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高能预警:本文配图或引起不适,请谨慎阅读!!!
没想到大脑也能存在「银行」里。把脑子放在案板上一刀切开,再用铲子一片一片分好,这不是什么美食节目,而是大脑银行的工作人员正在处理人类的大脑:
据介绍自从1978年开始,他们已经处理过超过9000个大脑了。
听起来有点恐怖,所以是要喂养僵尸么?
研究人员收集大脑当然不是什么猎奇爱好,而是为了人类的健康。
科学家们为了研究各种脑部的疾病需要很多样本,而哈佛脑组织资源中心的工作正是满足这样的需求。这类组织的本职工作,就是收集大脑标本,存储记录分类,再分发给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所以大脑银行的名头也就随之而来。
数千个大脑样本在这里存储,密密麻麻地排列在储藏室的架子上,这里承载了不同的人生记忆,也让隔壁僵尸都馋哭了。
这些样本将会应用于多种疾病相关的研究项目,比如抑郁症、自闭症、躁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等。
虽然数量巨大,但这些大脑的来源也不难猜测,主要是靠捐献。
哈佛脑组织资源中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一家精神病院,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才成了美国年头最久的大脑银行。为了研究相关疾病,他们不仅需要健康的大脑,也需要患病的大脑。
而每一次的大脑捐献都需要与时间赛跑,对科学研究来说,脑子必须要保持新鲜。
当捐献者濒临死亡或者刚刚去世,捐献流程就启动了。工作人员接到任务后,会对大脑进行筛选,用来确认捐献者的大脑是否符合要求。这是因为死亡的原因常常是不可控的,万一脑部损伤过重也就没有必要捐献了。
在确认大脑可以捐献后,经过捐献者生前指定代理人的许可,就可以正式开始动手术了。一般来说,手术都是在殡仪馆或者医院进行的,先开颅后取脑,最后还要重新缝合头皮,让捐献者的外观恢复原貌。
在大脑被取出来后,需要在数小时内送往大脑银行进行下个步骤。如果超时太久,大脑就无法用于研究了。
所以有时候会通过空运快速转移脑子,同时大脑银行会安排一个两人小组24小时待命,等待捐献者的大脑被送过来,然后立刻开始下一步行动。
拿到大脑后,解剖专家会把大脑从保存袋里请出来,再进行拍照,称重,检查没有异常后开始动刀,切成两半。
分割后的大脑会根据不同的研究用途,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一部分会被放进福尔马林,另一部分则会分割成更细致的样本然后冷冻存储。
尽管每次情况都很紧急,但切割大脑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因为脑子很脆弱,同时为了研究,还要在切割时把损伤减少到最小。有的熟练的师傅在十多年里,已经切过几百个人的大脑了。
当然最需要跨过的难关,感觉还是心理压力,毕竟手中要切的是一个属于人类的重要器官,甚至可以说一个人的一生都存储在其中。
最后一些样本会被运往世界各地的研究场所,或者冷冻在大脑银行的存储室里。
不过问题来了,万一要是冰柜坏了,脑子会怎么样?没想到这种事还真发生过。
据介绍,类似的事故发生于2012年,一个冰柜的故障导致150个大脑样本受损。当时正值五月,故障发生后机器也没有对温度上升发出警报,发现时已经晚了。而这样的损失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弥补,样本要重新积累。
总之,很佩服那些勇敢的捐献者,把自己的身体用于拯救更多的人。
其实除了美国,世界各地还有不少大脑银行。例如英国的Bristol大脑银行,打开冷库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样本:
还有丹麦的一家大脑银行,他们存了接近一万个人类大脑,大部分都是几十年前从精神病患者身上取出来的。
同时话说回来,如果按照末世电影中的设定,这种大脑银行应该算是丧尸的天堂了吧。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