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几万年前,那时人类的祖先生活在静谧的大自然中,和其它生物一样,对于声音有着高度的敏感。因为这是他们生存下去的必备天性,对于声音反应迟钝的那些原始人类都在漫长的进化中被淘汰了。
随后的漫长岁月,斗转星移,诞生了各种文明,人类的生活环境不再安静,噪音出现了。从两河流域早期人类定居点的手工业噪音,到古典时期城市的马车人流声,再到工业革命后的机器轰鸣。
不过即便如此,应该说一直到19世纪末,人们已经认识到噪音,但是始终缺少相关的研究。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第一次获得了大规模的人造动力,工厂开始出现,并促成了现代城市的出现。而随之而来的,由人类制造出的声音越来越大,噪音问题开始被重视。
于是在后来的100多年时间里,人们和噪音的斗争从未停止过。1900 年前后,英国就出现过反噪音协会,后来德国也受到影响建立过类似的组织,并且得到了包括律师、建筑师、工程师、医生等各领域专业人士的支持。那个时期噪音运动更多的带着一种文化意味。当时有人认为噪音代表着现代性、进步、都市生活方式等,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文化衰退和生活质量的降低。
对于噪音的认知和解释到了1920年代才逐渐科学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物理学,或者说声学的进步和完善,比如声级单位的确定和城市噪音调查。同时,声学研究也开始和材料科学,建筑学等学科融合,发展出一系列致力于隔音、吸音的建筑技术、材料等。
除了隔离噪音,也有人开始研究如何消除噪音。1936年,德国物理学家Lueg提出了“有源噪声控制”技术,也就是主动降噪的概念。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发出与噪声相位相反,但频率、振幅相同的声波来抵消噪音。
不过这项技术在发明后最初的几十年时间里,因为受制于芯片算力,进展非常缓慢。以至于专利过期了(那时欧洲的专利有效期只有 20 年),Lueg 都没能从中赚到什么钱。
到了 1978 年,著名的视听设备制造商BOSE开始加大了对于有源降噪技术的研究。但即便如此,1989年,第一款商用的BOSE主动降噪耳机才算正式诞生,主要用于军方和航空业。直到 2000 年,BOSE 才推出了民用产品。
而今天,主动降噪技术也只是刚走出耳机领域,在汽车领域展开了初步的应用。降噪耳机产品本身的价格也还谈不上亲民,可见解决噪音问题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隔离噪音和降噪,从源头上控制噪音或许是更为重要和根本的方案。或许比起主动降噪这样的技术,从产品上控制噪声的产生听起来似乎更无趣,也更不容易。比如离我们日常生活起居很近的一个例子是家用电器的噪音问题。
因为如果说我们逃避外面的噪音最好的办法是回家,那么家里如果有恼人的噪音,我们总不能天天在家里还带着耳塞或者蒙在被子里。所以,对家中主要噪音来源之一的家用电器来说,从根源上解决噪声问题成了用户在使用家用电器中的一个迫切需求点,而TCL就是其中坚定的践行者。
对家用电器来说,冰箱又是个典型——因为它几乎是家中唯一一年365 天,一天24小时“全年无休”一直在工作运行着的电器。
其实目前国家对于家庭声音环境的管理有很完善和严格的规定,制定了很多相关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比如对于冰箱产品,根据GB-1960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噪声限值》中的规定容积>250L的风冷式冰箱的噪音限值是52dB,≤250L的风冷式冰箱的噪声限值是47dB。
实际上,家电行业目前的产品静音水平又远超过这个限值。比如冰箱的行业平均噪声水准在38-39dB,TCL冰箱的过往平均水平则是37dB,其实这已经是个很好的水平了。
不过就像人类和噪音的斗争从未停歇,一个负责任的品牌更不会止步于此,TCL 就是这样,而且直接立下了“达到行业噪声最低标准”的目标。
通常来说,冰箱的工作噪声主要来自于压缩机、冷凝管路和机身震动,听起来不复杂,但实际解决起来是个费事费力的事。因为变频压缩机的工作状态会随着冰箱的制冷状态而变化,继而影响管路制冷剂以及冰箱整体的震动。随便哪一个环节一个零件的因素变化都有可能产生噪音。
TCL的做法首先是从根本上优化核心组件的噪声水平,例如采用了“低转速涡流风机”来降低风扇噪声,使用“梯度减压喷发模块”来减少制冷管路噪音,设计“减震低回弹阻尼脚垫”来控制机身共振。
其次就是“死磕”,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逐一排查产生噪声的影响因子,并测试验证。或许你会觉得这办法有点“笨”,但其实产品设计研发多数时候就是这样的枯燥,经历前期的枯燥才能带来最后“性感”的产品。
“降了1分贝,还能不能再降1分贝?”这大概是对TCL 406P6-U静音冰箱研发团队最形象的内心剖析,要知道从工程角度来说,越到接近高水准,改进就会越难。最终,TCL 406P6-U的噪声水平是33dB,比TCL冰箱产品过去的平均噪音值降低了4dB。
或许这听起来会让人感觉“好像也没那么厉害嘛”,但这就和运动员比赛一样,冠军的角逐,世界纪录的诞生往往都是毫厘之间。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除非家电关机,不然家电的噪声是不可能为零的,那么,似乎不断投入人力物力去追求这几个分贝的降低显得有些钻牛角尖。但在我看来,在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对于产品死磕的态度印证的是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态度。在服务用户、增强用户体验感这一点上永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而优化噪音值不仅仅体现了TCL极致关注用户,更是TCL对产品品质与细节不妥协的宣言。
本文收录在
#快讯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