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进入位于北京动物园西区的两栖爬行动物馆,大门内正对着的墙面上就是一个大鲵【ní】的浮雕。
由此可见,大鲵无疑是在这个馆内占据着“半壁江山”的两栖动物中最重量级的观赏动物。
事实上,大鲵不仅是体形最大的两栖动物、我国特产动物,还是我国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95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中;1998年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极危(CR)物种;2016年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
因此,大鲵也是两栖动物保护的旗舰物种。
大鲵更为人们熟知的另一个名字是“娃娃鱼”,据说是因其夜间的叫声犹如婴儿啼哭,所以得名。
这个说法主要是依据我国古书中“鲵鱼有四足,如鳖而行疾,有鱼之体,而以足行,声如小儿啼,大者长八,九尺……”等记载,还有《本草纲目》中的:“鲵鱼,在山溪中,似鲶有四脚,长尾,能上树,声如小孩啼,故曰鲵鱼,一名人鱼”。
不过大鲵极少发出叫声,至少人们在动物园参观的时候很难听到它的叫声。
而另一个说法,就是因为它的四肢肥短,尤其是前肢,很像婴儿的手臂,才把它叫做娃娃鱼,这个说法似乎更靠谱一些。
“娃娃鱼”的名声是如此地显赫,但在动物园里欣赏它却并不容易,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模拟它的自然栖息环境,饲养箱内的光线都比较暗,大鲵又不太喜欢活动,大多数时间都隐藏在石块等隐蔽物的下面。因此,欣赏大鲵是需要一点耐心的。
我们可以首先欣赏一下它的体形。大鲵的身体为长形,显得宽扁而壮实,颈部较短,有比较明显的头、躯干、尾和四肢(照片3),而侧扁的尾部很长,达到体长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尾的上下有鳍状物。
另外,它的前肢上具4指,后肢上具5趾,指(趾)间都有微蹼,但无爪。作为最大的两栖动物,它的体长的确非同一般,成体通常都在1米左右,最长的可达2米,体重大多为20—25千克,最大的可达50千克,可谓名副其实。
再看它的头部,头宽大而扁平,表面有明显的疣状粒,“五官”很不明显,看上去就像一个水中的大石头,具有隐蔽的效果。位于头部背面的眼睛小得出奇,如同石头上的一个小斑点,而且没有眼睑,这是因长期适应水下生活而退化的结果。
而像石头上的一个大裂纹一样的弧形的口裂十分宽大,上下颌具多数大小相似的细齿。这个“大嘴”有利于它的取食。
大鲵身体表面皮肤裸露,既没有像鱼那样表面润滑的鳞片,也没有像蛇那样干燥的鳞片,更没有像鸟类的羽毛和兽类的毛发。
因此,它的体表较为光滑,仅散布有小疣粒,受刺激时能分泌出似花椒味的白浆状黏液。沿体侧腋胯间有纵行皮肤褶。
粗看上去,大鲵的外表似乎缺乏一些色彩,其实不然,它的体色会随栖居环境的不同,体色也有一定的差异,背面可以呈棕色、红棕色、黑棕色等,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纹,腹面则为浅褐色或灰白色。
事实上,与化石记录相比较,大鲵在1.6亿年来的时间里身体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因此它也被称之为“活化石”动物。
作为两栖动物,大鲵可以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的发育不完善,因而也像蛙类一样,需要借助湿润的皮肤来进行气体交换,作为辅助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水中或水域的附近。
在野外,大鲵的栖息地多位于河溪的上游,一般分布于盆地边缘的山区,两岸山体较高,并具有较多的深洞暗流等的河溪中。
其栖息地周围植被覆盖度都较高,环境湿度高于80%,河面窄、水深较低、河床砂石多、河水常年清澈、水体流速较缓、水质矿化高、水温的变化范围在5℃-25℃之间。
野外的大鲵白天常藏匿于洞穴内,头多向外,便于随时行动,捕食和避敌,遇惊扰则迅速离洞向深水中游去。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和捕食,游泳时四肢紧贴腹部,靠摆动尾部和躯体拍水前进。
大鲵的舌为圆形或椭圆形,后端不完全游离,不能像蛙类那样翻出来摄食。
它在捕食的时候很凶猛,常守候在滩口乱石间,发现猎物经过时,突然张开大嘴囫囵吞下,再送到胃里慢慢消化,所以有些地方的歇后语说:“娃娃鱼坐滩口,喜吃自来食”。
大鲵的食量很大,食物包括鱼、蛙、蟹、蛇、虾、蚯蚓及水生昆虫等,有时还吃小鸟和鼠类。因此,大鲵在淡水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顶级捕食者的角色,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起重要作用。
由于新陈代谢缓慢,食物缺少时其耐饥能力很强,有时甚至2—3年不进食大鲵都不会饿死。
在野外,大鲵9—10月份就逐渐减少活动,冬季则深居于洞穴或深水中的大石块下冬眠,一般长达6个月,直到翌年3月开始活动。不过它入眠不深,受惊时仍能爬动躲避。
大鲵每年5—8月繁殖,不过它的雄性和雌性在外形上很难区分。求偶时,雄性先是不断围绕着雌性游动,时而前行,把尾巴向前弯曲并急速抖动;时而后游,用吻端去触摸雌性的身体,这种求偶游戏可持续数小时之久。
雌性一次可产下400—1500枚乳黄色的卵,并形成长达数米至数十米不等的念珠状卵带,飘浮在水中。受精卵靠自然温度孵化,孵化期一般为30—40天。孵出的幼体形状似蝌蚪,靠近前肢前面的颈部左右两边各有三根树枝状的外鳃,为其呼吸器官,外鳃要待肺形成后才逐渐消失。
大鲵幼体生长缓慢,2岁以内以植物为食。
大鲵在我国各地有水族馆的动物园及独立的水族馆中大多都有展出,有些馆中还有比较大的群体。
不过,虽然大鲵野外种群曾经广泛分布于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淡水生态系统中,但由于过度捕捞,加之江河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等因素,致使大鲵的野外数量锐减。
目前,我国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大力杜绝偷猎盗捕等手段加强了对大鲵的保护工作。同时,随着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的成熟,大鲵的野外放流规模不断扩大,对野外种群的恢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放流种群。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