,应该不需要向版权商支付额外费用。
他们的辩护,主要基于《 版权法 》中的 “ 合理使用原则 ” ,也就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无需获得版权人的许可,也可以使用其作品。
一来,互联网档案馆是非营利性组织,二来数字副本的确在某种程度上 “ 转换 ” 了原作,还提供了公益服务。
但问题又来了,互联网档案馆的图书馆身份是否得到了官方的认证?再者,即便是图书馆,那就有权利将实体书扫描成副本并租借出去吗?
虽然很多美国的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都在实行 CDL 模式,但说到底它也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法律支撑,在这场诉讼中,法官也对 CDL 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
种种指控,都让互联网档案馆身处不利,今年 3 月,这场长达 3 年的诉讼还是以互联网档案馆败诉告一段落。
最后法院认为,出版商在这件事儿上所受到的影响,要远大过互联网档案馆所创造的社会价值。
事实上,这场法庭对峙,最终并不只是单纯指向出版商或者互联网档案馆任何一方的输赢,而是关乎数字图书馆在今后该以何种面貌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
所以这一来二去的,不提卡勒,反倒先给一些美国民众给整害怕了。
国外一个叫做 “Fight for the Future” ( 为未来而战 )的数字版权组织,就发起了一场 “ 图书馆之战 ” 。
参与这场 “ 战斗 ” 的公众们也自发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声援活动。
他们换上各种 “Defend the Internet Archive” 的头像、发表对互联网档案馆有利的帖子、每天在互联网档案馆里读一本书、捐款、填写请愿的表单。。。
而互联网档案馆也选择继续上诉,在上诉推文下,还有不少支持的声音。
而在差评君看来,互联网档案馆选择继续上诉,不仅仅是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或许也是为了知识的自由获取权。
就像互联网档案馆宣称的那样, “ 对人类的所有知识开放 ” 。
而且很显然,在数字时代,我们仍然需要一座巨大数字图书馆。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