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8月20日凌晨1时37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五号04组卫星(A星、B星、C星)。
这看似平常的一次发射任务,实现了中国长征系列火箭连续103次发射成功,打破了此前的102次纪录!
同时,这也是长二丁火箭自1992年8月9日成功首飞以来的第62次飞行,发射成功率100%,无愧“金牌火箭”之名。
从1996年10月20日长二丁火箭成功发射第17颗返回式卫星,至2011年8月6日长四乙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二号卫星,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连续102次发射成功,历时15年。
2020年5月5日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又创下了103次新的连胜纪录,仅用时830余天(2年3个月),平均每8天发射一次,还创造了一天内连续2次发射成功的新纪录。
这一时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200多个航天器安全送入太空,包括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等等。
其中,长征八号遥二火箭“一箭22星”发射成功,树立我国一箭多星发射新标杆;
“问天”实验舱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单体航天器,重约23.2吨,由长征五号B遥三火箭托举升空;
长征五号B、长征六号改、长征八号等新型号成功首飞,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逐渐完善,覆盖低、中、高不同轨道和各种类型航天器。
迄今为止,长征系列火箭已经执行433次(包括本次)发射任务,先后把700多个航天器送入太空。
当前,中国航天已经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今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了50次以上的航天发射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表示,始终坚持把成功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始终坚持把变革作为高效率完成任务的重要途径,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航天强国建设的第一资源。
可靠性方面,航天科技集团系统推进航天精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型号队伍从单机、系统、总体多个层次,从设计、生产和管理等多个维度开展可靠性薄弱环节治理。通过对老产品“再分析、再设计、再验证”,利用数字化与先进仿真手段,针对薄弱环节从根源上改进,通过系统优化和技术升级,消除单点故障隐患,提高单机固有可靠性和系统整体可靠性,确保运载火箭质量不断提升。
安全性方面,型号队伍从制造工艺、发射操作、残骸落区、离轨钝化等着手,消除制造工艺环节的危害因素和安全隐患,利用无人值守相关技术提高操作发射安全性,通过制导改进等方法有效缩小残骸落区范围,采用离轨帆等技术进一步减少太空碎片,使高密度发射更加安全可靠。
入轨精度方面,型号队伍开展多项专题研究工作,迭代制导方法逐步成熟,北斗导航逐步应用,飞行故障诊断与重构技术使火箭飞行更加智能化,为火箭入轨精度提供了有力保障。
航天科技集团还对国内外运载火箭的研制、发射价格等情况开展了调研分析和专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靠性高、性价比优,仍具有竞争优势。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无论执行高轨、低轨任务,价格均远低于国外“宇宙神5”“德尔塔4H”等一次性运载火箭。
即使与美国SpaceX公司可重复使用的猎鹰9火箭相比,执行低轨任务的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发射价格也与其相当,执行高轨任务的长征三号乙、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的发射价格仍低于猎鹰9火箭。
当然,通过重复使用技术,猎鹰9火箭成本大大降低,其市场价格还有较大的降价空间。
下一步,航天科技集团主要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研发,早日实现重复使用技术的工程应用;
二是加快重型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论证,早日实现百吨级运载能力,大幅提升我国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
三是针对现役运载火箭持续开展性能提升、流程优化、产品统型、成本控制等工作,稳步提升现役运载火箭的效率和效益,为各类航天器提供高质量的发射服务。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