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提起山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五岳之首的泰山,和人高马大的山东人。其实山东不仅山高人高,就连蔬菜都很高,尤其是在山东章丘,矮于 1.8 米的葱那是根本抬不起头……
在山东章丘,每年都会举办一届大葱种植评选,选出本年度最高的葱。今年的“葱状元”就是由章丘农民苗发勇种出的 2.44 米高的大葱,那可真是比姚明还要高上一些。
而在 2020 年,苗发勇更是种出了 2.532 米的大葱,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其实,山东不只有巨型大葱,还有半人高的大白菜、拳头大的樱桃……看到这里,肯定有不少人都会发出惊叹:这么高的大葱,是怎么种出来的?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01 品种是关键
传统上山东多数蔬菜品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大!
比如章丘大葱品种“大梧桐”植株高度可以超过 1.35 米,这是常规大葱品种植株高度两到三倍;种植面积最大的大白菜品种“义和秋”,植株高度可以达到 50 厘米,单个叶球重量超过 5 千克,妥妥的巨型大白菜。
饮食需求和地理特点共同造就了山东人对大个头蔬菜近乎执念的追求。
山东历来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山东省的总人口在 1949 年时为 0.45 亿,到 2021 年时增加到 1.02 亿。如何保障过亿人口的饮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培育农产品的时候,首要目标就是高产,出现各种巨型蔬菜也就不奇怪了。
您可能会问,广东同样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一点不输于山东,为什么广东菜摊上的蔬菜几乎都是袖珍类型的?
因为广东和山东的气候条件完全不同。
地处亚热带区域的广东,一年四季都有适宜蔬菜生长的条件,加上夏季气候炎热不适宜蔬菜存储,所以反倒是那些可以四季生产的小型蔬菜更受欢迎;而山东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侯,在没有大棚种植的年代,做好冬储菜的生产和储备,对于正常生活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产量高个头大的蔬菜,自然就成了更好的选择。
当然除了上述品种因素之外,造就山东蔬菜“身板”关键点就在精耕细作。
02 精耕细作的传统
山东有着悠久的种菜历史,中国古代最重要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就是山东青州益都人,这个地方就在今天的寿光市辖区之内。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述了大量蔬菜种植的方法,并且一直都是中国古代蔬菜栽培技术的参考。到今天,山东的蔬菜种植仍然延续着精耕细作的传统,这也是大个头蔬菜的必要条件。
首先要提供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对于大葱和大白菜这样的叶用蔬菜比较简单,直接提升土壤肥力,并提供适当的水分就好了。对于瓜果类的蔬菜,那操作就比较复杂一些,必要的时候还需要换根,用南瓜根当西瓜的根——在苗期的时候,把西瓜的芽嫁接到南瓜的根上面去。因为南瓜的根通常比西瓜强健且抗病,可以更好地持续提供水分和矿物质营养。
要想让蔬菜个头大,还要给蔬菜生长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我们在春末夏初的时候经常会吃到一种叫“小白菜”的蔬菜,它实际上是种植大白菜产生的副产品。为了保证白菜正常生长,必须除去多余的菜苗,才能保证大白菜的产量。
疏花疏果,是保证瓜果类蔬菜产量的必要操作,那些创纪录的巨大瓜果,都是疏花疏果的结果。在营养总量恒定条件下,一个植株上留的果子越少,每个果子分配的营养自然多。实际上,这也是提高水果品质的关键一步。
有时候,单纯依靠疏花疏果,还不足以为一个巨型果实提供生长必需的营养。这时就需要把多个南瓜或者西瓜蔓子嫁接在一起,所谓“人多力量大”,提供光合作用产物的叶子越多,果实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样就能得到更大的果实了。
03 巨型蔬菜记录
说起巨型蔬菜水果,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巨型南瓜。
其实 20 世纪初,南瓜的世界记录只有 181 千克。在随后的 70 年时间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进入 20 世纪 70 年代之后,这个记录又开始更新,在 1996 年的时候破了 453 千克,在 2012 年,出现了是世界上第一个重量超过 1 吨的南瓜,在此之后,最大南瓜的记录屡屡被打破。
近年来,巨型南瓜世界纪录仍然在不断上升。2021 年 9 月 26 日,意大利的 Stefano Cutrupi 收获了他培育的巨大南瓜,重达 1226 千克,这真的可以当南瓜马车了。
除了南瓜,还有人培育巨型胡萝卜、巨型西蓝花等蔬菜。
巨大胡萝卜,2017 年 9 月 9 日,美国明尼苏达州的 Christopher Qualley 种出了最重的胡萝卜,单个重 10.17 千克。
最大的西蓝花,1993 年,美国阿拉斯加州帕尔默的约翰和玛丽埃文斯种植的西兰花重 15.87 千克。这个记录保持至今,大概是现代人不喜欢吃巨大化的西兰花吧。
图片来源:Record Holders2013 年,由美国田纳西州的种植者克里斯·肯特种植的巨型西瓜,重量高达 159 千克。
到今天,种植巨型蔬菜的目的早已经脱离了实用需求,种出大块头的蔬菜只是满足人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市场上的多数蔬菜品种逐渐小型化,袖珍化,这不仅仅是因为小型化的蔬菜相对来说拥有更好的口感和烹饪便利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饮食结构和家庭成员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家更愿意选择大小适当,滋味丰富,口感上佳的品种。
作者:史军
审核:杨来胜 兰州市农科院 研究员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