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在今年的WWDC上,Mac无疑是焦点中的焦点,毕竟相比iOS版的“安卓界面”,大家更加关注创新十足的东西。
在发布会上, 苹果官宣决定在 Mac 上放弃英特尔 Intel CPU(但依旧是好的合作伙伴),改用自家的 Apple Silicon。简单来说就是苹果要把 Mac 上的处理器,从原先的 Intel 的 i3/i5 / i7 的 CPU更换成类似 iPhone 、 iPad 上的 A 系列芯片,让硬件和软件都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走。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个决定“Mac ,甚至苹果 本身 ,都将因此迎来重大的变革。”当然,Mac 改用 ARM 架构后,PC 机器无法再用类似的硬件配置来运行 macOS ,接触使用 Mac 的门槛又提高了一截。对苹果公司来说,推出ARM是“十年磨一剑”(按照官方的说法应该是十几年磨一剑),而哪些黑苹果的用户则成为了第一个要“被劈”的人。
黑苹果也是苹果的“黑历史”
十五年前,从苹果宣布采用Intel的处理器的Mac之后,macOS就开始被不少PC使用者垂涎,从而出现了一大批未购买苹果机而使用苹果操作系统的机器,这种就被称为黑苹果(Hackintosh)。而黑苹果的初期探路者多是程序员、开发者、电脑黑客等。
发布会结束拿到销售价为999美元的开发者过渡工具后(Power PC向英特尔x86),一些开发者尝试在非苹果电脑上运行Mac OS X,但并没有成功。然而两个月之后,HardMac网站声称一匿名黑客已经完全破解开发者版本的Mac OS X 10.4.1 "Tiger",而且该网站还收到了匿名黑客送来的两段视频,展示Mac OS X x86系统在一台采用Pentium M 735(1.6GHz)处理器的Mitac 8050D笔记本上的运行情况。
2006年1月10日,苹果发布了Mac OS X 10.4.4与第一代基于Intel x86架构的Mac电脑(iMac和MacBook Pro)。值得一提的是,iMac Core Duo速度较G5处理器的iMac快了2至3倍。一个月后,该操作系统被一个crg92的程序员成功“黑”掉......
除了WWDC 2020推出的最新推出的macOS Big Sur,目前服役的主流macOS系统是在2019年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推出的Catalina,不久后这款操作系统也成功被黑,并且装入了AMD 锐龙5 3600中。AMD,yes?
截至今日,黑苹果一直是苹果监管的灰色地带,很多用户都是先用的黑苹果,网上也有关于这类论坛、视频攻略等。
面对这种情况,苹果自然不能坐视不理。比如官方公告,苹果的macOS 软件许可仅允许在“ 苹果品牌”的计算机上使用该软件。而大多数情况下,苹果只能当一个被白嫖的”傻白甜“。
不少用户通过网络搜索教程或者X宝购买服务,花几十元或者百元,就享受到了MacOS的流畅安全、享受苹果全家桶生态、又摆脱了使用苹果电脑所花费的巨额成本。
对“友商”的黑苹果严惩不贷
软硬件一体可以说是保证苹果生态体验的基石。正如前文所说,苹果对黑客、开发者、个人用户等黑苹果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许是因为这些破解有利于完善苹果的操作系统,或许因为律师费成本问题,不致于采取行动。但是面对商业机构企图利用黑苹果盈利,那么苹果就忍不住了。关于黑苹果最有名的案例当属“苹果状告Psystar”。
2008年初,Psystar利用破解后可安装在x86兼容机型上的OS X版本来出售自己的“克隆版Mac”,当时售价400-600美元,遭到了苹果公司的版权侵权起诉。彼时,苹果Mac最新的操作系统是Mac OS X 10.5,MacBook Pro的售价也是上千美元起。
到了2009年12月,自知理亏的Psystar同意支付给苹果270万美元以结束法律缠斗,但为了让公司存活,Psystar用上诉的方法来在法庭上与苹果进行对抗。
这项诉讼长跑已经继续了三年多,上诉、反诉一直持续不断,2011年,法院做出了有利于苹果的判决,认为Psystar在构建自主品牌机得同时侵犯了苹果OS X的版权。根据报道,尽管赔偿了上百万,但Psystar所售卖的电脑也不过768台。
最近,突然冒出一家叫OpenCore Computer的公司,以 Windows +MacOS两全其美为卖点,在公开兜售一款“黑苹果”工作站Velociraptor。(中文名字叫“迅猛龙”),不过也是雷声大雨点小,目前官网都打不开了......
