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1月21日,追问研讨会第七期召开,4位科学家围绕“睡眠与觉醒的神经机制”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此次研讨会由麻省理工学院Robert Desimone实验室博士后苏怡汀主持,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黄志力、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徐敏和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虞燕琴担任报告和讨论嘉宾。
在主题报告环节,黄志力教授介绍了睡眠觉醒的转换与维持的神经环路及机制。从睡眠的五个功能(能量的恢复、清除大脑代谢废物、提高免疫力、记忆存储和记忆巩固、生长发育)出发,黄教授主要介绍了他们在觉醒核团方面的工作,例如对腹侧苍白球和下丘脑室旁核的研究。
哺乳动物基底前脑( basal forebrain,BF )在控制睡眠和觉醒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我们对其潜在的神经机制仍然知之甚少。徐敏研究员分享了其团队对基底前脑机制的研究,他们发现基底前脑存在一种神经活动依赖的快速腺苷释放,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控制腺苷释放里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谷氨酸能神经元可以大幅度降低胞外腺苷的积累,动物的觉醒时间大幅度增长。
虞燕琴教授重点关注睡眠与情绪的神经环路与机制,例如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对睡眠觉醒的调节。在睡眠功能的研究方面,他们探索了通过诱导睡眠促进小鼠的记忆巩固。在睡眠对情绪的调节方面,他们的研究则发现慢波睡眠可能是调节压力的一种自然的方式。
在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交流了对“一生中睡眠时长的改变是由什么机制调控”“不同物种的睡眠模式是否能看到睡眠进化的痕迹”“睡眠和学习记忆的关系”等问题的看法,并回答了在线观众的进一步追问。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