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自1981年缸中之脑这个概念被提出,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一切都可能只是泡在营养液中的大脑被电极和药物所控制看到的幻象。
但谁能想到,在几十年后的今天,现代科技却让我们发现这种概念并非只存在于想象之中。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团队Cortical Labs在神经科学期刊Neuron上发表了一份惊人的研究成果。
他们将一小碟,大约80万个人脑细胞放到了培养皿当中,并且成功教会了脑细胞玩电子游戏。
这听起来有点牛,脑细胞没有手也没有脚,更听不懂语言指令,研究员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让其完成打游戏这么复杂的操作的?
这还是要从整个研究的开始说起,既然是研究人脑,那么人脑细胞的获取自然是绕不开的一关,但直接挖活人脑子这件事儿既不合法也不合伦理,另辟蹊径是唯一的选择。
最终,研究员们选择亲手「培养」一波人脑细胞:具体就是利用诱导的方式,让多能干细胞 (hiPSC) 分化为皮质神经元细胞,然后再拿来进行培养繁殖。
这听起来很复杂,其实也真的蛮复杂,不过我们只要知道反正最终拿到了符合研究要求的细胞就是了。
与此同时,研究团队还培育和繁殖了一波小鼠的神经元细胞,这样可以和人类的做一个对比,看看即便失去本体,人类的细胞是不是还是比小鼠的细胞更聪明。
随即,这一小碟脑细胞便被安放到一块非常精密的高密度微电极阵列上和硅基电路板结合,在这里,电流信号的微弱刺激将会是它们学习玩游戏的主要方式。
脑细胞们玩得游戏也是大有来头——号称电子游戏的鼻祖《Pong》。
这游戏玩法非常简单,粗线为球拍,屏幕中的光点为球,为脑细胞设置的单人版只要保持每次都在球弹回左边时接住它就OK,如此循环往复,没接住就算失败。
游戏开始后,电极的刺激效果会让脑细胞以为自己就是游戏中的球拍。
每个小方块都是一个电极,他们的浮动就代表着脑细胞在运作。
接住球时,研究员们会用有组织的电流刺激脑细胞,漏接时则用混乱的电流,几番调教之下,脑细胞果然在游戏中愈发上手。
只用了大概5分钟,人脑细胞就完全掌握了游戏方法,相比强大的AI DeepMind面对这个游戏花的几千次,几十分钟的学习成本,人脑显然更胜一筹,与对照的老鼠相比那更是稳赢。
不知道和埃隆·马斯克也会玩同款游戏的脑机接口猴子比起来,会是谁比较厉害。
总之,谁能想到,这么一小碟子从血肉之中分离培养出来的东西,通上电就能玩懂乒乓球打砖块这种东西?
据研究人员称,它会以为自己就是那上下移动的球拍,并且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动作。
这番言论不由得让网友们脑洞大开,有的评论着实让人细思极恐。
想象一下你早上起来发现自己就是那个球拍,打着一场无穷无尽的乒乓球赛。
有人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玩《Pong》时,自己的脑细胞是不是也是这样学会玩游戏的。
有人甚至开始羡慕那一摊脑细胞,因为它们只用打球,其他什么都不用考虑。
黑客帝国的世界,是不是就从这「碟中之脑」实验开始的呢?
但无论怎样,Cortical Labs的研究员们表示,这项研究的确只是个开始,他们说之后还会用酒精和药物来测试人脑细胞在《Pong》中的表现,同时还和生物伦理学家共同合作,以确保他们不会意外搞出一个有自我意识的大脑以及其他的伦理问题。
研究员们更长远的目标,则是把活体生物神经元与传统硅集成电路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芯片新物种,不过这种科技和生物结合的电子生化人,到底是算工具,还是生命呢?
(文中图片素材来源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