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华兴资本贾妍:当资本遇上慢跑赛道 脑机接口落地医疗场景不再遥远
2023-08-04 14:04:30  作者:cici 编辑:cici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脑机接口作为一个“慢跑”赛道,抛开与科幻相连的吸睛场景,在科研领域已经有50年历史,在医疗领域也有初级应用已然落地。2023年,“脑机接口”赛道出现一次次令人关注的新进展:科学狂人马斯克创办的Neuralink获批FDA人体临床试验,走出关键一步;中国工信部宣布,将把脑机接口作为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加强脑机接口应用场景探索;三天前,上海瑞金医院“脑机接口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获得初步成果,让一众关注者再次展开脑机接口与医疗应用场景的讨论。

就脑机接口赛道而言,当前一级市场的真实水温、估值水平如何;脑机接口公司如何从单点长板着手发展系统集成能力;从哪些适应症切入是更好的路径选择;针对致病机理尚不明确的疾病,脑机接口是否有望先于脑科学的发展实现突破…….针对一系列问题,36氪前期访谈了华兴资本医疗与生命科技事业部董事贾妍。以下是完整的采访记录,enjoy:

记者丨海若镜

来源丨36氪

脑机接口赛道投融资水温

36氪:从媒体的角度,观察到随着脑机接口器械(Neuralink、Synchron)人体临床试验的推进,这个赛道有了更高的关注度。从一级市场投融资的观察来看,今年脑机接口这一赛道是否迎来了一个小阳春,为什么?

贾妍:脑机接口横跨医疗、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乃至消费等多个赛道。从投融资的大环境来看,当前投资市场的活跃程度并没有回到疫情前相对稳定的阶段。今年,市场池子里的钱在变少,整体投融资的节奏要慢一些。国内钱的流向也与政策引导方向趋同,国家在脑科学方面斥巨资投入,因此脑科学大赛道热度相对较高。如果将脑机接口概念外拓到“脑科学”范畴,70-80%的医疗投资人还是愿意看相关标的。

脑机接口,尤其是侵入式脑机接口涉及植入电极、算法、芯片等多层面,要求高通量地采集大脑信号、处理系统微弱信号,门槛非常高。但它可想象的天花板也很高,甚至可以理解为下一次工业革命;面对这样宏大而长期的图景,投资人也会去判断在一个投资期(5-7年)内技术和公司能不能跑得出来。

相对而言,2022年是脑机接口投融资比较活跃的年份,几家由明星PI创立的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都在市场中拿到了融资,知名财务投资机构也纷纷入局其中。市场已经接受了一波教育,对于技术原理、临床应用、优先落地场景等已经有了概念;今年其实到了里程碑落地兑现的阶段。

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从研发到落地就具体的应用场景,周期很长;出于避险心理,今年投资人面对长期投资会比去年更谨慎一些。相比之下,已经在核心部件如电极、脑电图仪等环节产生收入的公司,获得的关注会更多。这是我们在跟投资人沟通过程中感受到的“水温”状况。

36氪:国内多家脑机接口公司的估值已经超过1亿美元,行业估值是处于较高状态吗?现在投资机构给估值的逻辑是怎样的?

贾妍: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如果就收入和估值关系来看,脑机接口赛道的整体估值是高于平均水准的,但我觉得这也是大家对赛道的兴趣和信心的体现。之所以给高估值,是因为脑机接口赛道的天花板足够高。当前给估值的逻辑主要是看团队、看技术沉淀,可以看到去年拿到融资的公司创始人都是若干光环加身,我认为在去年“团队”是占比接近一半、甚至过半的判断标准,接下来就要看各家“交作业”的能力。

去年投资人主要是在看团队技术,集中于核心部件的能力,接下来就是要做出来系统产品,产品定型并拿到型检报告等,核心考虑产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对医疗器械而言,注册临床是很大的里程碑,随后需要交付的是临床市场是否认可产品,有没有人买单,进而转化成某个具体管线的收入。

脑机接口是一个技术平台,未来一定都是多管线、解决多种适应症,且是病种支出较高的适应症,对应的天花板比较高。

36氪:脑机接口公司如何在较长的产品开发周期,持续地获得融资支持、商业收入等补充现金流?

