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评论(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未必是接触了蝙蝠,也可能是接触了穿山甲?
近日,科研人员的研究不止一次地将穿山甲和正在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系起来,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保护野生动物问题的思考。
穿山甲在我国古代被称为鲮鲤,现代生物学中归入麟甲目。这样的名字和分类皆因它们身上那层厚厚的、鱼鳞状的鳞片。从外表看,穿山甲和食蚁兽非常像,其拉丁文名的含义就是“披着鳞片的食蚁兽”。
如今,全世界共有8种穿山甲,分别属于穿山甲科的3个属,栖息于非洲和亚洲。生活在我国的中华穿山甲、印度穿山甲、马来穿山甲3 个种,都属于穿山甲属。
中华穿山甲就是狭义上的穿山甲,是这个大家族中最早被命名的种,曾广泛分布于南方各省和台湾地区。
印度穿山甲和马来穿山甲,则只生活在云南省西南部。
不同属种的穿山甲虽然乍看很撞脸,但各方面的区别还是挺大的。比如,南非穿山甲前肢较短,通常用两条后腿走路;树穿山甲几乎从不下地;中华穿山甲尾巴短;马来穿山甲尾巴长;印度穿山甲长得胖,等等。
不过,既然大家都叫穿山甲,那必然也有共同之处。它们的共同之处大体上有三点:爱吃蚂蚁,擅长挖掘,以及遇到危险喜欢蜷缩成球,靠身上的“铠甲”自卫。
这里尤其要提的是第三个共同点。从表面上看,穿山甲蜷缩成球,不用逃跑或打斗,是找到了最省事的对抗天敌的办法。
这一“绝招”实则是其速度不够快、体型也不大等劣势所致的无奈之举——被捕食者没有大过捕食者两倍的体型,在打斗中是很难全身而退的。
目前已知最早的穿山甲,是生活在大约4770万年~4630万年前欧洲地区的始穿山甲,它们的形态和现代穿山甲差不多,但四肢和尾巴并没有鳞片保护。古生物学家由此推测,或许是由于天敌增多,穿山甲才逐渐演化成“全副武装”的模样。
然而,穿山甲估计做梦也不会想到,它们这种无奈的演化成就,如今却招来了杀身之祸。
不知是不是真的以为穿山甲一身钢筋铁骨、刀枪不入,一些无良商家开始大肆宣传它们的营养价值,一些食客也“天真”地相信了这种宣传,以至于大量的穿山甲被活剥宰杀,在中国的野外已经难觅踪迹。
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来自于穿山甲的消息传出后,一些“正义之士”将问题归结于传统医学的某些观点。
然而,如果仔细查阅,就会发现我国古代的很多医书,如《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都将穿山甲列为“下品药”,明代医学大咖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写明“穿山甲,古方鲜用”。“下品”一词应该不难理解,“鲜”也有少的意思,这两点都说明古人已经提醒我们不到万不得已别吃穿山甲。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穿山甲所谓的秘密已经被揭开,它们那看似神奇的鳞片所含的成分,实际是人类指甲里也能找到的角蛋白,坚硬程度也扛不住老虎的一口。除病毒外,鳞片还携带砷、铅等重金属毒素和大量的寄生细菌。
各位看官,传统医学和现代科学已经把穿山甲说得这么“好”,抛开维护生态平衡,为了自己的健康,也请您高抬贵“嘴”吧。
参考资料:
[1]花落成蚀.关于穿山甲,这9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果壳网. https://www.guokr.com/post/772505/focus/1216591177/.
[2]橡树.穿山甲鳞片有毒,在传统中药中亦为下品药|穿山甲正名之年,搜狐号. http://www.sohu.com/a/303386569_100001695.
[3]正在消失的穿山甲[].《中国国家地理》, 2018年第03期.
- 热门文章
- 换一波
- 好物推荐
- 换一波
- 关注我们
-
微博:快科技官方
快科技官方微博 -
今日头条:快科技
带来硬件软件、手机数码最快资讯! -
抖音:kkjcn
科技快讯、手机开箱、产品体验、应用推荐...