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5月19日,由腾讯携旗下腾讯医典,与《NEJM医学前沿》(《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独家授权的中文数字媒体) 共同举办的2022腾讯医学ME大会正式线上揭幕。大会邀请国内顶尖医学科学家共聚,围绕肿瘤防治、风湿免疫病缓解、心梗急救等热门领域,揭秘最新医学进展,以科普助力全民健康。
前临床医生、腾讯健康高级副总裁、腾讯医典负责人吴文达会上发表《数字医学科普,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的一剂“良方”》主题演讲。他表示:在技术推动着医学发展的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在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通过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传递医学科普,不仅可以在人们的心中种下健康素养的种子,还能将健康管理落到实际行动上,让科普成为个人的“定心丸”,成为医生的“长效处方”,成为社会的“防护网”。
“但医学科普也充满挑战,涉及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见效周期长;而且与人本身基因里的偏好相悖,因而长久以来就像顽疾,难以解决。”为此,腾讯医典通过权威内容建设、社交化用户触达、服务体系衔接三个方面,化解这一难题。
吴文达表示:希望以腾讯医学ME大会为契机,与更多机构、组织合作,共同探索互联网科技与医学的融合,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提供一剂“良方”。当每一个“我(I)”,汇聚成“我们(we)”,才能协力完成从“疾病(illness)”到“健康(wellness)”的转变,实现健康中国。
以下为吴文达演讲全文:
各位嘉宾、线上参会的观众:
大家好!
首先感谢今天的各位专家,通过ME大会,为我们带来权威、专业的医学知识。让更多人知晓:原来通过有效的防治,宫颈癌是有可能被彻底消除的;原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药物控制,10个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个可以预防。
技术的进步,推动着医学的发展,使得急性传染病、器质性疾病带来的威胁大幅降低,慢性病已经占到总疾病负担70%以上。因此,医生的思路也在转变,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这一转变过程中,老百姓变成了身体健康第一责任人。比起得病后的主动求医问诊,掌握健康知识、积极管理健康,变得更加重要。所以,医学科普就好比一张治未病的“长效处方”。越来越多的医生参与医学科普创作,把“治未病”的知识交给公众,帮助老百姓守好自己的健康。
我们常常在思考,如何更有效运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传递医学科普,不仅要在人们的心中种下健康素养的种子,还要帮助健康管理落到实际行动上。
作为一位前临床医生,科普是一对一跟病人解释疾病和治疗方案;作为一位前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者,科普是如何写好新闻稿。现在又是“互联网+医疗健康”中的一员,我想分享一下如何可以更站在大众的角度,来思考数字化医学科普的价值。
第一,个体遇到健康问题时,科普要成为“定心丸”。
首先,举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例子,就是感冒。据统计,每个人一生平均会得200次感冒。人们得了感冒后会怎样处理呢?根据WHO一项调查,60%以上受访者认为抗生素可以治疗感冒。
然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除了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一般人得了感冒,并不需要特别的治疗,靠自身免疫力就能恢复和痊愈。所以,“吃药七天好,不吃药一周好”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其实,正确的科普知识,能让人们在面对疾病时更加从容:得了感冒,首先充分休息、多喝水,而不是急着往大医院跑;如果感觉鼻塞、咳嗽比较不舒服,可以通过一些非处方药,比如解热镇痛药、镇咳药来缓解症状,但一定要记得,不能吃太多,重复使用的话会导致用药过量;最后,只有出现严重脱水等情况,才需要考虑输液,否则慢慢喝口服液也可以。这也是腾讯医典里面关于“感冒”的知识点描述。
有了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患者形成更好的自主管理意识,也能降低去医院排队交叉感染的几率,同时也缓解了医生、医院服务系统的压力。所以,分级诊疗真正的“第一环”,甚至都不是社康中心,而是个人健康素养。
另外,《北京大学学报》曾经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提升个体的健康素养水平,对于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信息引导体验和人文关怀体验受健康素养影响最大。
所以,不仅单一疾病的科普常识,也包括挂号、主诉、确定治疗方案等就诊常识,都应该成为个人健康素养的一部分,成为个人面对健康问题时的“定心丸”。
第二,在治疗过程中,科普要成为医生的“长效处方”。
一方面是对小病的过度警戒,而另一方面,许多慢性病患者却普遍存在治疗及用药依从性不足的问题。
再用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事物——医生的处方来举例。很多人一想到医生,就想到字迹潦草的处方单。我自己也写过,有时候写完自己也看不清楚。这背后也是因为医生门诊时间非常短暂。医生经常要一边向患者询问基本情况,解释病情、用药事项,一边开处方。虽然处方单都会包含具体药物用量、频次、服用方式。但很多患者,尤其是慢性病患者,由于缺乏足够重视和认识,用药时会“大打折扣”。我们常常会有一个说法,就是 “三个月魔咒”。再好的药,也没有一个患者用药时间能稳定超过三个月。
患者的依从性差,带来的后果是很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效果不佳。就心血管病的控制效果而言,我们看到近年来中国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在上升,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和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高”疾病管理不佳有关。
这里也存在一个严重误区——很多高血压患者经常是血压一降到正常水平,就会停药。但他们不知道,服用药物不仅仅是为了降血压,还能够降低急性心脏病的发生。擅自停药,很容易造成病情反复,而且还会增加死亡风险。
因此,对于医生而言,在开出实体处方外,补上一剂科普处方十分有必要。疾病成因、病情发展、用药知识,让患者对治疗有正确的理解,依从性更高;此外营养、护理等生活事项的叮嘱,对于提升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也有很大的好处。
