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11月11日,据“上海航天”消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首次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提出了一套基于“再利用、再入、延寿和净化”四位一体的“太空环境治理体系”建设理念。
并设立“有效太空治理”主题展区,展出了可用于“延寿”的补加服务飞行器和用于“净化”的离轨帆,相关技术成果均已得到成功实践与应用。
据介绍,对于一部分卫星来说,“生命结束”并非自身故障所致,而是携带的燃料不足,随着燃料的耗尽,卫星无法继续实现姿态控制、轨道维持等功能。
不得不选择进入大气层焚毁,或变成太空垃圾,也就是说,燃料的储备直接决定着一颗卫星的寿命。
2017年4月,我国成功突破“太空加油”技术,意味着通过在轨燃料补加可实现为寿命末期的卫星延寿的能力。
此次参展的“补加服务飞行器”,就可用于为燃料耗尽的卫星提供燃料补加服务,是可延长卫星使用寿命的“移动加油站”。
在接到补加服务请求后,补加飞行器将通过地面发出指令前往待补加卫星的附近,利用机械臂与目标连接形成组合体,接通补加管路后为目标卫星补加燃料。
一颗“急需救助”的卫星只需补加50千克燃料就可以延寿一年,而展出的补加飞行器可一次性携带1.3吨燃料,按此测算,一次性可为26颗卫星补充燃料。
本次参展的“低成本通用接口卫星离轨装置”(简称“离轨帆”),是一种空间展开薄膜结构,收拢状态小巧。
对于轨道高度在600公里以下的微小卫星,该离轨帆可与卫星一同入轨,在卫星寿命末期展开,通过展开的“帆面”增大受力面积,借助大气稀薄的阻力缓慢降速,最终被地球引力拖入大气层焚毁,让出宝贵的轨道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