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昨天,我们向大家科普了关于抗原检测的实操问题(戳我了解),有很多读者都表示有一些焦虑——在各地陆续推行“非必要不做核酸”之后,大家在囤药的同时也囤了一堆试剂盒,以至于各大药店纷纷宣告缺货。
所以,到底要不要买新冠抗原试剂盒?怎么使用?本文将稍作探讨。概括来说,关键建议是:
抗原试剂盒可以考虑买,但不是必须买;
出现疑似新冠症状了才用,而不是日常自测。
01、抗原试剂盒社会功能不同于核酸检测
抗原检测也好,核酸检测也罢,说起来都是新冠检测,所以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它们都是检测一个人有没有得新冠。这种说法不算错误,但不够精确。
从检测原理来说,以前我们排队去做的核酸检测,是用复制扩增的办法来检测病毒的核酸片段。相对应的,它有两个特征值得注意。一是可以检测到极微量的核酸物质。理论上,只要有一颗病毒的核酸被采样捕捉到,就有可能通过复制扩增被机器识别出来。这样导致的结果是核酸检测会存在假阳性。
比如你刚接触过被新冠病毒沾染的桌面、空气,此时你口腔里有极微量的病毒,不足以让你感染,却足以让核酸结果呈现阳性。还有检测实验室里可能会存在样本的污染,也会导致假阳性。所以,核酸测出阳性不代表这个人就是新冠感染者。
二是核酸检测只针对特定的核酸片段。即使新冠病毒裂解成蛋白质与核酸,即使其中的核酸又进一步裂解成一段一段,只要核酸检测识别的特定那一小段保持完整,仍然有可能被被检测出阳性。
比如你感染新冠后已经康复多日,身体已不再排出新冠病毒,但仍可能残留未被完全降解的核酸片段,继而被测出复阳。所以,核酸测出阳性不代表这个人处于可传染他人的状态。
再来看抗原检测试剂盒,它测的是大量新冠病毒的蛋白质外壳,也对应着一个特征。抗原检测必须有大量病毒存在才能被检测到。因为没有复制扩增的过程,试剂盒上最终的显色结果只能靠样本采集到的病毒来实现,如果仅有极少量病毒存在,是不足以形成两道杠被人眼识别到的。
实际上,在新冠感染的初期和后期,尽管患者呼吸道内存在病毒和病毒片段,但也只能测出弱阳性或者阴性,因为病毒量不够。所以,抗原检测阳性代表这个人呼吸道不仅有新冠病毒,而且有大量新冠病毒,正处于病毒复制的活跃期。正是基于上述不同的特点,核酸检测与抗原试剂盒检测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并不相同。
核酸检测的社会功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为潜在的病毒接触者,是否有潜在的传播风险,测核酸是为了阻断病毒在社会面的传播。而抗原试剂盒的社会功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处在新冠感染期,以便针对性采取治疗、护理或者自我隔离的措施,更多依靠自己的主观选择。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国采取进一步优化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后,抗原检测试剂盒就开始承担起主要的新冠检测工作。
02、抗原试剂盒存在的意义
试剂盒选购前提是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场景,不能像之前全员核酸那样每天拿试剂盒自己测一遍来自证清白。
首先,抗原试剂盒应该在出现了疑似新冠感染症状后再用。
世界上不止新冠一种疾病,能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更不止奥密克戎一种病毒。当你出现发烧、咳嗽、咽痛等症状时,有一定可能是感染了新冠,但很多可能是感染了鼻病毒、流感病毒、RSV病毒、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等等常见病原体。
普通人是很难分辨这些感染的差别的,这时候你可以选择用新冠抗原试剂盒来测一下,来判断感染新冠的情况,以便根据感染情况进行治疗。
毕竟新冠是自限性疾病,轻症的新冠也不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只需要针对性缓解症状让自己舒服一点就好。
如果发烧得厉害,可以考虑吃点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干咳得难受,可以请医生开点右美沙芬;如果鼻塞得厉害,可以考虑用生理盐水喷雾来缓解。再有能做的就是多喝水、多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其他的真没有别的可做了。
如果有条件,建议还是可以居家自我隔离,在单独的房间休息,尽量避免外出和接触家人,这是对所有上呼吸道感染通用的建议,在新冠大流行期间更有现实意义。
然后,抗原试剂盒可以帮助你监测疾病的进展。
如果你出现了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并且第一次测出了抗原阳性,那么休息两天之后可以再测一次。这时如果显示弱阳性或者阴性,说明身体里的病毒载量已经降下来,疾病正在好转之中。如果还是强阳性,那就再等两天再测,只要没有明显恶化,就不用着急去看医生
这就是为什么说即便要买试剂盒,不需要买很多。
如果你不想买试剂盒也没问题,因为奥密克戎相比其它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来说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对症缓解的药物与方法基本是一样的。
03、总结
总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但是不必买很多试剂盒天天测。
一来这检测要拿棉签深入鼻腔,本身就有一定的风险,至少是不舒服啊,咱没必要自己为难自己,还凭空增加焦虑。
二来,给有需要的人留出产能来,咱买回去用不上的东西囤那么多也没必要不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