第三,面对公共卫生威胁,科普要成为社会的“防护网”。
除了个体价值、医生诊疗价值之外,放在更广泛的大众群体、公共卫生视野中,对科普的价值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国为研制疫苗投入了巨大努力。因为疫苗是降低感染,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的最有力武器。但是,很可惜,非科学、不理智反疫苗观念一直存在。在全球,因为错失宝贵的疫苗接种黄金时间,一波波的疫情来袭,不仅让老年人、长期病患者、孩童等高风险人群处于危险之中;也因为大量确诊病例的出现,让医疗服务系统面临严重的挤兑压力。每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也对医疗服务系统的承载能力产生间接影响。
个体健康行为的公共性在控烟行动上也有重要的体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吸烟一度被认为是很时髦的事情。在政府、烟草公司、烟民的观念拉锯战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源于一项标志性研究——揭露二手烟对非自愿吸烟者的伤害。根本上改变了关于吸烟权不一的讨论,吸烟也从潮流先锋成为全民公敌。
因此,健康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公众科学认知的建立可以在应对重大健康问题时,形成坚实的“防护网”,最终每个人都从中受益。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是保障居民健康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个人在遇到健康问题时,正确的科普引导可以省去不必要的精力成本。医生为患者提供治疗时,有效的科普连接可以提升依从性、减少复发。公众卫生层面,科普可以让医疗资源得到更好的分配和使用。
但医学科普也充满挑战。健康教育涉及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多个角度,见效周期长;科学上所倡导的健康习惯,往往与人本身基因里的偏好相悖,比如对高热量、重口味食物的喜爱等等。因此,提升公众健康素养长久以来就像“顽疾”,难以解决。
那么,从腾讯角度而言,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方子来化解这个难题呢?接下来我想从内容、渠道和服务承接三方面,分享一些我们的尝试和做法。
首先,以权威内容建设互联网医学科普,让良币驱逐劣币。
在科普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谣言比科学跑的快。因此,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互联网上构建权威医学知识库,让权威医学科普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跑过谣言。这也是腾讯医典成立的初衷,让科学在互联网上扎根。
为此,我们沉淀下来一整套严格的内容生产流程。还原真实医疗、生活场景进行内容规划,聚合权威医学专家进行内容生产,再由医生和编辑进行多重审核,并根据最新医学进展和用户反馈,不断迭代。目前,腾讯医典已与5000多名院士专家、临床医生合作,建立了涵盖85%以上常见疾病和症状的权威知识库。
为了让专业知识更生动,降低大众认知门槛,我们也在内容形态上做了很多尝试和探索。首先,将高深的知识转化成用户听得懂、能记住的语言,比如“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种朗朗上口的方式,讲述吃头孢类药物喝酒的危害。我们还通过医生直播、患者故事的形式,让科普的传递不再只是冷冰冰的专业术语。腾讯医典会定期组织医生参与直播,涵盖心血管、肿瘤、内分泌等多个领域。我们也开创性地使用医学插画、3D视频方式,降低用户的理解门槛,制作了18000多张高质量医学插画、几百支3D科普视频。
这些内容很多已经被医生自发应用到了线上诊疗、线下查房等场景,出现在医生和患者的日常沟通中。我们期望让权威的声音真正被听到,用理性的科普驱逐蹩脚的谣言。
其次,构建社交化连接,帮助医生打造科普朋友圈。
互联网跨越时空的连接作用,也为医生随手开出“科普处方”提供了场景和可能。
上海市肺科医院的一位胡医生告诉我们,互联网科普已经成为他工作日常的一部分。目前他在全网积累了400多万粉丝,相当于一座中小型城市的人口。通过线上科普,他得以帮助很多肺部小结节焦虑患者结束了长达几个月的失眠。而他的线下门诊,经常像是一场粉丝见面会。科普不仅帮助他更有效解决患者问题,也建立了和患者的信任感。
胡医生的故事让我们很受鼓舞。未来,腾讯医典一方面将通过实用工具,和素材模版的提供,帮助医生拿起手机,就可以快速做科普,大大降低创作门槛。另一方面,在科普内容传播层面,不同于以往流量导向、算法推荐、打造“网红”的模式,我们希望回归科普传递本源,帮助医生从身边的患者做起,建好自己科普朋友圈,基于小程序、视频号等社交化连接,从专业医生的视角出发,将他们认为最需要告诉患者的知识进行讲解,帮助医患之间形成更紧密、良性、有价值的连接,让专业医学的力量,浸润每个人的日常。
再次,将知识内嵌入公共卫生服务,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
当医学科普与公共卫生结合,常常会起到“空军”式的覆盖效果,有效提高大众参与。
在健康中国行动中,提高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被列为重要目标之一。当我们将体系化的知识图谱与癌症防治相结合时,可以帮助患者更清晰的理解诊疗过程,做好自我管理。
正如乔友林教授的介绍,宫颈癌是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我们也与乔友林教授团队在宫颈癌高发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带,进行试点。组建区域网络阴道镜筛查服务系统,以AI的方式,助力提升基层医院筛查技术水平。
在“消除宫颈癌”这样的公共卫生行动中,科普同样也可以融入其中,成为推动疫苗接种、筛查和治疗的知识引擎。
科普可以成为面向大众的“宣传单”,有效推动目标人群的参与意愿,以及HPV疫苗的接种。科普可以成为被基层乡镇医生快速掌握的“听诊器”,直接推动高危人群参与筛查。在检查过程中,科普可以详细解释各种筛查手段,提升公众配合度。在治疗过程中,以插画和3D视频方式,解释不同化疗、手术方式,以及公益项目信息的提供,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获益,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
最后,我们也希望以腾讯医学ME大会为契机,与更多机构、组织合作,共同探索互联网科技与医学的融合,为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提供一剂“良方”。当每一个“我(I)”,汇聚成“我们(we)”,我们才能协力完成从“疾病(illness)”到“健康(wellness)”的转变,实现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