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青春是个多么美好的词啊,充满着荷尔蒙的气息,活力四射浑身充满着用不完的劲。
那谈到到青春,你又会想起什么呢?是想起被《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黄冈密卷》支配的恐惧,还是想起球场肆意奔跑的畅快淋漓?
同时也相信会有不少人会想起那些年网吧度过的时光,无数人将自己的青春挥霍在这里。
多少人把青春挥霍在这里
把早、中、晚餐钱存起来,把零花钱攒起来,省吃俭用就是为了花在网吧中。
我对于网吧最早的认识也是在十多年前了,那时候还是泡泡堂的时代,我也还是一名小学生。
年的网吧的代名词是脏乱差,整个网吧充斥着一种奇怪的味道,混合着烟味、方便面味、饮料香精味、汗水发酵味等多种味道混合的奇妙气味,桌面多多少少有一些油渍、汤渍、汗渍,键鼠很多也是滑腻腻的。
而在那个年代,个人PC还是高端商务的代名词,只有很少的有钱的家庭会配备一台电脑,而且当年的电脑大多数也是用来办公上网查资料的,很少有家庭会直接配备高性能的游戏电脑。
因此,网吧成为了很多人第一次接触电脑和互联网的途径,非常多人,大多数为渴望接触新事物的青年,包括学生,会去网吧体验一下冲浪和电脑游戏的乐趣。
想起自己第一次去网吧的原因,那时其实我家里是有电脑的,接触过电脑游戏的我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到空闲时间便打起电脑游戏,于是,电脑便被笔者的父母锁在了另一个房间。
尝过玩电脑游戏的滋味的我,怎么会这么容易停下来,新奇、丰富。如是那年夏天,在经常去网吧的老司机同学带领下,第一次进入了网吧。
网吧不仅耗费了大多数没有优秀自制能力学生学习的时间,而且那时的网吧鱼龙混杂,也是学生们最早接触社会的地方,因此家长们对这个地方深恶痛绝,恐怕自己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被教坏了。
而学生却相信自己能控制自己,只是偶尔去娱乐一下而已,但实际上那时网吧确实比较混乱。
当时的网吧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的事件,社会闲散人员也喜欢聚集在网吧里,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
但如今,过去那种只有电脑和三四个工作人员,缺乏管理,简陋又杂乱的网吧早已被时代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管理规范,兼具娱乐与休闲功能为一体,目标人群为有一定消费能力的青年大学生和商务人士的网咖。
其实这些提供商业上网的场所,都算广义上的网吧。从全国首个网吧的雏形“威盖特”电脑室到如今的网咖,网吧行业在国内发展这20年,也算几经波折,历经沉浮。
网吧行业从“电脑室”开始
1996年,全国第一家网吧在上海出现,名字叫“威盖特”。那时威盖特还不叫网吧,叫电脑室,人们可以在里面打局域游戏。
当时盖威特的收费标准,是令人咋舌的40元/小时,而那时全国平均工资也就500块上下,不愧是物以稀为贵。
不过你可不要觉得贵,当年一台电脑轻轻松松8K-10K,这价格就算搁现在也不便宜。
1996年11月,北京首体西门实华开网络咖啡屋开张,成为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网吧”这个名字,也就开始流行了起来。
吸金属性让整个网吧行业兴起
对于那时候的人,电脑是个非常稀奇的东西,一般人是没有财力去购买一台电脑的,可以说那时个人电脑在中国徒有“个人”这个前缀。网吧,便成了国人上网最主要的场所。
进入千禧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满足了当时国人日益增长的社交娱乐需求。
魔兽、CS游戏、QQ聊天软件和各种网上电影是那个时代网上娱乐的印记,网吧自然也就成了十分赚钱的朝阳行业,拥有五家网吧的老板身家就能过百万,无数人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淘金。
行业滑坡
随着经济发展,国人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个人电脑开始普及,走进千家万户。从那时起,“去网吧上网和在家里上网有什么不同?"变成所有网吧从业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2012年,网吧行业又受重创,全国网吧数量首次出现下滑。优胜劣汰这一定律,在哪个行业都存在,只是在不景气的行业这一现象就会被放大。
而那时更要命的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始普及,人们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不要说网吧,整个传统PC行业都成为了夕阳行业。
行业升级 网咖是涅槃重生还是回光返照?
时间来到2013年,从2002年算起已经经历了10年寒冬。文化部宣布解禁单体网吧的审批,2014年,相关部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网吧行业管理政策,全面放开网吧审批,并力推网吧行业转型升级。
行业升级,是近几年相关部门对传统行业重新注入活力的新尝试,近几年网吧行业的升级可以从几个方面总结,规范化,品牌高端化,服务精细化,受众细分化,这也是如今所说的网咖。
其实早在2009年,国内就有了第一间网咖,开始了网吧转型的尝试。
与传统网吧相比,网咖会把受众进行细分,给不同的受众提供不同的服务,划分诸如影音区,电竞区等不同的受众区域,并提供和主题想符合的装修环境,氛围,电脑硬件,外设配件,配以一流的服务,把网咖打造成现代大学生、小白领聚会,休闲娱乐的地方。
此时网咖的受众早已变成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青年,而不是以往以低收入者作为主要目标受众。除了上网收费以外,额外的附加服务,譬如餐饮服务,变成网咖一大收入来源。
随着个人PC保有量的上升,消费者和网吧同时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去网吧上网和在家里上网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最终呈现的答案。为什么如今基本每个人都有电脑,都能在家看免费电影,但每年去电影院花钱看电影的人却越来越多?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当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他们开始更乐意把钱消费在精神满足上,电影院能提供在家看电影得不到的震撼用户体验,和版权时代能看最新电影的优势,也能提供一个朋友,情侣间聚会的,分享思想,社交的场所,让消费者觉得花钱是值得的。
网咖如今想做的正是这些,提供给消费者在家得不到的上网用户体验,一个朋友们聚会社交的场所。
而近几年流行的LOL,DOTA和绝地求生等”电竞“游戏,也成为了网咖发展的东风,毕竟大家聚在一起开黑,确实是比一个人在家玩有意思得多。
网络只是提供了一定社交属性的低成本工具,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如果真的需要体会到“人气”还得是在实际的线下,面对面才能体会到那种更直接的情感。
结语
想必看到这里的,应该有不都有过小时候学校爬墙出去黑网吧上网,然后被老师抓个正着的。
06年往后,随着更为严厉监管措施的落实、个人电脑的普及、移动与联网时代的来临,网吧日渐没落。
产业升级提上日程,网咖成为了新的互联网聚集场所,那一间间缺乏规范管理,又脏又乱,让无数青年困在永远玩不完游戏中的网吧,已经随着那逐渐撤下的霓虹灯,带着我们的青春,一起消失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等想起要拍照留念时,早已来不及了。
网吧变网咖,是产业升级的涅槃重生还是日暮西山最后的余晖?
本篇文章仅仅是一个预告,PConline已经做好准备探寻网吧/网咖的历史脚步,如今的网咖经营现状和未来网咖的走向,从网吧经营者、产业链供应方、消费者群体等多个角度和方向去解读网咖,探寻一个你没有了解过的行业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