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近期,英国、美国、加拿大、葡萄牙、西班牙、瑞典、意大利等欧美多国,纷纷报告出现猴痘确诊或疑似病例,截止19日已经有至少29例,尤其是英国病例数量迅速翻倍。
资料显示,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发生于非洲中西部雨林中的猴类,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偶尔可使人类受感染,在人身上的症状与曾经的天花类似,但病情较轻。
1958年,猴痘首次在被饲养用于研究的猴群中发现,但第一个人类感染猴痘病例在1970年才被记录。
2017年,尼日利亚时隔40多年后重新出现猴痘,迄今累计报告超过450个病例,并且至少有8个已知的境外传播病例。
猴痘病毒和天花病毒、牛痘病毒属于同一个病毒组,可以通过直接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体液、呼吸道飞沫、粘液等,但需要与感染者密切接触,传染性远低于天花病毒,普通家用消毒剂可以杀死猴痘病毒。
天花已经在1980年被消灭,而猴痘仍然在非洲西部和中部等部分地区散发,但近年来在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也出现了相关病例。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称,出现在欧美的病例,通常与跨国旅行、跨境动物交易有关。
猴痘感染后的潜伏期约7至14天,最初的症状通常类似于流感,如发烧、寒颤、疲惫、头痛和肌肉无力,而后淋巴结开始肿大,这是“将猴痘感染与天花区分开来的一个特征”。
感染者面部、身体表面会出现大面积皮疹,包括口腔内、手掌、脚底。引发疼痛的痘痘呈珍珠状凸起,充满液体,周围皮肤通常呈圆圈状泛红,病变最后结痂,并在两到三周的时间内痊愈。
针对猴痘的治疗通常是支持性的,因为没有特定的药物可用,但有疫苗可以用来预防。
有报道称,在出现猴痘确诊病例后,美国已经订购了1300万剂由德国巴伐利亚北欧公司生产的猴痘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