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5月26日,以“时空数据,赋能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江西南昌盛大召开,这也是北斗系统提供全球服务、进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后举办的首届年会。
在年会召开之际,最新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报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情况,第二部分应用推广,第三部分国际合作。
报告指出,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广泛进入大众消费、共享经济和民生领域,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截至2020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
系统层面来看,目前在轨服务卫星共计45颗,包括北斗二号卫星15颗,北斗三号卫星30颗,健康状态良好,在轨运行稳定。
截至今年3月,空间信号质量方面,北斗卫星实测信号功率谱谱包络保持一致,信号质量良好,符合接口控制文件要求。
空间信号精度方面,北斗系统空间信号测距误差(SISRE)均值为0.42米。
坐标基准与时间基准方面,北斗时与国际UTC时差偏差保持在26纳秒以内,北斗坐标框架与国际ITRF2014坐标参数精度一致性保持在3厘米以内。
目前,北斗系统提供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类、七种服务,包括:面向全球范围,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GSMC)和国际搜救(SAR)三种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SBAS)、地基增强(GAS)、精密单点定位(PPP)和区域短报文通信(RSMC)四种服务。
应用层面来看,北斗系统已全面服务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救灾减灾、农林牧渔等行业,融入电力、金融、通信等基础设施。
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增速继续加快,达到4033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增长约16.9%,完成“十三五”目标。
截至2020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达到亿级规模,季度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0亿台/套;2020年国内厘米级应用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高速增长,突破100万片。
随着北斗+5G两大基础设施的彼此增强、相互赋能,促进融技术、融终端、融平台、融数据、融服务发展,北斗系统应用模式将更加丰富。
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我国卫星导航位置与服务总体产值翻一番,突破万亿元大关,全球市场份额翻一番,北斗产业化向更宽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
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去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标志着北斗系统全面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