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北大何怀宏、人大周濂等教授抖音直播间畅聊善恶 多角度解读道德与幸福
2022-12-23 11:30:56  作者:cici 编辑:cici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在这样一个网络社交、人机交互的时代,人类的善恶观是否有深刻的改变?道德和法律意义上的善恶有怎样的差异?12月21日晚7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携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哲学院教授周濂、刘玮,在@人大出版直播间以“道德与幸福:一场关于善恶的对话”为题展开对谈,从哲学、法学、伦理学角度解读道德与幸福的关系。

[MD:Title]

直播伊始,几位专家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分享了对善恶的不同看法。何怀宏从伦理学方向观察到,人们对于善恶的看法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他主张寻求一个基本的共识作为伦理底线,努力形成共识。何家弘从法学角度指出,关于善恶,法律必须给出明确的回答,即善恶应该是一个社会或者群体的行为标准,不应该是个人的行为标准。周濂则从哲学角度表示,对的事情不一定是善的,“对与善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张力”。

在分享了各自对于善恶的不同理解后,直播间的四位专家将关注点聚焦在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上。何家弘以《今日说法》里一个弟弟偷钱为哥哥上大学的案子为例指出,这个案件里比较难以界定的是哥哥的行为——哥哥帮助警察把弟弟给抓起来了,这种行为究竟是善还是恶?何家弘认为,正是这类案例的存在,提醒人们在立法时需要更深入地思考道德和善恶的边界,进而制定更好的法规惩恶扬善。

“我们会在道德上给予弟弟相当的同情,但从法律上来说,盗窃就是盗窃。”何怀宏指出,道德评价和法律规范有不一样的地方,道德会考虑人和人的处境、社会和制度的环境。此外二者起作用的手段也不一样,法律依据的是罪刑相应,而道德则是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不过,它们也有相通的地方”,何怀宏表示,法律必须要有一个道德基础才能够有效地执行。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面对来自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道德的挑战。对此,何怀宏提出,人类可能需要一种预防性的伦理、法律的规范,至少要有意识地提前设置一些禁区,“比如基因工程绝不能应用于生殖细胞等”。何家弘则以AI法官为例,表示不能让计算机代替法官,或者代替其他人的决策,特别是人类有情感、有伦理道德的思维分析。

在接下来的直播中,几位专家围绕“幸福”展开了更为深入的对话。周濂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到一种极乐世界,尽可能地避免任何意义上的痛苦,但这与人生真正的意义和幸福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他主张“用政治锁死科技”。何家弘则以读书考学和挣钱为例,表示“幸福在于过程,尽管有磨难,但我们在追求中能享受那种意义感。”

据悉,此次直播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抖音推出的人大社科公开课第10期。此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土地专家刘守英,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周飞舟、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奇渊等多位专家学者先后走进@人大出版直播间,和网友们畅聊土地问题、元宇宙、产业链等热点话题。

[MD:Title]

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的普及,越来越多人爱上在抖音“搞学习”。《2021抖音数据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已有92%的全国“双一流”高校入驻抖音,全年高校开播场次达14463场,网友观看公开课总时长超过145万小时。在抖音,原本被局限在书本和课堂里的知识,得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惠及更多人。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文路

文章内容举报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