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从京东Q4财报解读供应链价值 库存周转33天领跑全球同业
2021-03-11 19:14:02  作者:子莹 编辑:子莹     评论(0)点击可以复制本篇文章的标题和链接

3月11日,京东集团(纳斯达克股票代码:JD;港交所股票代号:9618)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2020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净收入为22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4%, 2020年全年净收入为7458亿元人民币,其中净服务收入占比首次超过14%。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4.719亿,全年净增了近1.1亿活跃用户。

除了收入、用户等核心指标的高质量增长,财报显示,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降至XX天,再创历史新纪录。库存周转速度是零售业最核心的指标之一,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已达世界级水平。公开数据显示,全球零售业以运营效率著称的Costco,库存周转天数也在30天左右,但Costco仅管理几千个SKU(商品数),而京东自营商品超500万SKU;沃尔玛和亚马逊的库存周转天数均超过40天,而沃尔玛管理的SKU仅为数万个。

过去十几年,京东在大量行业积累和技术突破的基础上,构建了全球领先的供应链基础设施,不仅实现了自身高效率的运转,还向全社会、全行业开放了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技术和服务能力,帮助更多客户与合作伙伴提质增效,助力各行各业数智化升级,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最稳定且效率最高的零售供应链体系

从2012年以来就将库存周转天数稳定在40天以下,到2020年底的34天,再到现在的33天 ,可能在外界看来“没有那么了不起”的几天时间,对于供应链行业,对于上下游的大量企业来说,则可以释放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多年来,京东打造了覆盖商品采购、库存、履约等全流程的智能决策系统,从而构建起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高效通道。去年11.11期间,京东供应链能力帮助合作伙伴做到“心里有数”,京东与超过55%的品牌商产生数据协同,帮助超过500万种商品进行销售预测,每天给出超过30万条供应链智能决策。通过智能预测、自动调拨和智能履约,京东智能供应链支撑32个省市自治区、近200个城市的大促预售商品的前置决策。

在智能预测方面,京东智能供应链的需求预测系统每日负责提供千万级别SKU细化的销量预测结果。针对海量的影响因素,京东的预测算法做了大量创新,能够根据季节性、销量排名、新品与否等维度设计多种模型,开发差异化的算法,自动为每个SKU匹配最合适的模型。除了销量预测,系统还提供单量预测,以保障物流运营排产的高效对接。

在自动调拨方面,京东自动补货系统根据总成本最小化这一指导性目标,计算出数百万种商品在数百个仓库中的最佳库存策略、最优库存水位、补货时间点和补货数量。目前京东自动补货系统支持了总采购量的一半以上,京东调拨自动化程度超过95%,能够提前将商品调到离客户最近的仓库。

在智能履约方面,京东具备其他平台所没有的后台履约能力,能够统筹京东与社会化渠道的商品流、信息流,平均节约50%以上的运营成本。这背后是京东零售的“智能履约决策大脑”在运转。比如京东的“物竞天择”项目,借助京东智能履约决策大脑,消费者下单时,订单会直接下发给系统计算出的综合因素最优的方案,实现最快15分钟送货上门的体验。

除了基于智能预测、自动调拨和智能履约的商品供应链全球领先,京东还将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场景,已建成的覆盖全国的仓配物流体系,92%区县、83%乡镇已实现24小时达,这一速度也是世界领先水平。

世界级的“商品+物流”供应链管理能力,也让京东近些年屡次斩获智能供应链领域的顶级奖项,“京东与美的协同型计划、预测及补货”项目荣膺“2015年中国ECR优秀案例”最高规格奖项白金奖。京东与雀巢合作的“雀巢京东联合预测补货”荣膺“2016年中国ECR优秀案例”白金奖。2019年5月,京东与沃尔玛合作的“全渠道履约和一体化库存为基础的京沃项目”获得Gartner 2019年零售业供应链创新奖,是中国零售行业首次荣膺此奖项,标志着中国在零售供应链创新领域已跻身全球领先水平。

京东开放供应链能力助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支持自身增长的同时,京东也积极将自身积累的供应链技术与服务能力开放出来,对外部客户及合作伙伴开放,帮助生态内、外的合作伙伴共同提升效率。财报数据显示,京东对外服务的收入占比达14.3%。

京东为上游厂商提供的C2M反向定制模式,已成智能工厂的标杆。京东及其C2M模式可以为上游伙伴提供全供应链的数据支持,连接人、货、场,实现消费者和货品的精准匹配。在厂商设计产品时,为其提供用户对于商品要素喜好数据的同时,根据最终商品的材质、形状、包装等因素,对商品在流通环节的成本进行估算,从而为厂商提供兼顾市场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最优解。与传统产品开发方式相比,京东C2M反向供将产品需求调研时间减少了75%,新品上市周期缩短了67%。

2020年,京东与超过1000个品牌进行深度反向定制(C2M)合作,为其提供新品开发和上市的系统化解决方案,共同孵化的C2M商品数量接近2019年的10倍,销量增长100%。

京东还参与到了国家层面的智能供应链建设当中。2019年8月,科技部宣布依托京东集团建设国家新一代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京东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与供应链系统,通过创新创业、全产业链合作,打造智能供应链产业生态,构建多方参与的中国智能供应链开放平台,领衔推进国家层面的智能供应链战略发展和产业升级。

从京东Q4财报解读供应链价值 库存周转33天领跑全球同业

同时,京东物流也通过开放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技术及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为各行各业的客户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优质物流服务。

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业务模式使其可以一站式满足所有客户供应链需求,协助客户优化存货管理、减少运营成本、高效地重新分配内部资源。2020年京东物流服务了超过19万企业客户,覆盖了快速消费品、服装、家电、家具、3C、汽车和生鲜等多个行业。

除了供应链技术和能力的开放,京东还在业务流程、人才团队等方面持续升级,以适应对外技术赋能的需求,加快技术转型的步伐。

自2017年锁定全面向技术公司转型以来,京东持续在技术人才和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研发投入已达近600亿元,成为对技术投入最多的中国企业之一。

今年以来,京东已经连续引入了两位全球知名的超级技术大咖。3月8日,京东宣布人工智能和信息科学领域国际顶尖学者陶大程先生,出任京东探索研究院院长,而就在4天前,京东宣布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何田教授加入京东物流,出任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部负责人。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指出,“十四五”期间产业互联网会迎来一轮新的发展高潮。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从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到销售服务的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并且将生产过程与金融、物流、交易、市场等渠道打通,促进供需的精准对接。供应链数智化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影响,应该把供应链数智化的转型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

面向未来,京东提出了“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的集团使命,将坚定推进赋能实体经济、提升社会效率、促进环境友好三大长期目标,通过开放“数智化社会供应链”新基础设施,和行业伙伴一起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同时通过优化成本、效率和体验,实现供应链高效协同的社会价值,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企业”,我们相信会从京东的财报中读到越来越多供应链的信息,而这背后,也是中国供应链领域不断数智化升级的进程,大量实体企业踏上高速发展道路的投影。

【本文结束】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子莹文章纠错

  • 支持打赏
  • 支持0

  • 反对

  • 打赏

文章价值打分

当前文章打分0 分,共有0人打分
  • 分享好友:
  • |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