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体重6000吨、活了上万年的奇迹之树:最终却被慢慢吃掉
2022-06-05 18:06:51  出处:科普中国  作者:李庭 编辑:万南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植物,在地球上随处可见,我们与它的关系也息息相关。

提起植物,在你脑海中首先会出现什么?

道路两旁笔直成荫的杨柳树,还是美化办公家居环境的那些小绿植?

今天(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们要介绍三种植物:

第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树——潘多颤杨林

第二个是身边很常见的银杏

第三个是拇指大小的“侏儒”睡莲

但你知道吗?这些美好的植物正在慢慢消失……不要等它们灭绝了,我们再以抱歉的方式重新认识它们。

活了上万年,体重6000吨的这种树正在被慢慢吃掉

在美国犹他州有着这样一种世界上最大的树——潘多颤杨林,称其为美国的40大奇迹之一。

这种树和其他树不太一样,并非单株个体,而是一片颤杨林,里面所有的树木由一株雄性颤杨无性繁殖出来。这些树木的树根全都盘根错节,绵延43.6公顷,拥有47000多株树干,形成一片巨大的颤杨林。

由于所有树根相互连接,且又来自同一个祖先,每棵树木的基因都相同,所以从生物学角度上看这整片颤杨林就是一棵树。

据研究发现,潘多颤杨林已存活14000年,体重约为6000吨。至今没有任何树木能和它相提并论,从这个角度来说,潘多颤杨林是地球上最大且活得最久的树。

潘多颤杨林是自然史上的一个奇迹,已在其自身树林里构建起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尽管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了保护,但规模仍在不断缩小:

林内生态系统不平衡

随着世界的发展,砍伐树木、占据林地和捕猎动物等人类活动也日益增多。一些害怕人类的食肉动物被迫迁移,其余的食肉动物也陆续被人类捕杀,而失去了食肉动物的威胁,食草动物的数量便快速增多,导致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的数量无法处于平衡状态。

而食草动物由于数量过多,潘多颤杨林里的有限的植被根本无法满足,于是很多刚长出来的幼嫩树苗很快被吃掉,从而导致潘多颤杨林?几乎无法长出新的树木,林内传承出现断绝。

自身抗病能力不佳

潘多颤杨林里面所有的树木都是由一株雄性颤杨无性繁殖出来的,林内其他树木长时间以来,在很大程度上都保持了与这株母体雄性颤杨相同的抗病能力,这些树木很难使得自身的抗病能力也跟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一些植物病害变异后危害能力更强,不断侵袭潘多颤杨林,导致树木逐渐枯萎死亡。

复杂的气候变化

潘多颤杨林在14000年前就已经存在,而那个时代正是地球末次冰期,气温极低,环境严寒。

潘多颤杨林正是在这种寒冷的气候生长壮大,早已适应了当时寒冷的气候环境。

然而如今由于工业发展过快,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导致产生气候变暖等复杂气候。而长时间适应了寒冷天气的潘多颤杨林会很难适应这种复杂的气候,导致很多树木无法继续生长,逐渐老化死亡。

如此常见的银杏树,为什么说它濒危了?

从生物分类上看,根据进化关系,很多生物在演绎过程中都存在亲缘关系,会有同纲或同目的物种。

然而银杏在纲目科属种的生物分类上,只有银杏一个类别,与其他的植物都不存在任何的亲缘关系,属于“独门独户”植物。

一旦人类没有保护好银杏,导致其发生灭绝,地球上再无其他植物可以代替银杏,因此,银杏极为稀缺。

此外,濒危植物的判断标准不能单单从物种的存在数量上看,更要看物种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野生种群的分布情况。

尽管银杏树很常见,但绝大多数都是人类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栽培的,比如扦插和分株等,以无性繁殖的方式繁殖的银杏很大程度上都保留了母体的基因及性状,其后代的基因和性状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从整体上看,还是只有一株银杏树。

很多科学家长时间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寻找,都极少发现有野生银杏种群的存在,由此可见,银杏基因遗传多样性可能已经的走上了灭绝之路,因而银杏也成为了濒危物种,亟待人类保护。

拇指大小的“侏儒”睡莲,也挣扎在灭绝的边缘

“侏儒”睡莲也叫卢旺达睡莲,起初该物种只生长在非洲卢旺达一个山谷温泉里,所以也被成为“温泉睡莲”。

1987年时,一名德国植物科学家在当地进行植物科研考察任务,偶然间发现了这个新睡莲物种。

卢旺达睡莲是世界上体积最小的睡莲,其叶片的的直径最短只有1厘米,开的花极小,甚至可以放在手指尖上,而同样是睡莲的王莲的叶片直径最长却能达到3米以上,与此相比,卢旺达睡莲显得十分的娇小。

体重6000吨、活了上万年的奇迹之树:最终却被慢慢吃掉
微博截图

与其他睡莲栖息地不同,卢旺达睡莲喜欢生长在水分充足,但又带有泥土的潮湿地带,同时该睡莲也是目前记载到唯一已知可生长在泥土的睡莲。它的花色为白色,雄蕊为黄色,直立于叶面数厘米之上,颇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高贵之气。

然而在2000年,由于卢旺达当地居民为了农业灌溉,无规划的将提供给卢旺达睡莲生长的水源截断,导致唯一能够生长卢旺达睡莲的栖息地的水源逐渐枯竭,缺少了水源,许多野生卢旺达睡莲纷纷死亡,以致于卢旺达睡莲再无野生品种。

因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将该物种列为野外灭绝。幸运的是,在灭绝前,已有科学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集了多个样本,进行人工栽培。

不过其繁衍工作一直不顺利,许多科学家做了无数尝试,最后通过改变水中气体浓度的方法进行培育,终于将卢旺达睡莲从灭绝的边缘挽救回来。

潘多颤杨林、银杏和卢旺达睡莲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缩影,地球上还有很多自然宝藏正因生态环境被破坏离我们而去,有的甚至已经灭绝。

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从你我做起。

(本文专家:李庭,植物保护专业硕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本文审稿:史军,植物学研究员,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

责任编辑:万南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树木#生态#环境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