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1960年5月28日晚,毛主席在相关人员陪同下参观上海新技术展览会。在尖端技术展览会现场,他对三个月前发射升空的“T-7M”探空火箭模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工作人员汇报说此火箭是由美国留学的技术负责人带着一批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大中专学生研制而成时,主席不禁连声叫好。
当得知此火箭只能升空8公里时,他意味深长地说:“8公里也了不起,我们可以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下去。”
毛主席参观“T-7M”探空火箭模型(来源:东方网)
“T-7M”探空火箭是中国人自行设计的首枚液体推进剂火箭,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征服太空的第一步,在我国航天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毛主席参观此火箭的消息很快传到上海机电研究院的技术负责人耳中。正在审校图纸的他默默走到窗前,再次梳理思绪。毛主席的期待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这位学生时代任足球队前锋,在航天事业也充当“前锋”角色的飞天英雄,就是我国空间物理的开创者之一、著名的白族科学家王希季。
他的航天故事,是从一次特殊的任命开始的。
一次特殊任命
1958年11月的一天,刚走出上海交通大学物理课堂上的工程力学系副主任接到校长通知,说市委人事部门安排,让他到一家新成立的设计院工作,即日报到。
“我不过一个普通的大学物理老师,市委怎么会安排工作?再说,我去设计院能做什么?”尽管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他还是按市委安排前往上海机电研究院。
院领导接见他后,开门见山地说,本院负责制造火箭、发射卫星。市委推荐您过来当设计院的技术负责人,承担运载火箭研制任务!这项工作需要保密,不能向任何人提起,您只是无名英雄!
经过领导的耐心解释,王希季终于了解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前苏联和美国发射卫星的消息震惊世界,国家领导人也准备进军航天科技。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主席郑重发言:“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会后,中国科学院钱学森、赵九章等发起“上天、下海、入地”科学倡议,其中“上天”即制造人造卫星。很快,科学院决定成立以钱学森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建立1001卫星和运载火箭总体设计院等三个设计院。
由于上海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相对较强,1001设计院迁到上海,更名为上海机电设计院,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委共同管理。新院成立,最急需的是人才。
经过上海市委推荐,中国科学院考察后决定任命37岁的王希季为技术负责人,同时保留他交通大学的职务。
之所以有此安排,是因为党组织认为王希季技术和思想都过硬。生于旧中国的他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赴美国留学,1948年获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的好消息点燃了他的热情,他不顾朋友的劝阻和国外的优厚条件,毅然于1950年回国。
1950年王希季在归国途中(来源: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回国后,王希季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校任教,因讲课出色得到师生的好评。按学校规定,他本应到德国教学两年,以强化国外教学经验。
不想上海机电设计院成立急需人才,上海市委推荐他任技术负责人。于是才出现前文他懵懂间到新单位报到的一幕。
与领导沟通完,王希季感慨良深。虽然学的动力学专业,之前也没接触过卫星火箭,但国家的信任胜于一切,把人造卫星送上天,对于新中国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下定了决心扎根航天事业。
从零开始研制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真正投入工作的王希季发现,中国的科技实在落后,航天事业几乎从零开始。作为技术负责人,他必须充当“前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王希季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航天科技的认识不到位。毕竟还是“大跃进”时期,人们对卫星火箭还基本停留在口号上,认为“上天”并非难事。
王希季经过认真思考和调研,秉承对国家负责的态度,提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建议:在实践经验为零、经费有限的前提下,我国的航天事业宜从培养队伍开始,从小到大,从技术难度较小的无控制探空火箭入手,时机成熟再研制运载火箭。
领导同意了他的建议。很快,研制代号为“T-7M”的两级无控液体探空火箭被提上了设计日程。
“T7-M”发射架前合影(王希季二排左八,来源:中国科学网)
无经验可循,也无专家指导,这是王希季遇到的第二个难题。寻求外援不可能,他只得转向书本。
一方面,他通过朋友在国外找;另一方面,他派人到各地图书馆搜集。图书资料到位后,他不分白天黑夜地阅读,再与下属一起研究。
当时没有计算机,王希季带着众人硬是用手摇计算器或算盘算出了海量数据。他们花两个月计算出了一个弹道,稿纸堆得比桌子还高。
火箭发动机试车台是十分重要的装置,高压气体、高温火焰,极易引起爆炸或大火。为了制造专业的试车台并节省成本,王希季与同事们又当起了建筑工人,搬砖、运沙、砌墙,忙得热火朝天。
王希季进行发动机试车(来源:中国科学网)
“一个好汉三个帮”,让他倍感欣慰的是,设计院的副院长是自己西南联合大学的校友杨南生。当年,他们都是机械系足球队的队员,杨南生是守门员,王希季是左内锋,两人合作打了多次胜仗。
毕业后,杨南生到英国留学,与王希季同一年回国。时隔多年,他们再次携手奋战航天事业,而王希季依然充当“前锋”,杨南生则做好“守门”,共同演绎了一段中国科学史上的佳话。
麻袋后面指挥
1960年的2月19日,元宵节刚过,王希季与同事们来到了上海郊区一个用稻田改建的发射场。
他站在一个用麻袋堆积起来的“指挥所”里,靠挥舞的手势和大声喊叫来指挥发射。现场设备非常简陋:高压充气压缩机、超重卷扬机、望远镜都是从其它单位借的;发电站则是用芦席围的,顶上是油布蓬;自行车打气筒成了专用的推进剂加注设备……
当天16时47分,王希季主导设计的“T-7M”探空火箭腾空而起,高度定格在8千米。他知道,这短短8千米将开启中国人迈向太空的壮丽征程!
“T-7M”探空火箭模型(来源: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3个月后,毛主席参观上海新技术展览会,对“T-7M”火箭赞赏有加,并提出向更高目标进发的期望。王希季把这一切记在心里。
随后,他负责研制了12种探空火箭,其中包括升空60千米的“T-7”、130多千米的“T-7A”、320多的千米的“T-7A(Y)”……一切按毛主席的期望进行着。
探空火箭升空之后,王希季受命研制返回式卫星,并再次充当“前锋”的角色。欲知更多他研制卫星的精彩故事,且听中集分解。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