贾妍:就融资而言,投进脑机接口公司的财务投资人普遍认识到这是一个长周期的赛道,所以也比较有耐心,少有诸如“三年内IPO”之类的期待。

脑机接口作为一个创新技术平台,产品、技术链路比较长,过程中很多环节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很多厂商是在核心零部件等上游发力。也正因为缺乏成熟的解决方案,这些核心零部件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形成销售的,比如电极、脑电图仪、神经芯片、甚至植入机器人等。做销售也并非只为数据,市场怎么样,只有真正投身其中,才能明确感知水温,做产品迭代的过程,也能进一步明确研发方向。

另外,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在消费场景寻求落地应用,比如应用于睡眠监测与干预,不少厂商也已经形成销售。消费端产品在核心零部件上的压力没有那么大,多是在现有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寻求突破,比如算法、用户体验等。

从实验室到商用技术突破

36氪:从技术角度看,电极、芯片、软件算法开发、系统集成等方面,近一两年是哪些方面有了突破,使得这一方向的未来仿佛到实验室到商用的临界点?

贾妍脑机接口技术上的突破,是渐进式来临,而非蒸汽机替代人力那般“革命性”的突破。近两年,我认为核心在于电极、芯片、算法等各方面都具备了工程化的可能性。

比如电极,据我所知全球有五六十个团队在尝试用不同材料开发柔性电极,以实现在体时间更长、生物相容性更高、稳定性更强等。甚至在Neuralink的官网上,都有提到它和多少团队在材料层面达成过合作。当然,没有一种材料能在各项指标参数上都达到完美,但在折中的点上已经形成了部分共识,并在尝试量产。侵入式脑机接口公司人如果在电极方面没有一定know-how积累,投资人可能并不认为你已经上了牌桌。

另外发展相对快的是芯片,脑机接口的芯片核心在于设计,而非制造、封测。关键是在面积较小的基础上,实现整体效能最优;考虑到用电功耗、发热等问题,可以存在一定的效能冗余但不能过多。

再有比较重要的方向是算法,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算法核心都在于通量。过去信号采集多数是32通道、64通道,现在发展到上千通道、更大数据量后,算法该如何处理。倒不是说市场上的算法团队没有能力去做,而是因为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多。因此前端数据采集问题解决后,算法方面也需要等待数据积累来不断迭代调优。

再者,我理解比较重要的是“找应用场景”,这是技术之外非常主要的一点。在海外,部分高曝光的脑机接口用到比较多的未见得是直接的疾病干预,而是为渐冻症、高位截瘫患者提供与外界交互的通道;当然也有很多团队在做治疗方面的尝试,不局限于communication。针对癫痫、帕金森、疼痛管理做得比较成熟,也已经有企业在部分脑功能和认知相关疾病上进行了探索,现在大家在尝试更多的场景、做更多的适应症。

脑机接口是一个双向的概念,从大脑到机器、从机器到大脑的双向交互,当前各家尝试通过植入电极干预大脑的异常放电或做激活、抑制,以治疗对应疾病。如果做技术突破的人,对什么技术可以优先治病,或对治疗某种疾病需要实现怎样的技术缺乏感知,那也是一个短板。

36氪:怎么看待脑机接口公司从单点的技术长板到系统集成的能力?

贾妍:所有设备类产品公司都是要做系统集成的,类似联影这样的头部大型医疗设备公司也是如此。对于脑机接口公司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哪家速度更快、开发迭代的性价比更高、良品率更高,是考核大家的要点。

脑机接口作为一个多学科融合的赛道,在做系统集成的过程中,对创始人快速学习其它赛道的能力要求很高,如材料背景的创始人需要理解临床端的要求,神经生物学背景的人理解开发中电磁屏蔽保护的多种指标等。另外,对团队之间沟通融合的要求很高,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在表达需求时,要对其它赛道有一定了解,才能明确一个需求背后核心的原因是什么,进而转化成自己赛道具体的产品参数,去进行适配。

像芯片团队与医学团队间的交流,临床上对不同适应症的信号采集有什么不同来匹配相应的采集通道数,信号干扰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等等,这些需要和芯片团队做到无缝沟通。确实这对各家来说都是挑战,因为每个方向都很创新,以往人才都是在特定方向上足够专注,现在还需要有一定的通才能力,对团队要求是极其高。