这款名叫 Velociraptor的产品标配拥有八核Ryzen 3700X CPU,16 GB RAM,Radeon Pulse RX 580图形卡,用于macOS的250GB NVMe SSD和用于Windows的250GB SATA SSD,以及2TB硬盘,售价则是2199美元起步。在Windows 10 Pro和macOS的加持下,从性价比来说,这简直可以吊打苹果5999美元起步的 Mac Pro 。此外,他们还打算以后推出更多配置,包括最高64核CPU核256GB的RAM。
更为搞笑的是,这家公司打出了广告词“用起来就像是苹果Mac一样”,这样的slogan是不颇有种“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的这种高逼格?
当然,有了Psystar的前车之鉴,这家公司为了规避风险,只接受比特币付款,如果用户全额支付系统费用,则还可以获得10%的折扣。编者好奇打开该网站,发现网站已经关闭......
告别黑苹果?芯片是关键
苹果是一家什么公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主要做手机的,毕竟iPhone这么有名,拿个shen换也有人愿意。而事实上,苹果是正经的电脑公司,说它是个人电脑时代潮流的引领者、重新定义了整个电脑行业一点也不为过。而作为电脑的核心,CPU至关重要。而苹果的被黑,也是源自15年前。
自2005年,苹果从PowerPC架构转向英特尔的处理器架构,至今为止,苹果与英特尔合作了长达15年之久,几乎每一代的Mac电脑都会用上英特尔的定制化芯片(当然,每一代macOS都会被黑)。如今打开苹果商店,我们一就能看到MacBook Air、Pro、iMac等产品依旧是英特尔CPU。也正是如此,即便WWDC前有许多苹果ARM的传闻,不少用户依旧坚定不移地相信苹果会继续站队英特尔。
苹果为什么要使用自研芯片,用库克的原话说是“为了做出更好的产品”。当初放弃Power PC向英特尔x86架构过度是如此,现如今从X86到ARM也是如此。
使用ARM 架构的芯片,性能“远超”过去 ,更厉害的是,性能上去了,能耗却没有大幅增加。用户不担心发热,卡顿等问题,还能获得更长久的笔记本电池续航能力。在软件层面,苹果所有的产品线都用一种架构,那么极其丰富的 iOS 应用,就能直接在 macOS 上运行,这一点,对 Mac,甚至对苹果来说,都意义非凡。
↑苹果和英特尔宣布合作时的官网
当然,更为实际的解释则是,苹果自研的Arm处理器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强Mac的竞争力,能够允许苹果在不依赖英特尔处理器的情况下,更新其Mac型号,并且能够将处理器成本降低至40%-60%。降低的成本也就成了苹果的另一大营收,尤其是在如今市场趋于饱和的状态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黑苹果、双系统这些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和营收的事,也一并解决了。
后英特尔芯片时代,苹果的产品会怎么样?
短期之内,英特尔不会和苹果分手是共识。
发布会上,库克宣布在年底会推出第一款搭载自研 ARM 芯片的 Mac,但仍旧会推出搭载 Intel CPU 的 Mac 新品。苹果计划在两年内完成 App 生态的转换,但肯定不会在 2 年后就放弃 Intel CPU Mac 的软件支持,这个变化一定是渐进的,平缓的。
除了黑苹果、双系统这些问题,不少用户在选择Mac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下一台 Mac,是买苹果自己研发的 ARM 版,还是传统的 Intel CPU 版本?
在新品到来之前,没有人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但是从目前开发者透露出的信息和跑分来看,ARM版本的性能似乎不差。当然如果要当作生产力工具使用,ARM的Mac最好可以等个一两年,毕竟“等等党”才会胜利。在编者看来,目前移动级英特尔芯片的Mac更富有兼容性,短期内也不需要面对淘汰的命运,有了15年的积累,生态应用方面也更加的完善,能够照顾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如果你热爱尝试新品,对Mac里面的软件使用较少、只使用苹果原生以及Adobe的相关软件,那么ARM可以尝试。
另外,对于苹果的高性能和功耗的桌面级Mac来说,比如 Mac Pro,和 iMac Pro,使用者是不在乎能耗的——性能才是最重要的。在无视能耗的赛道上,ARM 架构的 Apple Silicon和 Intel 的 X86 架构 CPU 谁的竞争力更强?这还是需要打一个问号。
对于英特尔有什么影响是不少用户关心的问题。从Gartner数据显示,苹果的Mac业务只占到英特尔销售额的2%-4%,对英特尔的销售数据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在目前英特尔与AMD竞争白热化阶段中,对英特尔的品牌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而苹果的这次“表率”,或许能够刺激更多厂商拥抱ARM,毕竟基于ARM架构的处理器无论是在功耗、成本还是性能方面都已占据相当的优势,目前已经出现了相关的苗头,比如联想Flex 5G笔记本,使用的就是高通骁龙的芯片......
小结
有了之前从微软X86转移到 ARM的教训、以及苹果自身从Power PC向英特尔x86过度的经验,苹果让ARM成为Mac的核心只是个时间问题。也许不久之后,黑苹果或许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而曾经的黑苹果用户则转变成了苹果真正的顾客......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