医疗领域适应症及未来发展

36氪:对于脑机接口公司而言,您认为优先做哪些适应症会是更好的路径?现在常见的是做难治性癫痫、渐冻症、卒中康复等方向。

贾妍:在医疗领域,适应症层面,中国是会参考美国等海外脑机公司尝试比较多的方向。国内第一梯队的脑机接口玩家通常也是选择全球范围内大家都优先会选择的适应症,比如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脑功能区的确认和保护,比如癫痫等。

大脑860亿神经元之间的交流,依赖电信号的传递,不论是物理的放电,还是化学的神经递质传递,从这个角度而言,与脑电相关的适应症是各家优先会做的。

整体而言,脑机接口一来是做疾病的干预,改善或延缓病程。比如针对脑部神经功能连接丧失,利用脑机接口尝试修复或重建通路,治疗功能性脑病,如进行卒中后的康复训练。此前的产业界做的更多是针对器质性脑病,像创伤或血管类疾病或者脑部肿瘤等。脑机接口出现后,为功能性脑病方面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二来是做绝症、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例如辅助渐冻症和脊髓损伤患者的交流和辅行动等,这也是脑机接口比较擅长的方向。

36氪: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从产品定型,到探索性人体试验,再到正式的注册临床试验,考虑到招募受试者的难度,研发周期应该会很长?

贾妍:如果脑机接口要真正形成下一代产业革命之势,那周期应该会比较长;但就医疗领域的应用落地而言,当前早期的baby steps都走得很稳,像电极植入后对大脑的影响,相关在体试验已经在非人灵长类动物上做了多种试验,以观测安全性。

可以看到,当前脑机接口公司普遍会提及在应对渐冻症、高位截瘫等适应症,渐冻症患者会逐步丧失对身体的控制、与世界的交流能力,常规诊疗方法难以干预。对于这类重症、甚至是绝症,脑机接口应用的周期可能并不会那么久。在海外,创新医疗器械的应用还有“人道豁免”,在FDA尚未批准的情况下,如果产品可以证明安全、有效,FDA也会开出豁免通道,给重症绝症患者优先使用。

狭义上,不止是我们理解的脑机接口是大脑可以与人或机器直接对话,实质上从大脑读取信号、分析信号,并给予干预反馈,形成闭环,这就是脑机接口。当前侵入式脑机接口优势是读取的是神经元信号;另外一种读取局部场电位信号,经过计算判断,再反馈去做刺激的技术,像美敦力、NeuraPace已经有产品拿证。国内做DBS(深脑电刺激,又称“脑起搏器”)是从设备输出电流到大脑,把刺激电极升级为成双向电极,在读取局部场电位的同时输出监测大脑活动的信号,在合适的时间给予大脑以刺激,也有相关产品已经拿证。

所以回到研发、落地周期的问题,按照脑机接口BCI定义式的概念,其实已经有产品落地应用,主要针对帕金森和癫痫,接下来可能会拓展更多适应症。因为电极已经植入,通过对电极和脑电信号做更多应用拓展,有望去干预更多疾病类型。

36氪:未来针对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的精神类疾病,脑机接口技术有可能先于脑科学的发展实现突破吗?

贾妍:这个问题是我们和投资人沟通的过程中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我也想重点讲一下。其实,机制问题倒不是FDA、NMPA等监管方的核心关注点,对监管而言核心就是两点:一是否安全,不良反应可以控制在一个极有限的范围内;二是否有效,基于人群的临床试验验证主要终点可实现,可改善多数人的临床症状,在病灶或通路、图谱层面能明确发挥疗效,就是有望获批的。

对于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的疾病,脑机接口有可能先于脑科学有突破吗,我认为答案是一定的。2000年前后,DBS(脑起搏器)就已出现,用于帕金森的干预治疗也有多年,国内有头部厂商已经有了可观的收入和利润;但现在帕金森的发病机理也尚未被完全理解。或者说致病机理的明确是在什么层面,从器官到分子层面,是需要逐步往下推进发现的过程。对于抑郁症等机理尚不明确的疾病,脑机接口也有可能先行实现突破。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